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天明先生因病撒手人寰 各界人士送水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1日02:47 西部商报

  献花圈 各界人士送水老

  同行、学生及社会各界前往兰州大学悼念水老先生

  水天明教授辞世的消息传出后,熟悉水天明教授的各界人士感到无限悲痛,他们纷纷前往其生前所在的兰州大学悼念。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免费的赚钱岂能错过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为甘肃省学术界失去这样一位学者深表遗憾,送上花圈以示悼念。

  水天明教授不幸辞世的消息传出后,熟悉水天明教授的各界人士无不悲痛,纷纷前往其生前所在的兰州大学悼念逝者,慰问家属。

  记者昨日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兰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都为我省学术界失去这样一位学者深表遗憾,送上花圈以示悼念。

  省市领导送上花圈

  昨日,记者来到了兰州大学家属院,刚进家属院大门便看见水天明老先生家门前有很多神情肃穆的人在四处张罗着,家属院摆满了各界人士送上的花圈。

  记者看到,家属院里摆放有省委副书记陈学亨、兰州市副市长马琦明等省市有关领导送上的花圈,他们对水天明先生的辞世表示深切悼念。

  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为我省学界失去水天明这样一位学者而感到无比惋惜,在有关领导的嘱托下,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分别送上了寄托哀思的花圈。民盟甘肃省委员会也送来了花圈。

  亲朋好友寄托哀思

  记者看到,周围还摆放了很多花圈,其中包括兰州大学师生、水老的亲朋好友送的,新华社甘肃分社也送来了花圈。

  记者 施斌 王敏 陈永君

  -水均益眼中的父亲: 牵挂儿子的好父亲亲:

  父亲总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我的报道。每隔一段时间,父亲会就我的表现帮我总结一次

  水均益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父亲:在自从我干了电视以后,远在兰州的父母亲更加离不开电视了。他们成了《东方时空》和后来的《焦点访谈》的忠实观众,几乎每期节目必看。母亲看电视的目的更单纯一些,就是看我,看我是不是瘦了,是不是病了,是不是又熬夜了。父亲看电视就没有如此细腻。他总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我的报道。每隔一段时间,父亲会就我的表现帮我总结一次。

  记者 李虎 整理

  -同行眼中的水老:

  不畏挫折 献身教育

  学识渊博、乐观豁达、平易近人,不知挫折与困难为何物

  原在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工作的葛教授对记者说,水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学识渊博、乐观豁达、平易近人。水先生对门生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如今他的弟子有的已成为军事科研专家,有的以学者身份赴外国讲学,有的成为对外贸易“风云人物”。

  葛教授说,与水先生接触中,很少听说他说起过挫折与困难之类的字眼。记者 夏苗

  -学生张文轩怀念恩师:

  人生具有双重魅力

  省民盟副主委、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文轩如今已60岁高龄,他对恩师逝去表示痛惜,认为水老师的去世是甘肃乃至全国学界的一大损失。张文轩教授从四个方面道说了恩师水天明充满人格和学问双重魅力的人生:学识渊博精通俄语;以德育人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善于启发;政治立场极其坚定。

  记者 陈永君

  -记者深切缅怀水老:

  宠辱不惊 有智者风范

  记者和水老只有一面之缘,但水老留给记者影响特别深的,是水老那种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

  2002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初七),本报特别举办了“金婚庆典——金城百对夫妻七夕相会”大型公益活动,记者受报社委派前往水老家中邀请他。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水老连忙让记者坐下。水老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浑身散发出智者的风范。

  从那一次采访过后,记者再没有见过水老的面,但没想到水老竟突然地走了。记者 杨广彦

  赵忠祥、姜昆、程前电话悼念

  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远在北京的赵忠祥老师和姜昆老师。赵忠祥老师惋惜地说,他对水老的逝世深表哀痛。姜昆老师语气沉重地连叹惋惜,他说有水均益这么好的主持人,少不了水老先生的教育与支持。今日凌晨零时30分,著名节目主持人程前给记者打来电话,对水老的逝世表示哀悼。记者 王敏

  前晚9时35分,水天明先生因病撒手人寰

  别慈父 水均益千里飞金城

  2004年7月30日晚9时35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的父亲水天明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不幸逝世,享年78岁。水天明老先生生前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主同盟甘肃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水均益获悉此事后,于前晚7时许飞抵兰州,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昨日,省市领导派专人送去花圈表示哀悼。水老先生病逝的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高校和水均益的同事朋友也纷纷发去唁电或致电表示哀悼。

  本报讯 (记者 王敏 施斌)昨日上午,记者惊闻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的父亲、兰州大学著名教授水天明先生逝世的消息,急忙赶到设在兰州大学家属院内的灵堂进行吊唁。

  千枝鲜花送水老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水老先生的灵堂看见,水老先生的遗照已经摆放好,周围放着插满菊花的花篮,遗像两边是用毛笔书写的挽联,中间则是一个用鲜花拼出的大大的“奠”字。这个“奠”字牌全部是用鲜花在塑料泡沫上插出来的。这些花共有千余枝,旁边不时有人拿起喷壶向上面喷洒清水,以保持鲜花不衰的生命。

