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粮液集团公司退伍军人挑大梁:不穿“军装”的生力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7:43 解放军报

  我是在战火中认识五粮液的。

  那是1986年的10月19日,一个极普通的傍晚,一群突击队员秘密集结在滇南某山坳中,一排排钢盔在斜阳中闪射出异样的冷辉,气氛神秘而紧张。

  这时,一辆披着伪装网的吉普车挟着烟尘疾驰而来,在“吱吱”的刹车声中,一个中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年军官急速跳下来。只见他大手一挥,随行的士兵很快从车上抬下一箱五粮液酒厂赠送的壮行酒,快速递给突击队员一人一个大碗,三个行列同时展开,“咕咚咕咚”地往碗里斟酒。顿时,山坳里散漫着阵阵酒香。

  “同志们,出征在即,让我们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干杯!”

  “哗!”一排排泛白的大碗被整齐地举了起来。……

  从那时起,作为“出征酒”的五粮液便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后的18年里,五粮液在我的生活中既熟悉又遥远。我常常猜想:五粮液为何如此出名?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精神酿造出这等美酒?

  今夏,我终于走进了五粮液集团公司。

  一代又一代的转业退伍军人加入到五粮液的生产大军中,五粮液是他们的心血,是他们的青春,是他们的梦想,更是他们的家。他们融入得那么深,以致于他们的第二代也成了五粮液人

  在五粮液集团公司,我找到了老红军、老八路们奋斗的足迹。

  他们就是五粮液酒厂的第二任厂长胡光志和党支部书记李均治。他俩一个是老红军一个是老八路,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转业到五粮液酒厂并逐渐成为酒厂的领军人物。

  转业退伍军人成批进入五粮液酒厂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此,一批批刚刚脱下军装的军人们又穿上了五粮液的工装,汇入到五粮液庞大的职工队伍中,许多人成为五粮液的骨干力量。

  1973年入伍的司号员李启彬就是那一代退伍军人在五粮液奋斗的一个缩影。

  长得敦厚壮实的他,19岁入伍来到甘肃。领导见他气壮如牛,就选他当上了司号员。从此,他一气吹了两年的号,把部队10多种号谱吹得出神入化。说实在的,吹来吹去,李启彬至今最喜欢吹的还是冲锋号。李启彬认为:它是军人最嘹亮的音符!

  李启彬当兵4年,在部队入了党,当了班长。他说:“虽然只当了4年兵,但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军人!”

  1977年,他和50名战友一路高歌返回故乡。到武装部报到后,便被当时只有300多人的五粮液酒厂急急招收。从士兵到工人,从一个光荣岗位走到了另一个光荣岗位,朝气勃勃的李启彬决心从最艰苦的酿酒工干起,如一名出色的战士一样在生产第一线冲锋陷阵。

  李启彬认为:“当兵出身的人,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他当过伙食团长,干过司炉班长、仓库保管员,一直到当了车间的副主任、工会主席。在每一个岗位上,李启彬都像一个战士一样努力追求,做到最好。从23岁入厂到如今的53岁,嘹亮的冲锋号声伴他在五粮液走过了30年。去年,他还因工作突出,获得了公司10万元的奖励。

  李启彬为五粮液酒厂扎扎实实奉献了30年,如今,他的女儿又奋战在五粮液酒厂的环保岗位上。

  像李启彬一样,两代人都献身于五粮液的还有车间支部书记王天国。

  27年前,王天国退伍进厂,烤了7年酒后担任副组长。1984年当了酿酒车间副主任、主任,走上了五粮液集团的中层领导岗位。他和李启彬一样,在科研所、供销储运、咨询公司都干过。1995年他又回到车间当支部书记,1997年主任、书记一肩挑。

  现在,王天国所在的车间堪称五粮液的半壁河山。整个车间1100多人,窖池好,员工素质高,老职工多,完成的任务占全厂总任务的40%多。

  王天国所在的车间有80多名退伍军人,当班组长的有10多个,个个吃苦精神强,模范作用好。三工段7组组长王永宣,连续几年被评为技术能手。每年“八一”,车间都要召集转业退伍军人,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给大家发纪念品,发慰问信。

  王天国的女儿王奕欢,在部队时是一名通信兵。2000年退伍后,也踏着父亲的足迹进了厂,成了新一代的五粮液人。“父女退伍兵”在五粮液比着干,一家两代人为五粮液做出了无私的贡献。

  今日五粮液,从总裁到酿酒工,各级岗位上都有转业退伍军人的身影,他们构成了五粮液集团独特的风景线

  穿过军装的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王国春,决策做事处处透着军人的豪放与执着。

  五粮液行政办公大楼前有一座风格鲜明的雕塑叫“观沧海”。这个雕塑的设计者就是王国春。应该说这个雕塑集中体现了王国春打拼五粮液的理念。

  这个雕塑是由15个思索着的人头叠加5层而成。人头下面的水池中是一幅展开的世界地图,地图一侧凭空跃起一条大鱼,嘴里含着一条小鱼。这似乎在警醒人们:茫茫商海,大鱼吃小鱼是一条无情的铁定规律。

