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央探讨如何加强舆论监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10:34 东南快报

  本周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说,继舆论监督作为中共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高调推出后,中央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加紧调研,征集多方面意见,探讨如何开展舆论监督性报道。

  报道说,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自中共十六大以来,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正沿着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题的解决的方向前进。

  报道指出,无论是在近期的“审计风暴”中,还是在江苏“铁本”违法违规占用土地案、湖南嘉禾强行拆迁案的公开报道中,中央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之大,导向之鲜明,行动之果敢,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将中央的规定及后续动作与中央媒体的具体行动两相参照,则中央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用心和决心表露无遗。

  报道说,中央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十六大报告中已有明确的表述。把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写进统一全党意志的纲领性文件中,体现了中央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而十六大以来,“舆论监督”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决定和文件中的热点词汇之一。这种重视,又体现在去年和今年两届政府的两个《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中央将舆论监督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定,列入了《党内监督条例》,这被视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

  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建设内容,确保“权为民所用”,将舆论监督作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重要保障,作为建立市场监管体系、金融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说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之深刻,关注之强烈。中西方舆论监督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的舆论监督与西方的舆论监督不同,西方的所谓舆论监督就是出丑,是哗众取宠,我们的舆论监督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

  尹韵公认为,在信息时代,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公职人员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在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以适应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时代潮流,是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新观念。

  据悉,根据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地位,中共《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重视和支持”,二要“听取意见”,三要“推动和改进工作”。

  但报道指出,也有一些党政机关及某些负责干部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仍认识不足。他们过于担心新闻舆论监督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因此总是左顾右盼,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缺乏勇气。他们怕新闻舆论监督会“影响团结”、“伤害同志”;怕揭露问题、批评缺点会“给党抹黑”、“给国家添乱”。有的则因为自身有短处、有疮疤而惧怕批评。

  对此,尹韵公说,共产党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应该惧怕舆论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政治人物的胸怀和度量,不要怕舆论的批评,而应深刻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若确有不正确的地方,就要切实纠正和改进。当然,也应该看到,当前的干部考核制度考的是政绩,一些干部一遇到媒体批评自己,就认中似乎是断了自己的升迁之路。自己干了99件好事,就这一件事没有干好,媒体恰恰就报道这件事,似乎自己一下子就给毁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全面、公正地评价干部,不会如此片面。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日前在与部分市(地)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座谈时强调,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务必抓紧抓实。

  吴官正指出,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实际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的成效还比较显著。

  吴官正指出,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亲民爱民、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内部管理,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对不适合纪检监察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如发现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10条主流意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据悉,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当前的主流意见主要有这么10条:

  一、舆论监督一定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要从新闻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指导性出发,选择监督报道的案例和报道角度。

  二、舆论监督报道要真实、准确、客观。要维护舆论监督的权威性,而权威性来自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注意时效性。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要把已经处理过的问题再拿出来报道曝光。已经发生和处理过的事,拿出来报道,又不报道处理结果,这样不全面,容易引起报道对象的意见。舆论监督报道要使报道对象信服。

  四、舆论监督要把握好信息来源渠道。群众举报是消息来源的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多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要从党和政府关注的工作中去寻找报道线索。要特别注意:不能根据互联网、小报小刊和境外媒体的信息来寻找舆论监督的线索;不能依靠道听途说的“线索”来进行舆论监督性报道。

  五、舆论监督要出于公心,以理服人,千万不能掺杂个人的私心杂念。舆论监督性报道要与经营广告分开,不能掺杂任何与经营和其他部门和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

  六、要用可靠的队伍、自己的队伍。中央主要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性报道时,不能用社会招聘的临时人员,不能随便使用媒体通讯员的稿件,对于通讯员发来的稿件,要派记者去采访核实。

  七、中央媒体的批评性报道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拿到中央媒体去曝光。

  八、加大舆论监督反馈报道的力度。在重大事件曝光后,要注意报道地方政府所做的工作,报道他们如何去整改和解决问题,报道问题处理的结果。

  九、中央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注意与地方政府沟通,取得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地方政府来说,要优化舆论监督的环境;对新闻媒体来说,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这两方面都要讲。拿不准的重要稿件,要请主管部门看一看。

  十、公开报道要与内参报道相区别。(来源:钟欣)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