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 > 正文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15:58 人民网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

  程显煜

  内容提要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带领全党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并对“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在世纪之交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指南。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又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结构包括:生产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科学技术是全面发展的关键;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全面发展的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全面改革是全面发展的动力;人民的利益是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发展目标,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正确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尤其要认真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持续、协调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伟大的爱国者,邓小平在带领全党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对“发展”的全面性、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在世纪之交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强调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描述未来社会面貌时明确表达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①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休,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②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经典作家没能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作更具体的论述,但他们这些为数不多却言简意赅的话语,却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从较低级文明走向更高级文明的过程,是社会进步从片面列全面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就在于它既能实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又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的资本主义必将被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基本 价值就在于它是个全面发展的社会。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深谙马克思主义的要义,他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人的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观。早在1979年,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这段话表明,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既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强调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既强凋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这段话既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要任务的基本概括,也是他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一次总体表述。

  此后十几年间,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明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始终是党的工作中心。另一方面也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角度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并对全面发展的内涵怍了进一步的阐述。例如,80年代初,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明确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具体思路;针对党内出现的不正之风,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还具体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他十分重视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建设,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思想文化工作者“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要用好的作品教育和引导人民。④他十分关心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因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80年代中期,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他强调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⑤1986年,为了全面深化改革,他进一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他一再强调要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⑦等等。事实证明,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始终重视中国发展的全面性,始终致力于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始终努力纠正干扰和妨碍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种种错误倾向。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正确思想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健康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回顾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准确的表述语言。”⑧这段话无疑是邓小平对自己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总结,它不仅强调了这一思想是“全方位的”,而且强调这一思想是明确而具体的,在“各个方面都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一论述与1979年的那段论述前后呼应、相互印证,表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明确而一贯的。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代表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子系统及其所联结的若干分系统构成的。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每一部分的发展变化都会带动其他部分的发展变化,每一部分的发展变化又必须以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为条件,某些部分发展的滞后必然制约其他部分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本身就具有“全面性”,不具有全面性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令人欣慰的演进:即由最初那种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发展观,到60、70年代的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标志的“持续发展”观,进而到80年代发展为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观念更新、生态平衡、生活方式健康在内的“综合发展”观。“增长不等于发展”,“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显然,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内涵的认识,站到了时代的前列。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在全党形成了共识。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而具体地体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基本路线将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富强、民主、文明”,这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要求的全面的奋斗目标,集中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指出,90年代我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论述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时,再次明确强调:“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结构

  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又是唯物主义者。他总是站在当今时代潮流之中,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及其与全人类发展问题的关系。他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思考和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因而在强凋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时,并没有将其中各要素平衡排列、平等对待。相反,他明确而又执着地强调经济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由此使他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又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构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生产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任何社会都没有资格谈什么优越性。而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解决好的课题。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⑨“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抓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⑩近十几年中,尽管国内国际出现种种风波和干扰,但邓小平凭借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顽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从而使全党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共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成功的实践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当8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却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整个国家生机勃勃。这个新鲜的历史经验又一次证明,“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今天重温邓小平这些重要思想,就是要使全党同志时刻牢记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而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发展经济。

