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污染中的洪泽湖:谁为淮河流“毒”负责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12:58 解放日报 |
“鱼、虾,只要是活的东西,都拼命往岸上蹦啊!”洪泽湖号客轮的船长王继祥这样描述最近的淮河污水事故:“从淮河入湖口到入江的三河闸,直线距离25公里的洪泽湖湖面,放眼望去,一片暗黑,臭气熏天”。 8月2日,记者在洪泽湖上采访,此时,蚌埠闸下泄的4亿吨污水的主体已排入长江,湖面上还漂浮着一些黄绿色的团状泡沫。污染事故已是尘埃落定,但众多倾家荡产的渔民仍在悲痛之中。 150公里长的污水带 此次污染事故,历史之最。7月中旬,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河南漯河、周口和安徽等地相继开闸放水,在洪水的推动下,各地河闸内积存的污水一拥而下,形成巨大的污水团。7月20日中午,污水团到达蚌埠闸,形成了总长133公里的带状体,以每小时3公里到4公里的速度缓慢推进,总量达到4亿吨。7月22日污水前锋逼近洪泽湖,长度增加到150多公里,刷新了1994年污水团总长90公里的历史纪录。 污水经过盱眙的淮河大桥时,上演了一场鱼虾的“夺命狂奔秀”。“鱼儿真是惨啊,宁愿死到岸上,也不要沾上那毒水!”住在河边的小李说,污水的先头浅黑透亮,中间是黄绿色,表面漂着一层水藻,一眼望不到头。来自安徽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仅沙颍河下泄污水团中的污染物总量就达3.8亿吨,接近安徽省2003年的全年排污量,河水主要污染指标在平时的基础上增加了7倍,水质全为劣5类,丧失水功能。 盱眙县畜牧渔业局的桂英副局长说,盱眙县水产产量损失3.2万吨,价值3.1亿元。 年年流“毒” “流域污染年年都有,算不上稀奇事了。”盱眙环境检测站副站长姚杏明说。 检测站站长袁海勤递给记者一份材料,薄薄的5张纸,记录了淮河自1978年以来发生的13次重大污染事故: ———1989年,1.1亿立方米的污水经蚌埠闸下泄,形成60公里污水带,淮阴市经济损失1250万元; ———1994年,发生震动全国的7·23特大污染事故,持续时间55天,污染农田5000余亩,经济损失1.7亿元; ———2001年,淮河上游1.44亿立方米污水形成20余公里污水带,水利部门从骆马湖调水8亿立方米补进洪泽湖; ———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仅盱眙受污染的水面就达5.3万亩; …… 王继祥船长告诉记者,除了养殖的鱼虾蟹,这次污染事故中,洪泽湖上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死鱼,主要原因就是湖里的水太脏,已经不适合鱼的生存了。四十来岁的张胜利家住洪泽湖边,年轻时候在湖里捞鱼摸虾,现在是从来不敢下湖游泳了———湖水浑黄里透着碧,“看了就恶心,粘手上手烂、粘脚上脚起泡!” 向谁索赔? 记者沿湖采访,受灾的养殖户都在忙着打扫“毒水”清洗过的战场,把成片的死鱼死蟹捞起来掩埋。养殖户们说,这些东西如果不捞起来埋掉,就又成了新的污染物,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不可以再养殖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渔家汉子们,个个神情木然;而不谙世事的小孩子用棍子戳着死螃蟹到处扔,互相“开仗”,只有他们仍旧开心。洪泽县老子山渔场的老王说起来满是怨气:“天灾我们不怨,这可是人祸啊,年年都有的人祸!” 其实,今年的污染事故,损失已降到最低程度。然而,污水到来之后的调节和相应的预案,终究只是应急之策。近几年,在各地发生的跨流域污染纠纷中,凡是有具体责任者的,虽然在取证调查上有困难,但毕竟可以进入司法程序,然而,像淮河污染这种找不到具体责任者的事故,下游受了损失该怎么办,却成难题。 专家们表示,目前水资源实施的是行政区管理,而水资源是连续性的,两者之间的断裂造成了诸多矛盾。只有建立水污染的“流域管理”机制,才可能建立相应的环境资源补偿制度,让上游的污染者为下游的受害者买单。 本报记者吴长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