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医院为何会演化成“老板们的天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10:08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贾葭/西安报道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国有医院的科室是绝对不准许对外承包出去的,而西安友谊医院24个科室中的17个承包给了私人 与西北工业大学比邻而居的陕西省友谊医院原名陕西省建筑中心医院,始建于1953
周围的居民向《瞭望东方周刊》说,友谊医院一直口碑不错,“但是近来感觉到友谊医院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位护士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医疗差错近年来在友谊医院层出不穷。这位护士展示了一位名叫董志兰的病人的医疗记录。 2004年4月21日,内一科(即神经内科)从120收治了这位脑出血病人董志兰,董没有做手术,在医院停留20多个小时,花费4361元。该院一位医师说,在治疗过程中,医院曾经对病人大量使用过白蛋白,而这种做法对脑出血的治疗意义不大。 该护士评论道,由于科室大量对外承包,负责人惟利是图,平常连住院证都能随便开,有的科室开出的住院证明可以卖到150元。 还有的医师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友谊医院的脑神经外科曾经做过一例子宫肌瘤手术,留下许多笑柄。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院做这样的跨专业治疗是不允许的。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国有医院的科室是绝对不准许对外承包出去的,而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西安友谊医院24个科室中的17个承包给私人,由此而导致了一家医院的畸形发展。 高昂的“独立收费” 《瞭望东方周刊》先对最早被承包的眼科进行了暗访。记者去挂号处要求挂眼科门诊,负责挂号的医务人员说:“眼科挂号在三楼。”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在一处挂号,这位人员说:“眼科是独立挂号的,不一样的。” 眼科的门诊在三楼,在楼梯的拐角处,有面很大的牌子,写着“同德特色眼科”的字样。下面是该科的科主任简介以及一些医疗项目。挂号处就是设在三楼西侧一扇门里的一张桌子。眼科的挂号单据和其他科室不一样,仅仅是一张黄色的小条,有一寸照片那么大。 在说明症状之后,一位老医生说,“先做个检查吧。”随即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个检查项目,字迹很潦草,看不出是什么检查,只有价格很清楚:29元。这位医生说:“去挂号的地方交钱,然后过来检查。”三楼负责眼科挂号的人员给记者解释,这是裂隙镜检查。 后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一街之隔的陕西省人民医院了解到,在这家医院做同样的检查只需12元。记者暗访之时,正值一位病人在配眼镜,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副眼镜从叫价的300元还到250元成交,病人当场付款。 《瞭望东方周刊》就眼科收费问题咨询了西安市卫生局医政处,该处一位负责人说,这样的收费方式是不允许的。挂号和医疗收费都不能下放到科室。 《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到,皮肤科、口腔科、血液科、外四科、眼科这几个科室都是独立收费的,不在整个医院的收费结算系统之内。内一科、口腔科、血透中心部分款项由医院代收。 一位离开医院的原内一科医生认为,这是由于内一科3月底承包给一个叫陈进红的人,而此人以前是个药品代理商。该大夫指出,商人承包医院科室,会只顾利益。 他举例说,陈进红代理的一种叫“铃兰欣”的抗生素,在该科治疗中被频繁使用。 70%科室承包给私人 《瞭望东方周刊》在采访中发现,其实眼科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第一个被承包出去的科室。早在1999年初,该院的皮肤科就被一位福建人承包。而现任该院院长的陈刚时任皮肤科主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个承包建议是陈刚当时向时任院长的张培明提出的。张同意作为医院的试点科室。陈刚院长认为,这些所谓的承包其实都是捕风捉影的说法。 按照他的叙述,这样的行为是“联办”。他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从2000年开始,他“有步骤地在院内进行一些科室改革,可能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他们把联办科室这种改革看作是把科室承包出去”。 《瞭望东方周刊》辗转获得一份“联办科室”的合同书副件。这份合同书的主要内容是,甲方(医院)为乙方(某自然人)提供场地并收取租金,乙方向甲方每年上交若干“联办”费用。甲方负责乙方所用的专科用药10种以内,器械、仪器可以自购。 “这是完全违反卫生部的相关规定的。”西安市卫生局的一位官员在看到这份合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把医院卖了”。 这位官员向《瞭望东方周刊》逐条批驳了合同里的不合法、不合理之处。比如科室“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种税种税费都由乙方承担”,“每月25日前结清上一个月相互代交代收的费用”。 