  第二,科学技术是全面发展的关键。生产力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发展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即某一种要素在一定时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成为第一生产力。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渗透于生产力系统中的催化剂,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创造和革新生产工具和工艺,扩大劳动对象等途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创造出的社会财富,超过了此前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强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针对这一现实,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1988年,他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全新的命题,准确地阐明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十几年间,邓小平根据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一再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1992年视察南方时他又强调:“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11)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系列战略思想,为我们赶上世界科技的发展,迎接2l世纪的挑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全面发展的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而又全面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也直接而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也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全面总结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邓小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也作了明确阐述,首先,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分开来,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12)其次,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我们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建设,便利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其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文化大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其四,民主和法制必须紧密结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其五,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推进。他指出:“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排斥权威,邓小平明确强调:“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13)“不能否定权威,该集中的要集中,否则至少要耽误时间。对于不听中央、国务院的话的,处理要坚决,可以先打招呼,不行就调人换头头。”(14)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四,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否则就不是搞社会主义,就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尖锐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5)邓小平的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邓小平还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这“四有”中,邓小平同志认为“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他多次强调说,我们过去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16)没有共同的理想,就会出现思想混乱,没有共同的纪律,整个社会就会动荡和无序。显然,共同的理想和纪律对我们这个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大国,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形势下怎样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即我国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指导方针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也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第五,全面改革是全面发展的动力。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主张以全面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7)1987年邓小平又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18)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明确告诉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进行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国的改革必须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全面性的变革,改革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践证明,不重视改革的全面性,在改革中过分强调“突破口”的带动效应,不重视改革各方面的“大体同步”,往往会因孤军深入而受阻。从后发展国家的普遍性经验看,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绝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其每一项重大的经济决策,无不包含政治目标和政治意义,也离不开政治条件的配合。例如,发展经济与维护国家政治独立和安全是联在一起的,而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又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可以说,经济目标、政治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性相交互性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后发国家的宏观决策既要满足经济目标和适合经济活动规律,也要符合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因此,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为现代化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总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六,人民的利益是全面发展的目的。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和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认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我们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执行什么样的政策最终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因此,他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民富国强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不好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社会主义。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才能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人民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历史经验证明,有了人民的支持,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失去人民的支持就要遭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就很难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的热情、智慧和创造力,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顺利发展。同时要看到,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现实的社会主义还不完全具备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还必须经历一个长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的每一阶段中,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社会主义社会在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

  18年的改革和建设,使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我们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着眼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正确制定发展战略,以加快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任何社会都没有资格谈什么优越性;缺乏坚实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是无法巩固和发展的。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同政治、文化发展之间不是单向的作用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离开了这种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不可能持久,或者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甚至可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政治腐败和社会秩序而使现代化进程中断。也可以说,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应该也必须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如果不以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经济增长如果不能转化为社会发展,这种增长就不能说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把中心当成“唯一”;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发展目标,要以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并用它们来检验我们的改革和建设的是非得失,不能把“三个有利于”标准简化为“经济标准”。

  第二,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的关系。50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由此创造出的社会财富,超过了此前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然而,新科技革命并不是给世界各国带来同样的利益,而是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怎样改变这种处境?西方学者曾经开出两个处方:一是实行“中间技术”战略,一是“同一起跑线”战略。前者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不高、科研经费不足的国情,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以中间技术为目标将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后者似乎可以弥补前者的缺陷,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条件,因而并不具有可行性。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地过分强调高起点,则会导致本国教育和科技结构的失衡,培养出来的大量高技术人才不能为国内市场所吸纳,造成人才外流和人才浪费。这种两难处境无法回避。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中小国家可以采取“中间科技”战略来获得发展,但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将长期存在,如果没有自己的高新科技产业,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很难实现的。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发展战略要做到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统筹规划,把“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落到实处。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既强调中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又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全民科技意识教育等途径使之得到落实,绝不能让我国同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本已缩小的差距再一次被拉大。

  第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都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物质文明的相互关系来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看,抓好教育应是重中之重。这里所说的教育包括四层含义。第一是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文化教育,这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条件。没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要下决心把教育搞上去,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第二是旨在团结全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的理想教育。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但这一理想的实现将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当前理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明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立志为这一共同理想的实现而奋斗。要使理想教育收到实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是有机统一的。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逐步从爱祖国发展到爱社会主义,从致力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发展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第三是旨在提高全体党员和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理论教育。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十分激烈,国际国内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判明是非,辨别真伪,明确方向。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是否坚定、理论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因此,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当前理论教育的中心任务。第四是旨在重建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道德教育。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及建立后能否顺利运行,不仅取决于是否确立一些规范和制度,还取决于能否形成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推进体制变革的同时,认真搞好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勇于开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思想道德氛围。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政治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之上的,它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同时又反作用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时候,就要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特别是当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的时候,原有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就会突出表现出来,就必须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发展市场经济与建立民主政治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历史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又是改革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十几年来,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80年代中期,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全面深入,原有政治体制对改革的深化形成了障碍,产生了“不适应”的问题的时候,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明确思路。他说:“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9)因此他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们在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的指导思想。所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抓住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②同上,第39卷第18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9、40、45页。

  ⑤同上,第152、166页。

  ⑥同上,第305、307页。

  ⑦⑧⑨⑩同上,第370、371、117、64页。

  (11)同上,第377、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页。

  (13)(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319、154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144页。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5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176页。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学习出版社1997年5月版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