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东江水质保护列入国家环保议事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09:39 新华网

  记者昨日(8月2日)从省环保局获悉,为了让粤港人民喝上放心水,国家环保总局拟把东江水环境保护规划作为流域环保规划的试点和近期泛珠三角环保合作的重点。东江水质保护真正列入了国家环保工作的议事日程。

  7个条例和规章保护东江水质

  广东省历来重视东江水质保护工作。1981年以来,广东省就制定了《东江水系保护暂行条例》、《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东深供水工程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规定》等7个条例和规章。为了保护一条江,颁布那么多法规规章,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东江水质保护面临较大的压力。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珠江整治”和“治污保洁”两大工程中,把东江水质保护列为工程的重点;在初步完成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中,又把保护东江水纳入“蓝线建设——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内容,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东江饮用水源安全。从1991年起,省政府每年拨款4000万元,专项用于东江水质保护。

  为有效保障供港水质安全,广东省共投资69亿元,先后对东深供水工程实施了四次工程改造。2003年6月,耗资49亿元的第四期改造工程历经三年多建设竣工使用。该改建工程摒弃了原先利用开天然河道输水的办法,采用隧洞、涵管、渡槽等多种方式,实现全封闭式专用输水管道供水,从而避免了采自东江的水在输水过程中受到污染。

  流域各市全力切断污染源

  为了让东江水“安全过境”,流域各地加强监管,全力治污。2003年,深圳督促流域内96家企业进行了整改,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东莞对400多家排污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有效防止了污水偷排。

  由于流域内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日益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近年来,流域各市不吝巨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东莞市先后在塘厦镇建成全国第一个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凤岗镇雁田村建成全国第一个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东莞市还计划到2005年底,投资51.9亿元建设37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达208.5万吨/日。惠州市政府要求列入近期建设的1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前全部动工,2005年底前建成。地处山区的河源市,全市第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厂(首期4万吨/日)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深圳市到2003年底,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处理能力为147万吨/日,居全省之首。

  此外,至2003年底,东江流域禁养区内养殖场点基本得到清除,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

  多年来地处东江上游的河源、惠州两市为保护东江水作出了巨大的奉献,许多建设项目不得不因此“忍痛割爱”。两市坚持“环保第一审批”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防止污染向山区转移。同时,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和生产工艺改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

  多管齐下营造生态效应

  保护东江需要科学高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全省先后组织了《东江流域污染源分析和水质保证措施》等十几项科研项目,从1980年开始组织东江水质监测网络,目前干流水质常规监测断面达23个,并首先在东江干流建立了3个自动监测站,对水质进行连续监视性监测,为保护东江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环境的有效保护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流域各市在认真抓好污染防治的同时,重点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仅2003年,河源、惠州共关闭和停业沿江采石场28个,投入250多万元复绿10多个废弃石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政府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中上游涵养水源公益林建设,造林67万公顷。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东江上游的河源全市人工造林累计45.3万公顷,林业用地12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3%,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供港水质符合省府承诺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东江干流中上游水质长期稳定维持国家地面水Ⅰ至Ⅱ类水质(河源市江段为Ⅰ类水质,惠州市江段为Ⅱ类水质),满足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是目前广东省主要江河中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随着去年6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线通水和11月深圳水库流域污水截排工程完成,深圳水库及供港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各主要污染指标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深圳水库水质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88%和55%;供港水质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80%和45%.目前供港水质符合省政府对香港所作的承诺。(刘茜洪爽)(来源:南方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