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核武研制基地遗址变成"羊圈"(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20:33 东方网 | |||||||||||||||
“原子城”位于青海湖北岸海拔34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前,这里禁区面积达1170平方公里。1958年,在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决策和领导下,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工人和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指战员,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厂。在此后的30多年里,科技人员攻克了原子弹、氢弹尖端科学技术的种种难关,成功地实现了核工业武器化过程,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核武器,壮了国威、军威。 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这座代号“221”的核工厂以体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一贯主张。 作为世界第一个退役的核武器基地,为实现永久性开放,经多方专家调查论证,政府制定了周密稳妥的环境治理方案。在对每一处设施进行治理前后,均用仪器检测对比,最终使环境接近或达到原有水平,同时对放射性污染物实施了特殊处理,整个治理工程花费达30多亿元人民币。 1993年7月,基地环境治理通过国家验收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将州府迁入这里并将基地重新命名为“西海镇”,在全世界开创了核武器研制基地化剑为犁的先例。 现在,基地内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两弹元勋和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居住过的“将军楼”及建厂初期苏联专家居住过的“黄楼”;有周恩来、朱德、胡耀邦、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留下的珍贵历史足迹;有当年视为禁中之禁的办公楼、科研楼、科技楼;有建于1964年面积为5500平方米在当时西北地区堪称一流的影剧院;有第一颗原子弹启运上车的“上星站”;有30多年如一日保卫禁区安全的“六号岗”;有基地第一批人员驻扎过的“三顶帐房”遗址;有1966年进行全弹爆轰试验场;有代表核设施处理成就的“亚洲第一坑”和“核退役工程纪念碑”及掩护基地30多年的同宝牧场。现在,这里已成为青海省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是我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40周年,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曾创造了辉煌的退役原子城时看到的却是处处残垣断壁,遍地羊粪牛屎,很难想像这里就是中国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地方。 在原核武器总装车间——二分厂,记者看到铁门紧锁,门里的一条大狗见到陌生人叫个不停。院子里,杂乱地堆放了一些建筑材料。不远处的草场上,上百只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 好不容易唤来开门人,走进院内,首先看到的是门口的大道旁矗立的一幅大铁皮牌,上面的图案虽已褪色,但仍可以辨认出是提醒女同志工作时不要留长发、穿高跟鞋等内容。院中有一座装有电梯的大楼,看似是当年的科技办公楼之类,这栋楼墙皮多已坍塌脱落,楼内走廊电梯均被瓦砾杂物遮盖,破乱不已。在一些办公室的门上,还能看到当年贴上去的保密守则和规章制度。 在一个牛粪呛鼻的吊装车间里,悬在空中的天车的骨架基本完好,很多过去的电器部件和写有“小心触电”字样的警示牌等物品埋没在牛羊粪便中的。在一些房间内,还散落着过去试验用的玻璃器皿和收藏柜。这里的看门人讲,他们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建设局派来守护厂房的,由于工资较低,为维持生活,只好利厂内的草场养一些牛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是二分厂,当年核基地退役后留下的多数厂房都已遭到破坏,或是牛羊满圈,或是破落不堪。在过去的七分厂,基地留下部分厂房已被改建成一座藏式宾馆。而厂内的草场也已成为养鹿场,放养着60多头鹿。养鹿工人常学义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已有5个年头了,整个厂区共有1300亩草场,地势开阔,适合养鹿。周围放牧的也都是附近的农牧民。 常学义说,过去的厂房很多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钢窗,铁管都被人拿走卖废铁了,就连文物部门立起的保护牌也被人偷走了。 保护不力谁之过 提起原子城惨遭破坏的情景,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一位干部痛心不已。他说,在原子城准备退役的时候,有关部门原计划将全部建筑设施摧毁,后经青海省政府的多次呼吁,国务院的批准移交地方政府和平利用。但在原221厂撤出之后和海北州州府迁来之前,这里一度成为一座无人看守的“空城”,一些牧民、精明的商人和一些工作人员趁机涌入,盗拆钢铁、木材、砖瓦等,使原子城遭受了一次惨烈的破坏,一个个分厂变得面目全非。州府迁来后原子城的破坏基本得到控制,一些厂房被利用起来建了一些高耗能型的企业,现在这些企业不是经济效益不好就是污染环境多已停产,生活区成了州委、政府办公和生活的区域。海北州因财力有限和未加强管理,保护流于“铁门挂锁”和管理者“放羊养牛”的形式,使原子城没有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成了现在一片荒芜破败、残垣断壁的现状。 据海北州委秘书长周正介绍,自1993年州府搬迁至西海镇以来,海北州委、州政府在保护和管理好基地遗址的前提下,确立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把西海镇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遗址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为一体的现代高原新城的建设思路。