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烟民无奈京城吸烟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6:48 法制晚报
摄/本报记者杨章怀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十四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新空气,拒吸二手烟”。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我国一些公共场所在禁烟防火的同时,设立了专门的吸烟室(区)以加强管理,并避免不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北京市公共场所的吸烟室境况怎么样?近日,记者探访了10个公共场所,只发现3家设有吸烟室,许多烟民颇感无奈。

  火车站

  烟民盯上垃圾桶和厕所

  记者在北京站候车大厅里多处询问哪里有吸烟室,都得到工作人员“我们这里根本不准吸烟”的回答。就连站内的“收费休息室”以及“VIP候车室”也没有吸烟室。

  在北京西站,候车大厅里有许多“禁止吸烟”的条幅。而在车站大厅门口,许多旅客靠着墙角或柱子席地而坐“吞云吐雾”。还有的乘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围在垃圾桶前,点燃一根烟,打发等车的时间。

  西客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了候车大厅就严禁吸烟,要吸烟就只能在广场的空地抽。记者发现广场外的不锈钢垃圾桶上特意设计了一个存放烟蒂的“烟灰缸”,垃圾桶上面有可以吸烟的标志。

  在西客站和北京站候车室的厕所门口,记者也发现了一拨烟民。刚刚点上烟的徐先生说,太原火车站就有“吸烟室”,而且环境挺好的。乘客进了候车厅候车就被禁止吸烟,想吸烟时又由于携带着行李物品,不方便走远,许多乘客就能忍则忍,实在想抽就只好进厕所了。“还是有吸烟室方便,毕竟吸烟是为了‘享受’,在这么差的环境下吸烟,除了‘解馋’外,没有任何‘享受’可言。”

  国家图书馆

  实在不敢“惹火上身”

  中午时分,在国家图书馆的南门外,记者注意到了树阴下的几位吸烟者,他们面前每隔四五米远就有一个废旧的小号油漆桶,里面盛着一些烟蒂和烟灰。在他们不远处就是南门朝外悬挂的很醒目的牌子“无烟单位”。

  据了解,国家图书馆是重点防火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十分到位,每间大厅和走廊都有很多烟感器和消防栓,连行政楼里的管理人员都坚持只到院门外吸烟,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很应该的。

  大型商场

  吸烟室天壤之别

  几经周折,记者才找到三环路上某知名大商场的“吸烟室”———一个位于主楼以外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

  记者看到,这间“吸烟室”的墙壁已经被熏黑,尽管天棚上有四个排风口,但一进屋仍能闻到呛鼻的烟味。地中间竖排摆放着三只大号塑料桶,里面有一些水和已经熄灭的烟头。“这么差的环境,不到迫不得已是没人来的。”抽完烟的顾客梁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这是整个商场唯一可以抽烟的地方,来的多是商场员工和司机,而逛商场的顾客大多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

  在西单附近的西西友谊商城的吸烟区显得十分“豪华”,在商场的七楼,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宽阔地方就是吸烟区。吸烟区内摆着许多桌椅,每张桌上都放着烟灰缸。许多顾客都悠然自得地在这里点着烟,轻声细语地交谈。而一出吸烟区门口,就到处有醒目的“禁止吸烟”的标志。一位站在楼道内的顾客刚点燃一根烟,就被工作人员热情地劝到吸烟区了。

  数码大厦

  租金太贵了

  地处中关村黄金地段的数码大厦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没有吸烟室,只有吸烟区,在楼道里。”

  记者看到,窄窄的楼道里有一个通风口和一个烟感器,墙上贴着半张A4纸大小的标志“吸烟区SMOKINGAREA”。在标识下方的地面上放着烟灰桶,里面还有几个刚刚熄灭的烟头。

  在五层的一家公司里,记者看到会客厅里有落地的玻璃、舒适的沙发,精致的茶几上摆放着两只烟灰缸。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毫不隐讳地说,“原则上不许抽,但是我这里可以吸烟,要与客户联络感情嘛。”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没考虑另辟一个专门的吸烟室时,这位负责人指指公司的地面说:“一平方米每天六块五啊,太浪费了吧?”

  首都机场

  “隔离区”才有吸烟室

  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站楼也是无烟楼,一进入该楼就是严禁烟火的,更不用说是在售票大厅了,如果接人或者尚未安检的乘客要吸烟,只有“光临”楼外的广场了。

  而乘客在厕所吸烟是最让保洁员头疼的事情,“有些乘客就是躲在厕所内抽烟,我们也没有办法。”保洁员无奈地告诉记者。

  记者向机场问讯处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经过安全检查后,在登机口附近有一个几平方米的玻璃小屋,是专门为乘客提供的吸烟场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都机场吸烟室安全设施十分严格,并且装有特殊的通风管;这个登机口的吸烟室已经设立3年了。

  各方说法

  不吸烟人群:应该尊重烟民嗜好

  歌手斯琴格日乐对记者说,她虽然不吸烟,但经常会留意公共场所的吸烟室,并且很尊重身边每个吸烟人,“因为吸烟是一些人的嗜好,一时半会儿他们也戒不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斯琴格日乐还认为吸烟室是必备的,并且建议首都机场等吸烟室的空间可以再大一点,摆上一些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许多不吸烟的人对吸烟者也表现出一样的理解。吴先生不吸烟,但他跟记者说,他看到其他国家机场里的吸烟室环境很好,吸烟者在里面很享受,又不会给不吸烟的人造成伤害。“这样挺好的,他们尊重我们,尽量回避人群,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嗜好。”

  公共场所管理者:各有苦衷

  记者走访的几家单位中,设立了或大或小吸烟室(区)的,大多是出于方便管理的考虑,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但是很少有管理者向记者提到“尊重吸烟者”、“以人为本”。

  同时记者发现,不设立吸烟室的公共场所也都各有各的不同情况。

  比如,国家图书馆首先考虑消防安全;海淀医院则考虑卫生和健康的原因,没有设立吸烟室;而像影剧院这种文化单位则表示,观众大都是有目的而来,在看演出的这一两个小时内基本不抽烟,所以没有很全面的相应配套设施。

  吸烟者阵营:“先找地方,后抽烟”

  歌手臧天朔说自己也抽烟。他认为,在公共场所,吸烟室是必须有的,但他对吸烟室的环境要求却不是那么苛刻,“只要有地儿可以吸烟就行了,环境好坏都无所谓”。

  臧天朔表示,国外许多机场和一些较大的公共场所都设有吸烟室。但是,“我们国家、包括北京的许多公共场所都还没有吸烟室,”

  臧天朔有些遗憾地说,“只好先忍了,实在忍不住就找地方抽上一口,比如厕所等地。”

  在记者对吸烟室的调查采访中,吸烟者也普遍表示自己是“先找地方,后抽烟”。同时,许多烟民也希望,吸烟者和不吸烟的人都应该互相尊重,多为对方考虑一下。

  作者:杨章怀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