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发区清理整顿)打破“乱与治”怪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7:40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

  一

  开发区的20年,“乱”而后“治”,“治”而又“乱”,如同中国经济的历史宏卷一般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全国性的开发区清理整顿,自1992年以来共经历了3次。

  我国最早的1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诞生于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此后8年,开发区一直是中央直接调控的稀缺资源,地方设立的开发区为数甚少。至1990年7月,我省才批准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热”首现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各地抓发展的积极性高涨,纷纷“大干快上”,但也有不少地方借机大搞“政绩工程”,不切实际大办开发区就是其一。

  这期间,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仅18家,主要集中在武汉、沈阳、郑州等内地中心城市,但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了几千家开发区,一些县城、乡镇“户户冒烟”。

  恶果很快浮出水面:开而不发,大片土地闲置荒芜,巨额资金泥牛入海,“烂尾”工程一大堆。仅广西北海、广东惠州、海南三亚等地的烂尾工程,就积压资金数百亿元。在鄂东某县开发区,2个多亿“塌”在烂尾项目里,压得县财政好几年喘不过气来,干部、教师工资全靠东挪西借。

  1992年底,中央果断决定:立即停批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严禁开发区占用耕地撂荒,严控开发区数量,大量不具备条件的市县级以下开发区被摘牌。但地方建开发区的热情远未被浇灭,有的开发区虽摘了牌,但开发照搞。有的改头换面,叫做“工业小区”、“创业园区”等。随后几年,“开发区热”又一路升温,愈演愈烈。1997年,中央以土地为突破口启动了新一轮整顿,要求各地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加强土地执法检查等。开发区用地一度被冻结。

  2000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全国性的“开发区热”、“圈地热”再次热火朝天,并向西部地区蔓延。去年7月,全国第三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又拉开了序幕,全国6000多家开发区,目前半数以上被砍掉。

  二

  乱而后治,治而又乱,“病根”何在?

  “反复出现的事情,都有其规律性。”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立国分析说,这种“怪圈”的出现,有一些客观因素,如开发区与生俱来的政策与体制优势,建开发区有利于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从而打响品牌,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

  但好经为何一再被念歪呢?余立国认为,病根就在于一些地方官员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及“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等。

  他阐释说,许多市县官员喜欢“跟风跑”,看问题简单化,容易走极端。看到发达地区都在搞开发区,以为开发区就是“灵丹妙药”、越多越好,而不管条件具不具备,一哄而上。其实,建开发区不光是个硬件设施问题,还与当地资源、政策环境、产业配套能力等密切相关。条件不具备,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体系,促使地方官员大搞短期行为,不惜血本,大上一些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筑墙圈地大建开发区就是其中之一。

  一位老报人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荆州某开发区曾圈地几百亩,让农民把地荒着,说是“筑巢引凤”,结果搞了几年,只有几个水泥墩子立在那儿。眼见大片良田荒芜,一位老农气愤不已:“什么引凤?这里连个鸡婆都没得!”

  2000年,黄冈某开发区与一外省客商只签了个意向协议,就将上百亩良田毁掉搞“五通一平”,结果客商没来,而良田一荒3年,农民所得补偿少得可怜。无独有偶,去年孝感某开发区为“等项目”,致使400多亩良田抛荒一年多。

  开发区的设立与管理也很不规范。目前,全国还没有一部开发区管理法规,也无统一的管理机构,多头设立、多头管理的情况较突出,如省一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省科技厅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由省发改委批,乡镇工业园由省中小企业发展局批,管理难度大增。

  三

  “清理整顿开发区,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省社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秦尊文认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有通过开发区发展经济的强大冲动,中央政府有全局、整体利益的考量,双方目标的错位已常态化。

  在此情况下,如何彻底打破乱与治的“怪圈”?

  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教授认为,首先要“依法办事”,一定要将开发区的审批、规划、用地及日常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减少随意性与盲目性。

  秦尊文建议,在审批环节,就必须坚决“卡”住那些根本不合条件的开发区,宁缺毋滥,从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确定专门机构集中严格审批。一旦发现开发区非法设立,必须依法严厉处罚,包括对有关党政负责人的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在优惠政策,特别是耕地占用、税收减免方面,必须制订“铁律”,并严格执行。近年来,一些开发区竞相越权出台引资优惠政策。有一次,孝感某市就和武汉某区为争项目,税收优惠比完了,又互相压地价,直至地价压到零,且“奉送”若干年。黄冈某县开发区曾将几十亩地低价卖给一客商搞房产开发,承诺前3年免税,结果该老板未投入分文,而炒起了“地皮”,那块地转手了3个老板,最后一个老板卖地卖不出去,便在上面搭了一些工棚租给民工住,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还有一些地方借开发区之名,搞起了“封闭管理”,开发区一度成了“黄赌毒”的窝点,传销、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开发区不能为所欲为,优惠政策应有底线!”专家们为此疾呼,要依法规范开发区的行为,变“事后整顿”为“过程管理”,坚决遏制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互相打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