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赔偿政策断档 乘客占机索赔层出不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03:55 重庆晚报 | |||||||||
核心提示 航班延误,乘客因索赔而占机的事件层出不穷。记者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获悉,从7月1日截至昨日,在延误的30余个航班中,乘客占机索赔事件就达10起。民航业人士认为:占机扰乱了正常航运秩序;旅客则在盼望:真正的赔偿办法早日到来。
占机索赔层出不穷 7月27日,本应18:20从重庆起飞到张家界的航班,因临时“大换小”多出6名乘客,导致24人的旅行团飞不了。东航应对滞留旅客承担责任,乘客要求东航按照深航出台的现金补偿标准执行,否则拒绝下机,双方僵持了4小时,东航最终以现金补偿方式才了结此事。 据悉,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7月1日至今就发生了10起占机索赔事件,了结的方式很多,航空公司安排食宿、机票打折、现金赔偿等,或乘客妥协。 延误赔偿政策断档 目前,除深航之外,其他航空公司都未出台航班延误补偿标准。而航班延误时,旅客都以深航的补偿办法作为准则索赔(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4至8小时,将补偿不超过旅客所持票面价格的30%;延误8小时以上,补偿不超过所持票面价格的100%),但这些航空公司却不愿按此规定补偿,这成了占机索赔的“导火线”。 民航不愿自戴“紧箍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占机事件?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出现断档。 民航总局在航班延误赔偿指导意见中指出,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应对乘客进行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方式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 问题正出在这“自行制定”上。 一业内人士坦言:“现在民航总局都没强制要求航空公司出台具体赔偿办法,我们又何必自戴紧箍咒呢?” 事实也如此,继深航之后,国航、南航、东航重庆营业部也曾有意出台航班延误补偿办法,但最终方案“流产”。 厦航重庆营业部称,民航业本来就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过多的赔偿势必会对航空公司的全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国航重庆分公司的态度是,在航班延误问题上,赔不赔、赔多少,应是企业自己的事。 上航重庆营业部负责人称,公司一直都有补偿办法,只是在现金赔偿方式没作具体规定,补不补偿是企业行为,不应被强制执行。 “政策没有强制性,赔偿不就成了水中月?”许多乘客对此深表不解。 延误补偿没“裁判” 航班延误后,令乘客最不满的是不能及时了解延误原因。广播里一般不会解释,去咨询往往得不到满意回答,被航空公司晾在一边的事也经常发生。 乘客王先生说,即使有了航班延误补偿办法,真正执行还是有困难。延误原因,旅客怎么判定?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裁判”,航班延误补偿问题谁来主持公道,一个没有仲裁者的补偿方案对乘客意味着什么? 强行占机属于违法 “强行占机属违法。”重庆劲源律师事务所吴玉虎律师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乘客可以诉讼维权 重庆劲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玉虎称,民航总局出台的指导意见,不属于法律上的强制性规范,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如果目前各航空公司都不出台飞机延误导致赔偿的条件、标准和程序等,乘客可根据《合同法》,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权。记者 胡 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