她说,种种迹象都显示出医院与科室之间仅仅存在利益关系。她认为,卫生部月前刚刚发文要求严惩科室外包的行为,如果有这份合同在,不论如何,医院难辞其咎。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对这份合同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份合同里的乙方,按照合同约定,应当担任该科主任,而事实上,在医院提供的各种材料以及医院主页之上,丝毫找不到乙方的名字。记者试图与乙方联系,却始终在医院里找不到此人。 《瞭望东方周刊》从知情人那里了解到,从2000年开始,友谊医院承包出去的科室有17个之多,而据该院提供的宣传资料显示,该院一共有24个科室,其中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6个。也就是说70%的科室已外包出去。 人员流动之忧 在友谊医院门诊楼大厅内,悬挂着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照片,共有48位。一位护士小声地说:“这上面有近一半医生都不在医院了。” 根据这位护士的说法,许多专家因为不满医院的有关政策,不是辞职就是跳槽,有的专家还被医院调离岗位。《瞭望东方周刊》与其中的几位被认为是“有名气”的大夫联系之后,确认已经离开医院的专家达三分之一。 原业务副院长、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车晓林现在西安高新医院担任神经外科主任;原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居文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原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荣建文被免去口腔科主任职务,现在和平门保健站工作;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有忠休假在家;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陈绍颖辞职。 与此同时,“联办科室”却在大规模地招聘人员。按照医院和承包方的约定,科室应该留用一部分医院原有医务人员,但是如果“认为其不能适应工作,可与甲方协商解聘”。 在工资发放上,医院原有人员的工资由科室出40%,医院出60%。而科室自行聘请的人员工资全额都由科室发放。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的科室之间工资差额比较大。但是这样也造成了原有医务人员的流失。 还有的人员在名义上跟医院没有任何瓜葛,却成为科室主任。有的承包商如陈进红则是躲在幕后根本不出现,私下里科室的人都叫他“老板”。 比如,没有列入医院人员序列的外四科主任李超,就是承包商之一。根据西安市卫生局一名工作人员的指认,李一年前曾因在西安铁路医院承包科室而被查处过。 按照合同上的要求,甲方要对乙方聘用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但是根据一些医生的说法,这样的资格审查形同虚设。 陈刚解释说,“联办科室”外聘人员的资格审查都是很严格的,他们坚决不会让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走上手术台。可是,有许多该院的医生都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大概在两年之前,友谊医院曾经成立过一个“火灸科”,负责该科的人是个江湖游医。后来出了事故之后,患者家属提出索赔,该人连夜潜逃。 科室治理之难 《瞭望东方周刊》就西安友谊医院一事采访了该院的业务指导机关──西安市卫生局医政处。一位官员说,从6月28日开始,他们已经开始对辖区内医院进行清理与治理工作。 记者在市政府办公厅看到了一份编号为“市政办发2004—104”的文件。该文件提到,对科室外包、违规做广告等行为要严惩不贷。 西安市卫生局根据这份文件以及卫生部执法监督司今年的113号及149号文件具体制订了治理方案(市卫发191号),随后向所有市属医院发放了一份“西安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调查表”,要求各医院在7月5日之前先自检。 医政处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了友谊医院上交的调查表。这份表格显示,友谊医院将自己存在的情况全部隐瞒了。 在被问及“医务人员执业中是否存在跨专业执业”问题时,友谊医院写“无”,在被问及“是否有对外租赁承包经营的科室”之问题时,友谊医院写“无”。 《瞭望东方周刊》7月6日再次来到友谊医院,发现原先悬挂的广告牌不翼而飞,各类乱七八糟的“中心”、“专科”字样都被清洗过了。“同德眼科”的字还是隐约可见。医院门口一些专家的展板也被拿走。 陈刚院长拿出卫生部的文件,向《瞭望东方周刊》申辩,“文件上说‘重点开展对非法行医和医疗机构聘用非医务人员行医、出租科室、外包科室的治理整顿’,这里是个顿号,说明是向非医务人员出租科室才是整顿的对象,我们的联办科室不属此种情况。而且这是个好事物,《法制日报》还要正面宣传呢。” 医政处一位官员回忆道,“陈刚这个人好像有些背景。去年非典我们去视察友谊医院,他们的发热门诊形同虚设。我们有同志批评了他一下,这个人就很嚣张地顶了几句。” 另一位官员说,“目前我们对这类现象还是只能从非法行医上去打击和治理。如果不具备从业资格证,那就好办。至于其他方面,要找证据太难了,没法下手,不具备可操作性,有时候阻力也大。” 一位专家在听到这一现象时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家公有医院为什么会演化成“老板们的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