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子政务“瓶颈”:技术决策与政务决策角色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06:04 新华网

  “如果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价值标准,以政府流程再造和政府网上事务处理的效率效能作为核心测评指标,保守估计,中国电子政务的产业培育成本不会低于1500~2000亿元人民币。问题在于,付出如此昂贵的学费,我们能否进行理性决策和理性选择。”

  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电子政务》执行主编冯晓哲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表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达了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期冀和隐忧。

  冯晓哲说,中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决策体系属技术型而非政务型,电子政务的最大“瓶颈”,是不能依托技术型官员决策政务体制变革。

  据他介绍,由于中国尚未形成政府首席信息官的组织制度体系架构,电子政务建设的决策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不是政务层面,而即便是技术决策也往往是领导决策而不是专家系统决策。专业化的决策规划咨询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许多政府官员在政务变革和政府职能转型上观念明显滞后,政务变革没有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流,而负责电子政务的技术型官员,在政府部门中,大都没有进入政府核心决策层,不能参与决策政务体制变革,电子政务建设“头脑系统”匮乏,与“肢体系统”难以统合。

  冯晓哲说,“如果不从政务体制变革入手,技术主导的电子政务永远无法实现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目标”。

  “现在,电子政务的决策实施,大都是通过技术型官员,在技术层面上推进,而这些技术型官员对政务体制变革的取向和内容缺乏了解。他们既不完全了解现有政府的运作规则,也无权参与未来政府运作规则的制定,他们更多着眼于政府信息化基础建设,过多专注于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层面。这导致了在许多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配置上达到了超豪华水平,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上事务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却相形见绌,缺乏实质内容,电子政务的政务齿轮处于悬空和半悬空状态,高价位的技术配置和新型政务关系失衡。这种角色的非核心化和角色错位,决定了技术型官员不可能在政务体制变革中起到先导和主导作用。”

  冯晓哲表示,打破这种局面,国家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的首席信息官建制经验,立足本土需求,尽快实施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

  他说,依托技术型官员完成政务变革,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就电子政务而言,不仅需要首席技术官,更需要首席政务官、首席信息官。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政务才是前提和目的。政府形态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变呼唤的是新型政务,而新型政务的建立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组织制度安排。(记者李健陈娉舒)(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