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天关注】酷暑,走进江城纳凉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6:5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江岸区坤厚社区戏剧茶社开到了纳凉点

夜幕降临,龟山北路防空洞口坐满乘凉人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杨慧霞 杨磊 刘义昆实习生杨芬)去年夏天,武汉市首次启动纳凉工程,给江城市民带来了一丝清凉,让四万多特困户安然度暑。

  今年7月7日,农历小暑。武汉市再次启动纳凉工程,并要求在最高气温达到35℃,或最低气温达到30℃时,7个中心城区各街道、社区必须实施避暑纳凉方案,为困难群众提供纳凉场所。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放纳凉点1110个,纳凉面积7961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3067人纳凉。

  近日江城持续高温,7月23日,最高气温37℃,各纳凉点的运行情况如何,特困群众是否已真正感受到清凉,记者分三路走访武汉三镇部分纳凉点。

  夏日里清凉的温情

  汉阳国棉社区居委会原有两间房,为设纳凉点,居委会办公全移到小房内,大房腾出来做了纳凉点。7月23日上午10时,记者在该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内看到,5个孩子正在桌上做作业,电视机前的长椅上,两个中年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放着居委会专门借来的“廉政之光”文艺会节目。

  下午,居委会还专门租借动画片影碟,让孩子们看。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正碰上特困户李美华送女儿来纳凉室,她告诉记者,白天她和丈夫都要出去做事,把孩子送到这里,蛮放心。

  在汉阳洗马社区,纳凉点设在28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居委会一大早把社区内的3位孤寡老人接来纳凉。82岁的周茶花老人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对记者说:“在这里蛮舒服。”

  洗马居委会的刘长英副书记说,办公室地方毕竟有限,街道正准备将附近市场的办公室腾出来,开设一个面积更大的纳凉点。

  江岸区坤厚社区的连金翠一家4口挤在10平方米的房子内,天热时,家里根本就不能住人。社区开放纳凉点以后,她和儿子大部分时间呆在纳凉室,有时晚上也在那里休息,“社区纳凉室真是为我们一家人造福。”

  勾起“竹床阵”的记忆

  电扇、空调普及之前,每当夜幕降临,江城的巷子里便摆满了一长溜的竹床,老人唠家常,小孩结伴玩耍,浓浓的邻里情也在这里凝聚。只要提起老武汉,人们便忘不了“竹床阵”。

  7月23日,汉口清芬社区。晚上8点左右,人们吃过晚饭、洗完澡之后,陆陆续续走进了设在居委会办公室的纳凉点。电视里正放着《还珠格格3》,几个婆婆边看边“研讨”着剧情:“这个容嬷嬷没有第一部里的演得好。”“小燕子他们脱险了没有?”……

  “这儿热闹,好玩,我几乎天天来。”独居的陈婆婆告诉记者。纳凉点的值班人员董正梅说,一些居民家里有空调,晚上也喜欢来这里看看电视、聊聊天。

  在龟山北路防空洞纳凉点,夜幕降临后,洞口很快就坐得满满当当。无形当中,人群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谁家孩子考了多少分,谁家孩子可以上哪所学校,谁家的人病了,都是这种“神仙会”的热门话题。

  76岁的胡贵树爹爹拎着板凳走近防空洞,被67岁的唐婆婆发现了,远远地打着招呼:“锅巴,今天怎么来这么晚?”

  唐婆婆不忘给记者解释:“家里有空调,但我还是每天晚上都到这里坐上两三个小时,和街坊们聊聊天,讲讲笑话,蛮快活。”

  一位沈婆婆告诉记者,大家本来是熟悉的街坊,这些年被“钢筋水泥”隔得生分了,现在大家聚到纳凉点来,感觉就像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竹床阵。

  尴尬:欲说还休

  在人们的记忆里,男女老少露天“扎营”的竹床阵,自然少不了这样那样的尴尬。到今天,这些尴尬就像一幕喜剧,也在纳凉点里延续。

  尴尬一:不好意思

  7月23日,记者到汉阳国棉社区的纳凉点采访,一些居民远远望见,立马转身离去。社区群干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眼里,纳凉点是专为“特困居民”提供的,有些居民不愿去纳凉,大概是担心被贴上“穷”的标签。

