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宏观调控与湖北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01:34 荆楚网-湖北日报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的经济加速,表明我省经济正处于新的增长期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我省经济在近两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呈明显加速的走势。集中表现在:供给能力增加,工业生产明显加速;投资需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求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将支撑我省经济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期。

  住宅、汽车等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延续,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住宅、汽车、教育、通讯、旅游等都已经成为消费热点,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被充分激活,这无疑会给全省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相关领域的比较优势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从需求方面看,住宅、汽车、教育领域的巨大市场空间将在省内形成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且有广泛的行业投资带动效应。从供给方面看,新消费热点的延续有益于我省相关行业发挥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工业化进程加快将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明显加速,工业效益明显提高,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大型工业企业表现突出,成为工业加速的主要增长源。一季度全省国有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投资同比翻番,扭转了全省制造业投资停滞不前的局面。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县域经济的活跃,将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增长营造新的辐射力和新的增长点。武汉市以建设武汉城市圈为契机,其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增长和工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一季度武汉市的投资同比增长56.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武汉城市圈的其他8个城市的投资增长都在30%以上。今年我省对52个县市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省对县实行信贷直达、项目直达、资金直达、财政直达,同时按照财力下移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县市的资金支持力度。预计省内一批有特色、有条件的县市将得到跨越式发展,全省经济可望有更多的增长点。

  民间投资的激活将为全省经济持续增长增添新的活力。当前民间投资是主导全省投资增长的重要主体,一季度民间投资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达60%。民间投资的激活带动了地方投资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地方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近六成。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表明当前的经济加速主要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益于经济增长期的延续

  最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相应调整,将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适度从紧又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有区别的产业政策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措施,预计国家宏观调控将对我省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但是,紧缩效应是暂时的,国家宏观调控不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局面,而且还会支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将使我国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软着陆。今年的宏观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调控手段更为灵活,以市场手段为主,辅之以行政手段;调控领域针对性强,局部的有重点的调控产生的负效应预计较小;调控的力度适时渐次加强,既防通货膨胀,又防通货紧缩;调控空间更大,除煤电油运及重要原材料等资源性品种和少数行业,绝大多数产品都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有关方面预计,我国经济可能在今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松紧适度的宏观调控,对我省投资不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从货币政策来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目前存差较大的我省商业银行来说,上调的存款准备金只占存差的较小部分,不会对银行的贷款产生较大影响。从产业政策来看,提高钢铁、水泥行业的投资资本金比例,对我省民间资本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我省优势企业的投资不会有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的资本金充足,有可能在新政策实施后拓展出更大的市场份额。我省房地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投资资本金的上调有助于我省引入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参与投资开发。严格的土地政策将有利于全省范围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灵活而有区别的宏观调控,对我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是有利的。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总体上看,我省投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规模基本适度。虽然今年以来投资增长,但持续时间不长,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不大。综合起来看,宏观调控可能会给我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宏观调控将有利于消费环境的改善,抑制物价上涨,有助于住宅、汽车及相关领域消费的良性增长。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也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全省正在推进的工业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

  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改革总揽全局,以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增强全省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自主增长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夯实工业化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尽快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培育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环境创新。

  增强县域地区财力和发展活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县域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和沿海资本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湖北与沿海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一个充分融于国内市场、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区域,在更大层面和更高水平上争取沿海产业向湖北的转移。按照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谋求与发达地区的对接,参与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促进体制衔接、信息共享、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同时,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武汉及周边城市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巩固武汉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鼓励和支持宜荆荆、襄十随两大城市群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尽快形成和充分发挥全省次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一是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培育完善全省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培训体系。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格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产业发展。

  (执笔:黄良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