  雕塑两边分别写着:“打开智慧的脑袋,发现无穷的奥秘”;背面写着“内外同心集杂成醇寰球玉宇任我独行”。寓意五粮液人要用智慧的头脑创造未来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展现了五粮液集团以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正面向全球,信心百倍地走向五洲四海。

  如果说工人们成吨成吨地生产出酒,而王国春则在生产着五粮液的精、气、神。这个雕塑,从文字到图形,处处体现王国春的胸怀。

  我们只简单地看两组数据,就能知道五粮液在王国春的手中是怎样发展的。

  2003年,销售收入12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85年王国春任厂长前的160个五粮液酒厂;在最新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龙虎榜上,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从1995年首次评估时的31.56亿元飙升至269亿元,排名稳居中国食品行业前茅。

  而王国春还是当过兵的那个王国春,依然保持着朴素、低调的生活方式。住着最普通的住房,穿着五粮液的工装,按时上下班,没有一般大老板的派头。

  在王国春的手下,还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退伍军人,他就是集团董事、技改部部长何成基。

  1972年入伍的何成基当兵4年住了4年的帐蓬,剿了4年的匪,跑遍了川西高原理塘的雪山草地,和土匪打了两仗退伍来到五粮液酒厂。

  何成基一直在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现在五粮液的“十里酒城”,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瓦,都浸透着何成基的心血。

  与何成基不同的是,李德明20世纪80年代初才转业到五粮液保卫部。别小看了这个保卫部,在一个占地近10平方公里,拥有20多个子公司,2万多职工的集团公司当保卫部长,真可谓责任重大。

  现在的保卫部仅退伍军人就有170多人,由于工作出色,他们被评为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呢。

  李德明的父母都是五粮液人,退伍23年来,他一直从事保卫工作,他恶的不怕,软的不欺,踏踏实实,深受职工的称赞。

  五粮液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名战士渴求胜利、追逐荣誉的历史。正是这种品格,铸造了五粮液的辉煌

  “商战,商战,商烟如海,战事如潮;商战,商战,力量的对抗,智慧的碰撞;要生存,要发展,要胜利;我们五粮液人,创新、开拓、竞争、拼搏、奋进!”

  五粮液的厂歌为何兵味十足,因为它出自当过兵的王国春总裁之手。

  与厂歌相对应的是王国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才使军队充满着青春朝气;固定的厂房流动的职工,才能给企业带来蓬勃生机。”当过兵的总裁王国春如是说。

  有人认为,正是这一理念使五粮液始终古老而又年轻。

  五粮液向全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大门。

  他们改革用工制度,打破工人与干部界线,取消了固定工与合同工身份,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在五粮液的内部,他们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并把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带到了企业。

  在单身员工宿舍,有人员表册,一目了然;员工用的都是军用被,被子要叠得有棱有角;上班点名,不准迟到;着装统一,配证上岗。此外,在青年工人中,还像部队一样开展活动,如拔河比赛,列队向上级来人报告人数等等。在这样的管理中,老兵们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徐可强是一位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营教导员,他在任总经理主管营销工作期间,把军队作风和战术思想成功地运用于营销工作中。1989年市场疲软,他敏锐地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市场,便借用兵书“就势取利”、“借局布阵”的战法,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走南闯北,布好销售阵势,建立起国内和国际营销网络,形成一整套建构大市场的营销策略,使五粮液系列产品的销售一年比一年“红火”。

  和老一代退伍军人一样,退伍后进厂时间不长的宋文明更是五粮液集团勤奋工作的一个标杆。刚来时,他本来当的是经警,后来,他主动要求到酿酒车间,当了一名酿酒工人。1995年他当上了组长,曾两次被评为集团公司生产技术能手。2000年,他的班组生产一级酒38.9吨,超出规定任务28吨,特级酒完成299公斤,超出规定任务5倍。

  可以说,五粮液的辉煌,汇集了每一个退伍兵奉献的风采。在五粮液集团共有6225名从部队转业或退伍的“老兵”,他们以特有的素质和作风,成为五粮液集团公司的生力军。公司班组以上领导干部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这些生力军。五粮液集团公司80年金牌至今不倒,其成功秘诀之一便是以总裁王国春为代表的“老兵”们,发扬部队艰苦奋斗、勇争第一的优良传统,并始终坚持把军队管理经验融注于现代企业管理改革之中,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厂纪严明、指挥高效、行为规范、心齐风正、充满生机的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之路。(杨彪、纪富全)(国防报2004年07月29日第4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