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省民族教育果实累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10:35 新华网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03日电 “从一名放羊娃到一名医学博士,是党的民族教育引领我步入知识的殿堂,是知识给我插上了翱翔的翅膀,飞出了家乡、飞出了国门,接受日本鹿儿岛大学的高素质教育。并在美国西南医学研究中心进站从事研究工作。”

  这是归国医学博士、青海医学院教授格日力的一番感慨。他说:“如果不是1960年怀头他拉乡创办民族小学,没有1972年党组织和家乡人民推荐我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我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免费的赚钱岂能错过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种情景。如今我能够用我的本领实现儿时的梦想: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健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对记者说,“要想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 是的,当代社会发展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拥有人口的数量和占有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拥有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发展的决定因素,本着“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牧区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认真贯彻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深化青海省民族教育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和方针政策,为民族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多、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高原内陆省份,我省的教育起点低,底子薄,办学投入高,难度大。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下,学得好。根据我省的实际,在办学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一年级到三年级,采取帐篷小学、村办小学的形式,就近入学。三年级以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乡中心寄校,集中办学。 形成了乡有中心寄校、县有民族初级中学、州有民族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结构比较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

  一所所白色的帐篷小学如雪莲般盛开在草原、戈壁,白色的帐篷小学上飘扬着五星红旗,成为草原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个放羊娃、放牛娃扔下了手中的羊鞭,背着书包进入了学堂。一所所寄宿制学校建在了牧区相对集中的居住点,朗朗的读书声,在草原上回荡,成为寂静草原最动听的音乐。

  在教学内容上,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省基本形成了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民族语言文字的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全省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达1060所,基本实现了“双语”兼通的培养目标。部分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英语以及体、音、美、自然等艺术类和综合类课程,增加了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用少数民族语文授课,教材建设是关键。目前,已编译义务教育教材373种,出版315种;高中教材、教参、大纲及会考标准基本出齐,民族师范教材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得到解决,高等师范理科藏文教材已开始列入编译规划。

  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高中级人才,自1983年以来,省属普通高校和普通中专开设民族班,共办311个班(次),开设专业40多个,累计招生109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95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4.3%,相当于办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在普通学校。同时,拓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领域,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普通中学和职业中专学校,给民族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民族学院是我省民族高等教育开出的一朵奇葩。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建设新的家园,1949年12月12日,青海省青年干部培训班在西宁成立,(青海民族学院的前身)55年来,历届学院党政班子,本着“坚持为青海和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培养各民族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青海和西部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民族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截至目前,学院拥有20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及高职专业,形成了文、理、法、经、管、史兼备,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学科体系。先后向社会输送了4.2万名各类人才, 培养的一大批各少数民族干部、专家、教授、学者,为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和正在做出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如今成为格萨尔研究专家的省文联副主席、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民俗专家、青海民族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青年教师马成俊,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等都是青海民族学院培养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我省先后在各州开办了民族师范学校,民族自治州、县的小学、初中教师基本实现了地方化、民族化;中等师范和民族中学双语教师比例逐年增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了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集教学、科研、教材编译于一身的青年骨干教师。截至2003年底,全省少数民族教师数达到14133人,占全省教师总数的近30%。

  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本着“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切实加强”的方针,近十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先后在民族地区实施了投资9960万元的世行贷款“贫三”项目。在全省14个国定贫困县实施(12个为民族贫困县),改建、扩建、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争取2810万元的国家扶持青南地区教育发展项目,用于发展青南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争取3亿多元的资金,实施了国家教育扶贫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全省27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已开工建设287个项目,建筑面积1518万平方米,我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台阶,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

  对于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资金,扩大受助面,使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累计达23.4万人;筹措助学金4170万元,使受助学生达到25.4万人。其中,青南地区寄宿生的每月平均助学金补助平均提高到了65-70元。我省还在全省农牧区所有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减轻了农牧民负担,使农村牧区的孩子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经过55年的奋斗,我省的民族学校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起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具有我省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各级党政部门在全面实施“科教兴青”战略的前提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上,实现了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民族教育体系更趋完善。目前,全省共有民族学校1222所,占全省普通学校总数的21%。其中民族高校1所,民族中专7所,民族中学61所,民族小学1141所,各类寄宿制中小学397所。全省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总数达34.3万人。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省民族地区办起中等职业学校15所,9所中学附设了职业技术班。这与1949年全省只有民族小学109所,学生4800人相比,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 毛翠香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