在确保重点文物遗址安全的前提下,先后投资4亿多元对西海镇水、电、暖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文物旅游景点进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镇综合功能,并有计划、有限度的把基地纪念碑、爆轰试验场等开辟为旅游景点,建成原子城展厅并对外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筹资210万元对“黄楼”、“将军楼”等36幢临街楼面进行整修,使重点文物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地遗址的保护工作,开发利用基地文物资源,委托陕西古建筑研究所对基地文物遗址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遗址挂牌保护方案,目前遗址挂牌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保护范围比较大,州里人力财力有限,因此保护工作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 海北州文化局局长马晏说,2001年国务院确定原子城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按照有关规定,他们也在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但是现在的最大的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城镇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海北州政府搬迁在前,原子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后,中间相隔七八年时间,政府搬迁过来以后,州上虽采取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城镇建设,但是对利用工作抓得比较紧,保护工作却没提上当时的议事日程。当时将很多保护地点周围的草场都承包给了牧民,一些厂房也分给了州里各单位,加上文物保护区面积大、自然环境差,保护经费不足,管理跟不上等原因,致使原子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海北州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丁向英说,原子城整个旧址的面积有570平方公里,范围比较大,而她们局只有6个人,远远满足不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因此,才没有把厂房里面的牛羊赶出来,没有根据文物法有关规定严格保护。 她说:“破坏的程度这么大,我们感到惋惜,也很无奈。我们很想把这个工作干好,保护的设想我们曾经也写过做过,但由于缺乏资金最后还是纸上谈兵。” 亡羊补牢尚未晚 在采访中,很多人都对原子城目前的状况表示惋惜,他们认为,原国营221厂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曾经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它圆满地完成了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象征,也是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它的保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青海省政府聘请的旅游专家孙平考察后曾说,原子城遗址是世界上第一个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中国绝无仅有。原子城的神秘色彩必将使这里成为青海乃至中国的旅游王牌景点,同时为国人扬眉吐气的辉煌历史也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样的顶极旅游资源一定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孙平建议首先要停止一切破坏现有设施的行为,将原子城遗址保护起来,在原子城不宜搞一些有污染没效益的资源、化工型企业,而应以旅游这个生态型产业为重点,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建筑和一些设施,搜集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在每个分厂设一处展厅,部分展示那个时代的工作场景或曾经使用的物品。如果再能购进一些电瓶车,带着游客到各分厂探秘观光,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更好了。这样的开发花钱不多,而且有利于保护草原的生态,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原子城的开发又丰富了青海湖旅游区的项目,游人除了体味高原湖泊的自然风光和鸟岛观鸟以外,还可以到湖北岸的原子城探秘,感受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全国十届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州人大副主任才福旦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中也提出对原子城加以保护,将其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才福旦在提案说,今年是我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40周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为新中国扬了国威、壮了军威,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尖端国防技术得到重大突破的重要标志,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鉴证价值。保护好原子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加强对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与建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我们请求中宣部将原子城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了解,目前,才福旦的提案已引起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视,表示要支持原子城的保护,而海北州政府也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保护力度。 海北州委秘书长周正说,海北州政府已决定,在遗址较位集中的路段不再批地建房,过去为美化城镇,一些沿街房屋被贴上了瓷砖,现在已全部去除,恢复原貌。同时政府也已开始搜集有关遗存资料和物品的工作,争取向有关部门的寻求资金、技术和开发帮助,合理规划旅游开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也表示愿意提供过去的一些资料和物品进行展出,以支持原子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作者:选稿:陈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