  还有几个老爹爹告诉记者,去纳凉的人,主要是女同志,男同志一般不愿意去,“不好意思”。

  汉口解放社区居委会徐主任告诉记者,有很多人其实很想过来乘凉,又不好意思,就假称有事找居委会,然后在纳凉点一坐就是一上午。

  尴尬二:“影响工作”

  纳凉点能否不设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采访中,不少居民都向记者流露出这样的意思。

  目前,全市的大多数纳凉点都是设在居委会办公室或会议室。“晚上还好,白天里居委会还要办公,地方本来就小,那么多人去乘凉,总觉得影响了人家的工作。”汉阳国棉社区一位刘姓居民这样说。

  尴尬三:众口难调

  有道是众口难调。江城大大小小的纳凉点,居民们对休闲的内容也总能挑出些“毛病”。

  有的纳凉点设在社区活动室,可以打牌下棋,也可以看电视,条件好的还可以健健身,但爱静的人就受不了;设在居委会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纳凉点,除了看电视,就难有别的活动内容,大家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难免不自在;还有一些社区条件有限,纳凉点面积过于狭小,一些居民觉得太挤,“连聊天也觉得不便”。

  尴尬四:赤膊·烟味·鼾声

  从自己的小家走进纳凉点这个“大家”,居民之间的生活习惯和细节,也难免会发生碰撞。

  在汉口坤厚社区,一位老汉打着赤膊走进纳凉点,几位妇女不觉皱起了眉头。一位范女士说:“看着赤膊的人,真的觉得不舒服。有的人体味比较重,在这种封闭环境中,真是让人难受。”在其它一些社区纳凉点,记者都见到了这种打赤膊的人和皱眉头的人。

  纳凉的人群中,烟民也是为数不少。“自觉”一点的,不时还出去“放一放风”,大大咧咧的,就在空调房里吞云吐雾,“被动吸烟”的人自然会觉得不舒服。“去制止吧,人家还以为你不让他不乘凉。”汉口联保社区的一位群干说。

  在纳凉点里,人们除了聊天、娱乐,就是打个盹,睡个觉。对此最觉不便的还是女同志:满屋子的男女老少,听别人的鼾声,不舒服,自己的睡姿落入别人眼里,也难为情。

  “小巷总理”也为难

  为居民清凉度夏,乐意;大大小小的头疼事,不少。不少居委会的群干,都有这方面的感受。

  武昌东亭社区居委会主任何先进说,一些人不爱惜公共设施,办公室的椅套子上一踩一个脚印,办公桌的油漆也被磨掉了。他还说,去年纳凉点的水、西瓜、电费等,都是由物业公司负责的,今年纳凉的费用也是一分钱都没有到位。

  武昌滨湖社区目前还没有纳凉点,居委会办公室有空调,但面积只有20来个平方米,会议室大些,但还没有空调。韩主任说,“如果大家要纳凉,可以到我们办公室来,但这儿最多只能容纳10个人,会议室要等空调到位了才好开。”【编辑观点】这就是生活周保国

  清晰记得,我第一次来武汉,是20年前的一个夏天。

  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摇着蒲扇,抬着竹床、靠椅,陆续从四面八方来到马路边,放好竹床,摆好棋盘。路灯下,棋迷琢磨着棋局,孩子相互嬉戏,妇女、老人们东家长、西家短,其乐融融。夜深了,人累了,天也凉了,睡意袭来时,各自躺在自家的竹床、靠椅上,也不理会身边的鼾声,倒头便睡。东方吐白,大人叫醒自家的孩子,搬起竹床各自回家。当时,我暗自羡慕:这就是生活!

  20年过去了,江城的马路边再也看不到“竹床阵”。当年的马路边,一栋栋高楼矗立云霄,一个个小区相继建成,多数居民家中,装了空调,配了防盗网。邻居之间,隔着“钢筋水泥”,慢慢地变得疏远、隔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敲别人的家门;不认识的人敲门,也决不会开门;楼上楼下,有的竟陌若路人……

  炎炎酷暑,武汉市急百姓所急,在各社区设立“纳凉点”,供人们消暑。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好像回到了20年前。谁家有难事,大伙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哪家有喜事,大伙共同分享。不经意间,社区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街坊邻里不再陌生。

  20年前的融洽、坦诚、和谐,再现眼前。相比之下,烟味、鼾声、赤膊又算得了什么呢?

  还是禁不住要说:这就是生活。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