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煤勾结”的症结在官不在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3:3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雪里埋 我想很多人都还记得聂清文这个死难矿工的名字。在湖南涟源七一煤矿去年的那次矿难中,他临死之际在安全帽上写下“骨肉亲情难分舍”以及欠债情况,这顶安全帽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然而,“聂清文”们感动不了那些利欲熏心的矿主,更感动不了与黑心矿主同流合污的一些官员。
涟源市的矿难还在不断发生。而这些矿难除了天灾,更多的是人祸。当地一位监察负责人说:“几乎每一次死亡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官员违法乱纪的影子。”在当地,“官煤勾结”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只是行贿、受贿,而且是更紧密的同盟:一些官员在各自辖区煤矿里参股分红,充当保护伞,官员和矿主联手牟利(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官煤勾结”,在煤矿遍地开花的涟源市来说,它其实就相当于“官商勾结”的同义词。监管部门的职责在于为煤矿市场提供一个一视同仁的进入门槛,提供一套平等竞争的游戏规则;而煤矿在相同的门槛下进入,在平等的规则下竞争。这个门槛最重要的条件是安全达标,这套规则的最重要内容是安全生产。然而要达到这样的门槛,遵守这样的规则,煤矿无疑要付出更大成本减少更多利润,他们总希望让这个门槛变得更低,让规则变得对自己更有利。而唯一的途径当然就是贿赂官员,甚至拉他们入伙。于是,“潜规则”应运而生:他们用一个更低的代价,来赎买监管部门的“网开一面”;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官员当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如一位矿主说的那样,“官员拿了我们的银子就得办事”。 在这里,我觉得简单地指责矿主们利欲熏心是无济于事的。尽管职业道德可以让这个市场更干净,但永远不要指望他们能良心发现,主动放弃肮脏的利益。“官煤勾结”的症结其实在官而不在煤,因为苍蝇不会盯没缝的蛋。实际上是监管部门和官员放弃了“守夜人”的自身职责和操守,在追逐非法利益。他们为什么胆敢为一己私利置人民的生命于不顾?我认为问题就在于监督机制的乏力。当他们出卖手中的权力,而居然相安无事;当他们从煤矿中分利,而无人敢于过问;当煤矿事故发生,幕后黑手的他们讳莫如深……总之,当权力寻租的所得大大高于东窗事发的损失时,他们没有理由不与矿主们沆瀣一气。 “不动‘官煤勾结’的根子,就不可能治理娄底矿难。”这是湖南省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动“官煤勾结”的根子,不仅在于斩断“潜规则”中的利益“黑链”,杜绝有关官员的受贿和分利,更重要的是要从监督体制本身加大官员在煤矿腐败中的成本,最终树立“显规则”的威信,让监管部门回归“守夜人”职责。因为,毕竟“官煤勾结”的症结在官不在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