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人:植入“原子弹”戒毒(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7:2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9:00—9:30 手术前患者有些紧张 昨日上午9时,在手术进行前一个半小时,记者在该院见到了手术对象小郝,他头发已被剃光,有些惴惴不安。 9时10分,几位专家在小郝头部安上了用于检测细胞核团和固定手术的定位系统,给他进行精确调试。“莫怕!莫怕!”小郝的母亲谢某看见儿子双手微微发颤,忙给儿子鼓气。谢某告诉记者,昨晚儿子吃了一把安眠药,一觉醒来已是7点过,但面对手术他还是“心虚得很”:不时询问手术时会不会很痛,会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9:30—11:30 成功探测“毒魔据点” 9时30分,小郝被推进了CT室,专家利用CT扫描找出了小郝颅内造成毒瘾的几处细胞核团,这些“核团”形同毒魔的据点。 40分钟后,患者被推进手术室,经过细致消毒,11时23分,手术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不到30秒钟,专家用一把自动化高速电钻分别在小郝前额两侧打了两个小孔。11时30分,专家将CT测量出来的数值输入到立体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上,锁定手术必须攻克的“毒魔堡垒”。 11:35—12:55 “雷达”助阵捣毁“毒窝” 11时35分,专家将“超声导航”运用于手术之中。据介绍,这项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于丹麦,它是当前国内诸多戒毒手术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手段,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 据了解,戒毒手术的最大危险性,就是手术时极易伤及患者头部的脑血管,造成脑出血而使患者死亡。“超声导航”的最大作用,便是在手术前准确寻找到患者头部的脑血管,如同“电子雷达”,为专家避开危险提供“安全情报”。 随后,专家依据“超声导航”提供的详细“情报”,将一根很细的高压频针慢慢深入到患者颅内,对“毒瘾细胞核团”进行毁损。12时55分,专家有效对毒魔“窝点”实施“捣毁”。 13:00—13:20 植入“原子弹”狙击毒魔 下午1时,专家通过一根细细的管道,将“三维放射粒子”植入小郝颅内重点部位。这也是国内戒毒手术中最先引进的先进技术。 在植入粒子过程中,“超声导航”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它的探测,专家对粒子进行及时“修正”。 下午1时20分,这颗粒子被成功植入患者颅内。“别看它只有半粒米大,但对于彻底摧毁毒魔形如一颗‘原子弹’!”顾建文主任介绍,在成功捣毁毒魔的“据点”后,在3—5年的时间内,这“半粒米”将严格履行起“狙击”毒魔的使命。 下午1:30 手术结束,“一帆风顺” 下午1时30分,专家组宣布:手术结束,“一帆风顺”。据透露,患者实施戒毒手术后意识正常,手术对脑组织功能伤害很小。 小郝其人 小郝年仅19岁,家住新都,家境原本比较殷实。他15岁便离开校园跟一些“哥们”混迹社会,从此染上毒瘾,第一年就吸掉了20多万元。 小郝曾4次接受强制戒毒,但都没有成功,先后吸掉了40万的家产。为此他表示,宁可在手术中死去,也不愿在毒瘾的折磨下“偷生”。 手术后复吸率15% 据了解,国内较早开展“开颅戒毒”的是西安一家医院,从2000年起,这家医院已经为60多例戒毒者做了手术,经跟踪调查发现,其中复吸率只有15%,远远低于药物戒毒后复吸的比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