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对进口家电征“垃圾税” 可能转嫁消费者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17:36 国际先驱导报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申水报道 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将于8月13日正式启动,其中所包含的产品覆盖了彩电、冰箱、空调等10类电器产品。我国相关家电和电器出口企业将被要求交纳垃圾处理费用。 针锋相对地,据信息产业部近日消息,中国《电子产品污染管理办法》将于2005年7月1日出台。据信产部介绍,这个《办法》的出台,首先旨在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其次“也将在电子产品后期回收方面加强管理”。 本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自己的“电子垃圾门槛”已在紧锣密鼓的赶制。 “肯定会对国外厂家征税”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秘书长白庆中教授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中国肯定会向国外电器厂商要求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用,而且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研究制订操作条款。 白庆中教授表示,由于一些原因,政府过去没有制定对电子产品征税的要求,但是“进口电子产品的同时也同时进口了电子垃圾”,国外生产商必须为此承担费用。 欧盟的电子垃圾处理费用是根据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成本征收,但是由于中国电子垃圾处理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具体征收的费用标准等尚难以确定。专家强调,中国必须把环境保护的水平跟上去,如同中国现在采用的“欧II”、“欧III”汽车环保标准,电子垃圾处理也应采用更高标准。 白庆中也承认,向进口电子产品征收垃圾处理税,确实可能存在使消费者负担增加的问题。 关于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用的可能时间,本报并没有从信息产业部得到正面答复,但是《电子产品污染管理办法》将于2005年7月1日开始实行。这无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土厂家难言收益 按照WTO原则,中国国内企业同样要达到国外厂家必须达到的电子垃圾“排放”标准。白庆中称,中国本土电器生产厂家以后肯定也不许用“有毒”的重金属等材料。但是现在来看,一些剧毒材料照样在使用,原因在于,中国的家电产品生产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外曾经出现的环保问题我们照样有,因为我们肯定不比人家先进”。 相对来说国外厂商对电子垃圾的态度似乎更积极些,从他们在中国市场态度就可看出一斑,近日,摩托罗拉公司进行了“绿色中国,绿色服务”环保行动,诺基亚也在早些时候也在中国启动了手机回收行动计划。相比之下,更多的本土手机厂商还是在“埋头生产”。 国外厂商在环保研发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外资厂商达到了环保要求,而本土厂商不注意在环保方面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难以达到标准而必须支付较高处理费用的话,中国实行更严格的电子垃圾管理办法将可能使本土厂商面临竞争劣势。 完善处理体系是征税前提 电子垃圾处理体系和相关产业链的建立是电子垃圾处理费用征收的基础,但是完善中国的电子垃圾处理体系还有诸多困难。 白庆中指出,中国电子垃圾回收目前存在模式的问题。在中国,电子垃圾回收的主体是个体从业者,原来国家曾组织过垃圾回收,但是目前已基本停滞。在个体回收的情况下,国家或厂商还要花钱从个体回收者手里将电子垃圾“买”过来加以处理,而国外则是使用者将电子垃圾交给国家或厂商,还要同时支付一笔处理费用。相比之下,我国的电子垃圾处理费用无疑高了很多,“回收模式的缺陷使中国电子垃圾收集处理面临巨大困难”。 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再利用价值的贵重金属,“现在不用担心,有很多厂家抢着做这块市场”,但是,白庆中也称,中国对电子垃圾处理产业认识还存在误区。电子垃圾处理商在国家补贴下维持正常运转并能有一定收益,“但决不象有些媒体宣传的,进入这个行业会发大财”。 目前,青岛和杭州已经建有2个电子垃圾回收示范基地。但专家也指出,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贫穷地区如西部电子垃圾处理“没那么多补贴”,所以关键还是要建立厂家生产符合标准产品和国家支持回收结合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