  表哀思 商报送花圈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事迫在眉睫时,中央电视台战地记者水均益一行的安危也更加牵动全国电视观众的心。水天明教授就此事对本报记者说:“不要单位为他买的500万保险,只求儿子能在战地平安!”2003年3月23日起,本报又对水老先生口述的日记进行了整理登载。到如今,水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在记者的脑海中浮现。为此,记者也代表报社在灵堂前献上了一个花圈,以表达西部商报社对水老先生的敬意和哀思。

  几日前感冒入院

  抢救两小时,老先生走了

  在吊唁现场很多人惋惜地说到,前不久还看见水老先生身体挺健康,可是没想到老人家突然就去了,大家都很难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据了解,水老先生曾因心脏病做过手术,但是手术后恢复得很好。这次生病主要是因为老先生年纪大了,感冒后引起了肾衰竭。几日前他被送到医院治疗,30日晚上水老病情突然加重,虽然医院里动用了最好的技术力量,组织了最为强大的技术骨干,但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抢救,老先生还是于当晚9时35分离开了人世。但是无论如何,水老先生的高尚情操、渊博的学识,将会永远留在甘肃学术界和众多学子、后人的心中。

  获悉慈父病重消息

  水均益飞抵兰州,父子诀别

  30日晚7时许,获悉慈父病重消息的水均益匆匆乘机返兰。他一下机直赴省人民医院,在医院的病床上,水老已经奄奄一息,爱子满眼含泪,看着养育自己的慈父,在最大地无奈和悲伤中,水老永远闭上了那双慈爱的眼睛。31日一大早,记者获悉噩耗后来到兰州大学,10时许记者在家门口见到了水均益,面对记者,水均益的悲痛依然难以掩饰,他简单地告诉记者,下午见面再说。下午3时左右,记者从灵堂出来时,看见水均益在对面的房间里,便走进去想对他进行一番采访。水均益一身深色衣服,脸上表情严肃,正和兰州大学的一位老教授说话。当记者向他表明来意后,水均益先是摇摇头,然后马上起身对记者用一种低沉的语调说道,这些都是家里的事情,父亲去世了家里人都很悲伤,所以他不想就此接受采访,并对记者表示歉意。见此情景,记者只好离开了。 记者 王敏 施斌

  春秋满腹 余笔点睛

  水天明先生的一生是学术的一生

  翻开《中国专家名人词典》找到水天明的名字,书中这样记载:水天明,男,汉族,甘肃省兰州人,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曾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俄苏文学》杂志副主编,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现任甘肃省外国文学会会长,甘肃省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顾问。

  两段求学 “两校学士”

  新中国成立前夕,水天明先生从当时与西南联大齐名的西北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期间,他就积极投身于“一二·九”等重要的大学生爱国运动,并领导了与国民党西北联大当局坚持斗争的进步社团——“学生自治会”。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文学院工作两年后,水天明先生被选派到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之一的北京俄语学院学习。改行学艺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重返兰大执教。由于这两段求学经历,直到现在熟悉他的人还都敬称他为“两校学士”。

  回到兰大后,水天明先生承担起了当时兰大几乎全部的俄语教学任务,并一直兼任兰大工会副主席近四十年。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水天明先生被获准首批面向全国招收俄语研究生。

  1989年,63岁的水天明先生光荣离休,本应与家人共叙天伦安享晚年的他,看到俄语教学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低谷,接受了外语系返聘邀请,重返讲坛。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水天明先生还代表兰大参加全国的外语文学、俄苏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各类重要的学术会议。

  孜孜不倦 满腹春秋

  作为甘肃省外国文学会的发起人,国家级刊物《俄苏文学》副主编,中国文学协会会员,水天明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历史学、敦煌学、俄罗斯语言及俄苏文学、世界文学的研究,先后发表的《林庚白及其丽白楼诗选》等一大批极具价值的科研论文。此后,他又主编出版了《域外文学探论》一书,将甘肃的外国文学成果推向全国。在权威群聚的每一次学术会议上,水天明先生总是念念不忘向全国同行们介绍、宣传兰州大学。

  声名远播的水氏家族

  水姓家族本来不是兰州“土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均益的祖父水梓先生曾经做过一次认真的调查,发现水家原本出自江南水乡浙江,早在大概几百年前,水家祖先中的一家西迁,一路来到了现在的甘肃。

  到了甘肃后,水家先是在河州(现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一带定居下来,由于水家与回族关系融洽,三甲集至今还存有“水家祠堂”。后来,水家又一次迁移,辗转来到了榆中,后因逃避天灾人祸,再次迁往兰州。至此,兰州多了一户水姓人家。熟知水家的人说:“水家没差的!”的确如此,水梓先生于十八岁时,以榆中县童生考中秀才,入兰山书院。光绪三十年,清庭废科举、兴学堂,兰山书院改为文科高等学堂,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曾为学堂总提调杨增新编译俄文外交条约等资料。民国年间,作为辛亥革命的老前辈而位居甘肃省教育厅长,解放后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其德高望重、鼎堂大名一直为陇人敬重。水均益的父亲水天明为兰州大学外语系俄语教授,颇负建树;其叔父,国务院文化部研究室的著名理论家水天中先生;其叔父,甘肃电视台的编导水天达先生;其姑母,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等等。

  记者 李虎 整理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