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山里的太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10:19 北京日报

  ———密云县深山区党小组纪事密云记者站记者 贾海江

  密云山里的村民都能说出一长串他们信服、感激的党员的名字,都能说出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在浓绿满山花盛开的季节,“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首传唱了几代人的歌,重新在密云深山的农民心中唱响。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免费的赚钱岂能错过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要想致富找党员”。密云乡村活跃着1166个农村党小组,他们以开展“一个党员一件事儿”、“无职党员有岗”活动的方式,实践着“三个代表”。为适应山区地广人稀,党员居住散的特点,密云县委延伸党建手臂,从2002年开始抓农村党小组建设,确定了党的覆盖不断扩大,空白点逐渐消除,组织活动不断创新,群众在哪党在哪,理直气壮抓党建的思路。党小组成了沟通党支部与村民的桥梁,为村民致富牵线搭桥传技术。为村子发展、稳定出点子,人们一改“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党费)”的淡漠;群众道出了:“党员能干事,干真事,党员就是党员”、“党员是大山里的太阳”,把“三个代表”送到家家户户,让群众得实惠,过好日子。

  真是“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记者讲述几个大山里的小故事,让读者感受“大山里的太阳”。

  “党员宁走十步远,不叫群众走一步险”。

  西白莲峪村养鸡协会党小组维护着群众的利益西白莲峪村是柴鸡蛋生产专业村,连北京人都知道西白莲峪“京香”牌柴鸡蛋好,却不知羊肠山道有多孬。200多户人家,37名党员分布在两条10多公里长的山沟里。自1997年党支部带大伙发展柴鸡蛋,5个党小组包片,党员帮户发展,如今日产鲜蛋400公斤,年收入200多万元。销路打开了,家家送鸡蛋到协会,又成了难题,因为协会在村中间,送鸡蛋时,多数村民要翻山越岭,走上坡路,鸡蛋容易破碎。协会党小组决定把小组活动站建到两沟交汇口,方便村民。运输只走顺坡路,又近又轻便。可协会党小组的9名成员却绕了远道。党小组长郑瑞生多走4公里,支部书记郭继东到活动站返往多走2.5公里,原来就在家门口,为啥要舍近求远?党小组长老郑说:“党员宁走十步远,不叫群众走一步险,这才叫把人民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为了大伙的利益,协会党小组9名党员也绞尽了脑汁。为招来大客户,首先要多发展养鸡户,小组成员包户、帮扶,全村210户,有201户养起了柴蛋鸡。村民张成艳,男人不在家养鸡忙不过来,党小组派专人帮助养起了300只鸡,年收入7000多元。张成艳说:“别的村都羡慕我们,养鸡不用操心,党支部、党小组全包了。”就为这“全包了”,嫁给螳螂峪的成艳妹妹,也加入了西白莲峪的养鸡协会,她说跟着姐姐一块“沾党小组的光”。

  如今,有159户外村人加入了西白莲峪养鸡协会。西白莲峪成了京郊有名的柴蛋鸡养殖专业村。

  捆绑上阵,结伴出山,闯市场党员一马当先。巴各庄村苹果党小组把致富技术教给村民,把致富的道引给村民

  巴各庄是新城子镇的红富士苹果专业村。土地到户,40年不变,村民有了长远想法,党支部根据本地自然特点带着大伙栽苹果树,实现了“户均三亩果园,人均百棵果树”。怎样让果树真正成为“摇钱树”,党支部动了脑筋,关键是管理技术和销路。支部书记史俊田说:“虽说是分户经营,可闯市场必须捆绑上阵,结伴出山才行,关键时刻,党员要当先,不能只顾自己。”

  党小组建在合作社上,方便村民生产、致富发挥党员的作用。共产党员魏永满是苹果生产的行家能手,他给每户剪一棵苹果树作示范,推广管树新技术,家家受益。党小组长蔡瑞林首先联合5户村民,成立了“苹果合作社”,4名党员成立了党小组,瑞林带头党员们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手把手教给了大伙。“密植纺锤形”苹果栽培等生产技术,生产无公害精品苹果。

