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官方为何“兴师动众”纪念郑和下西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2:29 国际先驱导报

  政治篇:郑和给中国软实力补钙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岚报道 近日,《德国之声》网站刊登文章“中国纪念郑和下西洋引起周边担忧”,该文转述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的话说:“在一些分析家眼中,郑和舰队的航行却带有更多的军事色彩。对郑和下西洋的种种粉饰,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政府正在进行扩张海上势力的尝试。”“许多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在该地区的扩张表示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忧虑,他们怀疑中国海军的战舰是否有朝一日也会和郑和舰队一样兵临城下,而美国很可能也有相同的担心。”而在另外一篇日本时事社刊登的报道中,则评价中国此番纪念郑和,一为树立海洋大国形象;二为以此体现现行路线的正确性。

  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一个新的话题:中国为什么会如此“兴师动众”地纪念一个600年前的历史人物?

  硬实力?软实力?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5年7月11日),我国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交通部负责牵头,外交部等15个有关部门参加的筹备领导小组。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临近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7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宣布:将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自2003年到2005年,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航海暨海洋知识竞赛、讲座、夏令营、学术交流活动。徐祖远指出,整个纪念活动将在2005年7月达到高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新闻发布会后指出,这显然只是一种手段。中国纪念郑和的背后,是雄心壮志,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迫的无奈。向海洋找资源,找出路,中国从没有现在这样迫切。因为“中国已经意识到石油对自己的攸关重要,更意识到中国陆地可以开采的原油相当有限”。

  该专家认为,中国过去在海洋主权的主张上过于依靠历史证据,对于现实存在重视得不够,中国必须加强海上力量和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

  硬实力在未来海洋事业中重要作用是不是郑和留给今天中国的全部遗产?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7日记者会上指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和平实践,我们后人从中得到了这样一种认识:和平崛起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平崛起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德。”

  霸权之外的一种选择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纪念郑和下西洋除了说明中国对外发展将走一条和平之路,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一到中国,就非常想到南京来看一看,因为这里是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老家,是郑和制造宝船的地方!”冰岛驻华大使埃德尔·古纳松先生是一位“郑和迷”,郑和的和平使者形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加文·孟席斯也指出:“在我的考证中,郑和的航海根本带着和平的欲望,并非一些史籍中所说,是‘耀兵异邦’。郑和在近20年的7次出海航行中,除了几次针对海盗的防卫作战外,没有证据显示,船队对沿途居民实施主动进攻,更无史料显示,郑和的船队意图征服异邦。这与以后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远征具有根本的不同。因此,郑和是一个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世界贸易家,是和平文化的象征。”

  “据我所知,英国、美国、东南亚和中东都在用各种形式纪念郑和,当然规模有大有小”,潜心研究中国海权问题多年、国家海洋局原副局长许森安认为,在国际层面来讲,纪念郑和并非只为了纪念一个人,而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找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霸权主义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怀念郑和并不奇怪。”

  一场需要技巧的纪念

  但也有专家认为,仅仅将郑和下西洋和中国和平崛起作为历史与现实的对应恐怕不太妥当,因为当时郑和下西洋之后恰恰中国不是崛起,而是衰落。香港时事评论员邱震海认为,郑和下西洋早于哥伦布航海将近90年,为什么后者却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此番纪念的意义应该在于此。

  既然如此规模纪念,“就应该点出对国人来讲最要害的地方,”邱震海强调,纪念的意义在于自我反省,而非自我崇拜。

  专家认为,通过纪念,国人应意识到开放心态对于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性。记者注意到,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总结郑和留给中国人宝贵经验时,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开放促进发展”。

  当然,能否保证大规模纪念郑和活动取得理想中的外宣成果,至少不被郑和当年经过地区引起误会,专家承认,这是一个需要高度技巧的问题。

  比如邱震海就认为,宣传郑和时在用词上一定要注意。记者从接近政府对外部门工作的人士了解到一个细节,就是最近在许多场合,与“和平崛起”提法相比,提“和平发展”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理由很简单,崛起这个字眼火药味太浓”。

  专家指出,有些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头脑的人,会注意中国的具体行动,中国习惯以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初衷”。

  历史篇:郑和下西洋三个争议问题至今没有句号

  城市篇:南京推出“郑和牌” 与经济效益挂钩

  文化篇:敢于冒险的现代航海家们重走郑和路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