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问题部委不愿直面“审计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6:23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核心提示

  自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发布后已一月有余,而围绕着审计报告的话题并没有停止,中国公众依旧关注事态的进展。

  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审计署的工作明确表态支持,他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要带头遵守审计法,对国家审计署在审计中央财政预算和其他收支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整改,坚决纠正,对违法违纪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据了解,监察部已按照国务院和中央纪委的部署和要求,会同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查处。国务院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尽管有高层的明确态度,但是将近一个月中,审计者与被审计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依然耐人寻味。在“审计风暴”爆发一个月后,记者采访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试图为“审计风暴”暂时画一个“句号”,却感到很难画出。

  国家体育总局“挺身应答”

  在所有的“问题”单位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国家体育总局对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的解答。国家审计署有关人士透露,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准确无误,体育总局已在审计报告上签字认可。

  7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在答记者问时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感谢审计署认真负责的审计,也欢迎媒体和人民的问责,这是对我们的爱护和警示,我们将努力整改。但是,有的媒体的报道与审计署公布的‘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这个信息不相符,有的出入较大。”

  国家体育总局指的媒体是《中国日报》。6月24日,《中国日报》在报道审计署报告时,错将“中国奥委会”翻译成“奥组委”。中国奥委会和奥组委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前者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常设机构,而后者特指“2008年北京奥组委”。

  北京奥组委官员看到相关报道后,立刻与《中国日报》进行了沟通。6月25日,《中国日报》发表道歉声明。记者注意到,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网站上都把国家体育总局的声明做了头版头条处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网站同时登出了3篇评论,其中一篇是《不要炒作全力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些说法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有评论说,“动用资金岂能以‘为国争光’辩解”。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对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建造职工住宅一事至今没有在媒体上做检讨,而所谓“澄清真相”的稿子却在不断见诸报端,在读者中引起了一些混乱。

  据了解,目前国家监察部和审计署正联合调查关于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的情况。“问题部委”迟迟不表态

  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直属单位,而国土资源部则是惟一对审计报告正式表态的中央部委,国土资源部新闻处的官员告诉记者,“国土资源部自从前任部长田凤山出了问题以后,就变得非常敏感。”

  财政部新闻处一位官员说,财政部正在汇总研究,有材料以后才会讲。具体的整改措施什么时候会向媒体公布,现在还不清楚。

  发改委新闻办的一位官员说,“我们先了解一下,手头有很多采访要安排。这些问题不能随便讲的,要报批才行,什么时候可以接受采访说不好。”

  民政部新闻处官员称,“具体做了哪些整改措施不大了解。”而建设部新闻处一位官员则说,大学城问题,审计的经济问题比较多,涉及建设规划方面的,部里比较重视,也搞过调研,也给国务院写过调研报告和建议,“你说的那些问题我们也不太好说,总之我们是比较重视的”。

  农业部新闻处的一位官员回答说,“你说的是农发行的问题吧?我们没看到报告,资金是财政部支付,和我们无关。”教育部新闻处官员则表示,具体措施没出来,但正在做。

  国资委新闻处的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现在不太清楚,审计署审计的是中央企业的问题,审计国资委的说法不准确,国资委是国务院的特设机构。国资委去年刚成立,审计署是审计国资委成立以前的事情,是以前领导班子,不是现在的领导班子的问题。”

  审计风暴已持续一个月,而处于“风暴”的风口浪尖的“问题部委”却似乎不愿意“正面应对”。

  中央党校辛鸣博士认为,“这些部委迟迟不表态,从表达技巧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来说,第一个表态的人,他的风险比较大”,“这种沉默对有些部门、单位可能确实带来安全,但是对我们整个政府的形象,损害是相当巨大的”。

  也有专家认为,各个“问题部委”可能是嘴上不说话,但正在“暗中悄悄整改”。比如,7月1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国土资源部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暂停审批建设用地期间,一要抓好土地清理整顿,二要着手研究制定管理制度。

  审计署的一位官员说,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一般都会得到落实。在审计意见下达后,按规定,被审计单位应在90日之内反馈整改结果。审计署的“坦然”与“不坦然”

  审计报告曝光后,震惊海内外,而处于漩涡中心的国家审计署,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中,基本上保持着谨慎的缄默。

  李金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审计与被审计、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审计机关能讲话别人就不能讲?大家都是公平的。如果是我们审错了或说得不准确,我们向社会公开作出检讨。”

  据了解,在审计署内部,曾就要不要措辞严厉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出完整、全面的审计报告有过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个报告出去后的影响太大了,得罪人太多,还有人认为风险太大。

  李金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则明确表示,“我觉得,你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这就是辩证法。虽然我也是‘官场中人’,但我扮演这个角色,就要把这个戏唱好。”

