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做好“加减法”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1日14:33 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记者汪敏华)8月1日消息:资源循环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糖尿病防治、食品质量快速现场检测……近来,上海科技领域突出“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稳步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实施。记者从市科委获悉:今年立项启动的20个重大科技项目中,60%以上与城市协调发展、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上海的具体生动体现。科技要放弃什么,重点发展什么,优先发展什么?作为科教兴市的主力军,上海科技倾力做好“两减两加法”,目标只有一个:有利于上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能源、资源:做“减法” 连续10多天的高温,使上海电力频频“吃紧”。上海科技把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作为首要攻关目标,市科委投入引导经费数千万元,近20个“能源总动员”研究计划相继启动,有的已经研制成功,如:超级电容车比常规电车节电40%,生态建筑比传统建筑节能10倍;燃气空调、能源岛分担了上海电力高峰负荷;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使申城能源结构由电力“单打一”向多元化的目标迈步。 为打造资源节约型城市提供技术支撑,也成为上海今后10多年科技规划的主线之一。废弃家电、废旧轮胎、废弃混凝土等“变废为宝”研究今年次第开展:废旧轮胎粉碎成颗粒后,成为降噪公路原料,可使汽车行驶的噪声降低3分贝以上;废弃混凝土经处理后,在生态建筑中重当顶梁柱;年产处理5万台废旧家电的回收生产示范线明年可望投产,旧电视机、旧电脑拆零后,大多数贵重金属能得以回收…… 纵观上海区县产业,有两大特色十分明显:一是摒弃污染和高能耗,清一色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或绿色产业,二是各区县都有“一技之长”:长宁区的多媒体创意产业,徐汇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浦东新区的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黄浦区的都市工业设计,普陀区的现代物流……“各区县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做到了平衡化发展,带动上海整体能级的提升,同时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这也是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市科委有关领导介绍说。 为节约资源,上海今年还集全市之力,进行科技研发服务等五大公共平台建设,迄今已使600多套大型仪器设施、1万多种科学期刊、5000多个中外数据库等实现了共享。同时,上海面向国家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设立专项资金,与江苏、浙江合作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最近,长三角光网落户上海,将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生态、健康:做加法 凸显“以人为本”理念,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今年以来,上海科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课题源源不断:九段沙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将让申城之“肾”更好地发挥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作用;黄浦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将为母亲河万一遭受溢油等安全事故后提供生态修复方案;苏州河三期生态修复研究,将为鸟类建绿色飞行走廊,为郊外狐狸等小动物逛闹市辟“河岸旅舍”;住宅小区景观水体修复研究,将使人工水景清波荡漾……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用性,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未来这些研究项目付诸实践,将有效改观城市面貌。本市还通过“产学研”战略联盟,把科研做深,把产业做大。上海出租车和公交车曾是大气流动污染源,经过科研开出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食谱”后,本市还研制成功了一系列装置,目前全市数万辆出租车基本“吃”上了清洁能源,环保型公交车也开始批量生产,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令人瞩目的是,上海国家级科研队列中,还出现了健康研究中心和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目标直指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并致力于通过基础研究,干预市民生活和营养补充方式。同时,脑卒中、糖尿病研究也已经列入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将通过3年研究,在全市建立脑卒中、糖尿病的诊断规范和医疗方法,并建立全市性的防护网络,切实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上海新药研发也不断加快步伐。“中药现代化专项计划”实施3年来,市科委已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中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标准化研究和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据了解,中药现代化新3年计划也已敲定,政府部门每年至少将投入5000万元引导资金,围绕重大疾病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