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沙江畔一面旗——记甘孜州德格县龚垭新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4:56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进入新时期,如何搞好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如何建设好扶贫新村?甘孜州德格县龚垭村的干部群众以实施新村扶贫工程为契机,以建设“脱贫致富小康村,移风易俗文明村,综合治理模范村”的“新三村”为目标,把龚垭新村建成民族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龚垭村,平均海拔3200余米,全村103户、446人,耕地791.2亩。过去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平纯收入662元。人畜饮水难,环境卫生极差。2001年冬天,该州决定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在龚垭村开展扶贫新村建设试点,明确提出了“基础设施要全,要做到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还要有高起点市场经济意识,高起点的经济收入、高起点的生活质量”的“一全三高五通”要求。

  在新村建设中,实行州、县、乡、村、户五级联动,把从各种渠道争取到的扶贫资金捆绑使用,集中用于该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间,龚垭新村新修、整治乡村道路15公里,新建净跨16米、宽4米的桥梁1座,修建便民路8公里,建供水点4个、蓄水池4口,架设管道1700米,农户建设49户,改造房屋296间,硬化院坝1470平方米,建蔬菜大棚20座11.6亩,架设电杆87根,安装变压器4台,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8000米,全村3个村民小组都已正常用电。对乡中心校、卫生院、村委会、村党支部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维修,添置教学设备50套(件),医疗设备15件(套)。新建了龚垭村民小组电视卫星转播台一座,架设了全村闭路电视线路,村民可享受6个频道电视节目。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变,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思想观念的转变,移风易俗蔚然成风。“等、靠、要、怨”的思想被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代替,苦熬变为苦干,小富即安、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逐步被商品、市场观念所取代,涌现出一大批党员带头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运输示范户。龚垭村党员活动室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配套建设,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了文化生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正在形成。李庆林尚岳本报记者郝勇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