  科技的钥匙开启了村民封闭的心,大家抱团搞精品果生产,集资打井,修路铺管道,引水上山。党员群众同心干,党小组把大伙凝聚在一起,解决了村集体办不到,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

  苹果由原来每公斤1-2元提高到10-15元。2000年,村党支部和镇党委投资注册了云岫牌。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学习,全村57名党员,50岁以下的每人都有了一项致富技术,全村的苹果产量从十几万公斤增长到去年的40多万公斤,凭这手,全村苹果一项,连续几年每年增收60万元,人均收入6400元大都是靠苹果。“借脑、借钱帮大家,党员个个是行家,满山摇钱树,不见了苦菜花”全村党员没有贫困户还带着全村家家户户走上了致富路。

  “为人民服务的人才叫党员,不为人民服务的人那叫啥党员”。石炮沟党小组75岁的共产党员赵廷显如是说

  “赵廷显是我们党小组的一面镜子,有这样的党员照着,想学坏都难。”石城镇石炮沟村党小组长赵振江如是说。

  赵廷显何许人也?共产党员,1989年夏,60岁的赵廷显退休。秋后,他带一把镐头,一把铁锹,一把耙子上了山,为了翻山上学的十五个孩子,要把石炮沟与冯家峪的路修通。他每天清晨5点出发,晚上8点回家,这一干就是13年。夜里,老伴常被赵廷显的“哼呦嗨呦”的声音惊醒,老伴心痛他劝说:“明天歇歇”。老赵一声不响,劝急了“我干事从来就没干过半截子的”。噎得老伴不再劝说。老赵仍挖山修路不止,风雨无阻。

  “如果不修,永远没路,事情总得有人干。”经年累月,老赵手指弯曲得变了形,不能再伸直了,总是握镐把子的姿势。

  镐磨短了,路伸长了,手变形了,路有形了。2002年底,宽1.5米,长2.5公里的盘山路竣工,来往的村民管这路叫“愚公路、赵廷显路”。有人建议村里给老赵补助。老赵拒绝:“修路是我自愿的,我只出力,没用一分钱,如果要钱就不是党员了。”

  年逾古稀有37年党龄的赵廷显老人这样理解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党员,不为人民服务的人那叫啥党员。”

  “说要干的事,做说过的事,不干事儿在党干啥?”大城子镇下梁会村党小组对村民的承诺

  “下梁会,地势高,翻山五六里,吃水靠肩挑”。

  大城子镇下梁会村50多户,160口人,祖祖辈辈被水困扰,别说种地发展生产,吃水都困难。自古就有“下梁会,山窝窝,十年九旱灾情多,风调雨顺多打点,遇上干旱就没辙”的无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村党小组活跃起来,党员们说,虽然咱下梁会是自然村,村里管的少,可有我们几个党员,有党小组,啥事也不能落空,我们党员得管起来,不干事儿在党干啥?

  党小组说到做到,并相互约定作为党员必须:“说要干的事,做说过的事”。66岁的党小组长王福志像换了一个人。“是党员就没有退休一说,老也要老当益壮,为大伙干事儿,不干事在党干啥?”老王说到做到,2002年,他为大伙吃水的事奔波。他和党小组的成员商量,采取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结合的“两条腿走路”办法。带头打水窖存集雨水,解决近期之需。同时,走亲访友跑水利部门。从不出山的王福志,为了大伙吃水,拉下老脸到各地求救,在镇、村两级帮助下,由专家勘测在村外一里地的地方找到了水源,打了一眼大口井,架设500多米管路,把水引进了村,接到了户,从此,结束了全村祖祖辈辈吃雨水,翻山越岭挑水吃的历史。“人吃上了水,让树也喝上水,大伙得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呢。”王福志越干劲越足,越想越远,下梁会村盛产红梨,人均200多棵果树,“水果、水果、没水就没好果”,根据经验,王福志又带着大伙在山上修建了四个集雨蓄水池,解决了果树喝水。

  ……

  大山里的党小组,把党员团结在一起,干的事儿漂亮,为党旗增了光。“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让人心醉的歌声,在大山里唱响。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