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在北极有了支撑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7:29 深圳商报

  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正式投入运行,胡锦涛致信祝贺

  中国,在北极有了支撑点

  【综合新华社7月28日电】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8日投入使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贺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信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不惧艰险、立志造福于人类的我国极地科学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20年前,中国有了第一个南极站;20年后的今天,中国有了第一个北极站。从南极到北极,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迈出了里程碑性的一步。“从此,中国在北极有了支撑点,这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

  中国是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的后来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极地考察事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分别在南极大陆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南极考察一步步从大陆边缘深入内陆。

  北极也在近年走进中国人的视野。1999年和2003年,我国政府组织了两次“雪龙”船北极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然而,与其它主要极地考察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北极,我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立足点,缺乏长期研究的能力。

  2001年到2003年,中国科学家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几次来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考察。几经选择,国家海洋局最终确定了站址。一是因为这里至今少人居住,人类干扰较少,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二是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中国北极黄河站站长杨惠根说,“建站容易守站难。作为新奥尔松北极科学研究与环境监测‘国际家庭’中的一个新成员,我们将加倍努力,不断创新,加强与各国科学家的合作与交流,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三问”北极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正式建成,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北极黄河站站长杨惠根研究员。

  问:为什么建站新奥尔松?

  答:第一,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群岛是我国在北极圈内建立常年科学考察站的唯一选择。第二,新奥尔松是到北极点的桥头堡,是理想的国际北极合作研究基地,集中了挪威、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的野外观测和考察站,便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共享必要的野外作业实验条件和观测数据资料。第三,这里是极隙区,是研究高空大气物理尤其是极光的理想之地。第四,斯瓦尔巴德群岛是世界上保持原生自然的最后几个岛屿之一,新奥尔松由大峡湾、冰川、冰碛岩、冰川河流、山和一个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所包围,其地形地貌、地层系统、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为海洋、大气、冰川与海冰、生物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问:首次科考的目标?

  答:科考队由11人组成,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海洋三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寒旱所、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开展高空、海洋、大气、冰川、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研究课题的野外基础调查工作,探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第二,了解其它科考站的研究项目、站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三,探索我国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科学考察与研究的总体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方向。

  问:今后工作有哪些设想?

  答:第一,在未来几年内,将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国家重点野外台站,接待获准项目的科学工作者来站工作。第二,以黄河站为基地,凝聚一批极地科学工作者,围绕核心科学目标共同工作,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研究团队,争取有关部委给予启动专项经费的支持。第三,建设科学研究与观测的支撑工作平台。

  (新华社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挪威)7月28日电)

  7月28日,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这是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王曙光(前左)等为站牌揭牌。新华社记者李斌摄

  作者: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