  一位审计署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说老实话,李金华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如果不是媒体穷追猛打,他是不会接受新华社专访的。”

  这位官员还表示,“李金华接受采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借这个机会把他的想法说一下,老百姓不要把功劳放到他一个人身上,他自己感觉有点过誉了。”高官问责制呼之欲出

  “这些年来中国审计机关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审计促进政府部门的权力得到制约,促进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从而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李金华在与加拿大审计长会谈时谈到。

  早在2000年1月份的,李金华就提出大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央各部门不出现大的违纪违规行为。

  然而,面对今年这样一份报告,人们发现,问题似乎没有解决,而且问题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大,有些部委已经第二次第三次被点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屡查屡犯,直接原因就是政府追查责任的措施没有跟进,重要的违法责任人并没有被追究,这无疑使违法者有恃无恐,因此,建立官员问责制,不能问轻不问重,问下不问上。”

  为了弥补问责的制度空白,今年4月,《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得到批准。

  另外,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逐步推行,针对地方高官的一系列监督措施正在积极酝酿中。据了解,目前审计署与中组部、中纪委、监察部、检察机关成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通力配合打击腐败。

  此外,由审计署、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中纪委5个部门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其办公室就设在审计署,这个联席会议制度就是负责对高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据《望东方周刊》)

  今日观点

  不要运动风暴

  要监督的透明

  时下,“审计风暴”成为媒体和网络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因而也就成了议论的焦点和热点。

  当前,要求开展“风暴行动”的呼声四起,但我以为,动机虽好,效果未必就好。不少媒体将审计报告公布以后所引发的震动称之为“审计风暴”。并要求继“审计风暴”之后,“反腐风暴”、“廉政风暴”、“问责风暴”必须紧紧跟上。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解决问题。

  我以为,“审计风暴”这一提法似有不妥,“风暴”给人以“搞运动”的感觉。那种暴风骤雨式的运动,确实能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腐败现象起到相当的遏制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弊大而利小是不争的事实。

  我不赞成“风暴运动”,是因为体制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取渐进式的改革才是上策。无论是党内外民主的发展,也无论是党内外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的强化,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需要渐进式的改革来推进。惟有渐进式的推进,才能同各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群众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依法治国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都包含着改革的渐进式。依法治国绝不是依风暴治国,依运动治国。依法治国之所以确定为我们的基本方略,其要义大概也正在于此。

  毋庸置疑,不光审计报告所披露的问题应有下文,通过其他途径揭露的违纪违法线索也应有“下文”。但我以为,这个“下文”应当是依纪依法的“问责行动”,而不是“风暴运动”。

  实际上,这个“下文”,有的在审计报告出台前,也有的在审计报告出台后,有关监督机关和执纪执法部门已经在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不是运动的风暴,而是监督的透明。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据《青年参考》)

  民众为何担忧李金华安全

  掀起“审计风暴”的李金华成为舆论关注和百姓瞩目的焦点,他的人身安全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在一项民意调查中,76%的公众表示了自己对审计长的担心,认为“有人可能会打击报复”。

  公众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李金华抛出的审计报告,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把自己推到了反腐的风口浪尖。然而,在我看来,公众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李金华纵然成为“出头之鸟”,然而他却未必是“众矢之的”。还没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这样一个深得民意的官员痛下毒手。但为什么有那么多民众会产生这种担忧呢?在我看来,这种担忧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

  这种制度根源就在于审计制度的刚刚建立以及整个监督体制的尚待完善。李金华目前所进行的审计工作,不过是审计长的分内职责。按他的说法,他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审计出几个硕鼠蛀虫,不过是其本职工作,纳税人还有理由期望他做得更好。但鉴于审计制度的刚刚建立,其他监督环节并不到位,李金华的忠于职守就显出了孤军奋战的英勇和悲壮。

  人们的担忧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环境。如果审计制度不是起步之初,而是步入了正轨,人们还有这样的担忧吗?这时,审计报告列出的问题不过是审计人员照章办事的结果。

  某个贪官劣迹败露,乃是因为他倒在刚性的制度面前,而不是倒在某位审计长的铁腕之下。尽职尽责的审计长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反而玩忽职守者倒需担心自己的“乌纱帽”。

  但现实的制度环境远不是这样。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审计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个人色彩较浓。不得不说,审计署的工作风格已深深打上了“李金华”的烙印。

  不敢想像:如果换一个人,是否还有这样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六亲不认的耿直个性?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败露的腐败分子将对李金华产生仇恨,人们的担忧也由此而起。这种担忧是一种悲哀,因为它反映了包括审计制度在内的监督制度的乏力。这才真正值得担忧。(据《新京报》)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