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后的道德危机折射出的世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09:47 沈阳今报 | |||||||||
曹林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后,当5000万元的巨额赔款突然降临在人均年收入仅仅1600元的贫困山村时,发生了一幕幕让世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 暴富后道德危机的悲剧之下,我们会看到很多东西,比如说贫穷不只意味着财富的贫困,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的贫困,嫁接在贫困心态上的财富并不能带来脱贫,无根的财富反应是打破乡土淳朴的洪水猛兽;比如说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就没有保守财富的道德等等
笔者的关注并不在这些浮在表面的东西,笔者关注的是:昔日的团结和道德为何如此轻易地被击得粉碎,人性的劣根为何暴露得如何彻底?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团结的理论让我们看清楚了发生的这一切。 无疑,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下最贫穷的一个村,维系着这种不发达社会的团结属于机械团结。在这种形式的团结主宰的社会里,个人之间的差异不大。同一团体的成员彼此相近或相似,他们有着同样的感情,赞成同样的道德准则,承认同样的神圣事物。社会是“协调一致”没有什么纷争的,因为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显然,未发生井喷事故之前,共守贫困的开县高桥镇村民就是靠这种机械团结而维系着日常的乡村平静。 可突然降临的丧亲之痛后突然降临的巨款打破了这种平静,拥有钱数的不同让个体得到了分化,有了差异,有了对比,有了外在巨大诱惑的存在。个人不再彼此相似,而是彼此有别,这时候需要的有机团结:彼此和而不同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可一个穷惯了的村庄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机团结呢? 打破了机械团结后,有机团结遥不可及,于是就出现了不团结中的道德真空,人情、亲情、乡情、民情就这样在巨款突然降临时被瓦解,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那让世人尴尬的一幕幕。相关报道见昨日今报焦点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