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历史篇:郑和下西洋三个争议问题至今没有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2:25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沈绿报道 在郑和下西洋599年之后,这段辉煌历史的争论仍然在历史学家中间不断进行。关于郑和下西洋目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最远处到过哪里,以及在中外交流史中对世界的认识究竟怎样。不知值此600周年纪念再度出海的人们,能否给这些争议划上句号?

  王道、绝患、安外?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出于对外宣示王道,扩展海权的需要。有专家认为,明初国势强盛,本身具有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扩大海外贸易和来往的要求。为宣扬国威,明成祖朱棣需要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另外也用扬威海外来缓和国内一部分人对他武力夺取皇位的不满。

  另一种说法与明宫内乱有关。1402年“靖难之变”,“宫中火起,帝(建文)不知所终”,“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所以,有人认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之一主要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杜绝后患。但学界普遍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当闻风躲藏。

  永乐帝在位24年间,中国西北部的蒙古旧部继续威胁明朝北方边陲。有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是为安定海外,使明朝专注防御北方之乱。但当时海外诸国武力都不强,没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此说似乎也很难成立。郑和七次下西洋,只有过三次战役:一为帮助一小国政权转换,一为反击偷袭,一为海盗。

  郑和发现了新大陆?

  2002年10月,英国退休的潜艇指挥官、业余航海史学家加文·孟菲斯的《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正式出版。他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87年,比达伽马早了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116年。论据是他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搜查资料时发现的一幅日期注为1459年的投影图,上面绘有非洲南部和好望角。而好望角作为一条水路通道到1497年才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投影图还有一段以中世纪腓尼基语书写、有关1420年绕好望角到佛得角群岛的航海笔记和一艘中国大帆船的图画。当然还有其他文字论据。

  孟菲斯的结论是,中国人通过15世纪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绘制了大致正确的世界地图,而西方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使用了15世纪、16世纪初绘制的世界地图的前提下,由葡萄牙人完成了“发现新大陆”的壮举。如果此说属实,这将有可能改写世界航海和文明发展的历史。恐怕西方人眼中最伟大航海家将不只是哥伦布、麦哲伦、库克、达伽马,排名顺序也将改变。

  但在中国的历史中目前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记载。由于下西洋后,明朝海禁,郑和出使数据已丧失重要性,或不知不觉散失,或在新朝人为毁灭,所剩不多。目前剩余的文件《天妃之神灵应记》上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明朝祝允明所撰《前闻记》也记载:郑和最远到达了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即今天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地,据说目前在东非还遗有汉人血脉。

  带来怎样的世界观?

  中国历来有“王道”与“霸道”两种迥然不同的统治哲学与治国思想。儒家思想主张王道,不赞成霸道,不主张用兵对外扩张。这种统治思想一直延续到中外交往中。郑和下西洋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世界观,这也是今天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人们探索的一个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对外政策,只要邻国不破坏边境安定,中国很少对外主动用兵而强调以中国的强大感召他国的臣服。明太祖朱元璋就主张:“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柔远人”,“宜德化而招徕之”。

  但是郑和下西洋催生了中国最早的海权思想,史载郑和曾向明仁宗进言:“欲国家强富,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亦来自海上……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他的见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海上贸易为手段,对海上敌国实施威慑的思想,这是中国至今为止见到的早期最为深刻的海权论述,比马汉的“海权论”早了近500年。

  尽管郑和使得“太宗皇帝德泽洋溢于天下”,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段传奇也在28年之后中止了,给历史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遗憾。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