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哪些人构成社会中间层 六成希望向上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09:09 温州新闻网

  编者按:针对近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表示,社会中间层对于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中间层理应在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中占据相当部分比例,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更为稳定安全的社会。对于社会中间层这一群体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者们的这份研究报告,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社会群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该项调查执行时间为2002年~2004年,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承担课题研究,共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进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行了两次电话调查,有效样本3038个,并进行了120人次的深度访谈。课题组成员包括:周晓虹、陈友华、许荣、沈晖、王建平、张春明、王奕红、陈曙红、王晓燕、连连、胡翼青、杜骏飞。“哪些人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中间层?我能算是其中的一员吗?”北京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接受课题组访谈时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反问。他的疑问在当下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从客观上说,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一个日益增长的中间层,但关于这一阶层群体的界定标准以及具体的人口比例,在我国一直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在我们这项研究中,经过反复的学术讨论和大量的调查分析,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我国的社会中间层: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非体力性劳动,以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家庭年收入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城市居民。从定义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简单等同于财富地位,而是更多地负有对社会和文化的责任。社会参与:他们喜欢参加网上讨论调查显示,在社会性的政治参与方式上,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人更倾向于直接参与。他们中有47%的人认为“直接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好形式,而在其他群体中,这一比例为39%。当被问及“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您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时,选择“渠道不畅通”的社会中间层人数明显多于其他群体。不过,社会中间层与其他群体一样,对国家和当地大事透明度的关注度都很高,只是他们中有许多人感觉“参与不起作用”。这意味着,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我国社会的中间层具有更高的政治参与意识,但现有的公民社会政治参与渠道上的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参政热情。在回答“您认为,有关改革的各种举措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首先抓起”这一问题时,无论在哪个阶层看来,“反腐倡廉”均是获选率最高的选项。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中间层和其他群体的关注点明显不同:他们更关注“言论、出版自由”,而其他群体则认为“反腐倡廉”和“缩小贫富差距”是改革的各项举措中应该首先涉及的。现阶段,处于社会中间层面的公民更愿意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调查显示,与利用传统渠道,如“向媒体投诉”、“参加政治、公益社团”等方式相比,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在网上参加讨论”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一方式的获选率为33%,高居第一位。与此相对照,其他群体则更愿意“参与社区选举、管理”(34%)。文化品位:他们明显偏好文艺、财经、自然科学类书籍和周报按照传统的理解,品位总是与艺术展览、音乐会等高雅文化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调查显示,当下在国内,经常涉足这类文化活动的人极少,不足以形成一个固定的群体。但在一些具体的点上,中间阶层的人与其他群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书籍报刊的阅读上,社会中间层的人明显偏好文艺、财经、自然科学等类别的书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与其他群体在对有关子女教育的书籍阅读上,都表现出同样的偏好。这说明在我国,不同阶层对下一代都寄予了同样殷切的期望。在报纸与杂志的阅读偏好上,虽然晚报、晨报、都市报类是市民们的共同选择,但有20%的中间阶层的人会再看一些周报或周末报,这个比例几乎是其他群体的两倍。社会的中间阶层之所以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品位,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得相对较少,文化消费的市场还不够活跃,未能培养出人们的消费欣赏习惯;另一方面,文化品位的培养也是需要一定的代际积累的,但由于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流动频繁,目前我国社会中间层人群还缺乏这样坚实的积累。六成多公众希望向上流动

  超过一半(56%)的公众认同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对中国社会的分层结论,64%的公众表示他们本人有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意愿,这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04年8月3日开始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属于中国社会哪个阶层?”的在线调查得出的结论。截至8月6日13时,共有1974位公众参与了这项调查。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推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在这本书中,中国社会被划分为十大阶层,由上至下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或失业半失业者。

  我们的调查表明,对于专家的这一社会分层结论,超过一半(56%)的公众表示认同,只有16%的人对这一研究结论持质疑态度。

  从学术角度来讲,社会资源占有的多少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在公众看来,社会资源的分布与社会阶层的高低是否同样存在相关关系呢?

  调查显示,42%的公众认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占有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源,其次是私营企业主(23%)、经理人员(21%)。而这三个阶层正是分别位于社会分层研究结论中第一、第三和第二的位置,是处于社会最上层的三个群体。同时,调查还发现,在公众眼中,其他阶层相比于这三个阶层来说,在占有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在回答“您认为哪些阶层掌握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多”的问题时,其他阶层的获选率均没有超过5%。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又是哪些阶层在社会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呢?

  调查中,分别有27%、27%和18%的公众认为,城乡无业或失业半失业者、农业劳动者以及产业工人是最需要加强利益保护的群体。而这三个群体也正是专家眼中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三个群体。

  那么,在群体归属感方面,公众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呢?

  总体上看,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公众自认为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这两个阶层。其中,38%的公众认为自己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即第四阶层;23%的人认为自己是办事人员,这在十个阶层的划分中处于第五的位置。而调查中其他八个阶层的获选率均没有超过一成。只有18%的公众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上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以及私营企业主)。

  现实如此,对于未来,大家又是怎么想的呢?

  调查结果表明,33%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阶层,28%的人员愿意成为私营企业主群体中的一员,还有21%的公众渴望成为经理人员。也就是说,82%的公众希望自己成为这三个社会阶层的群体的一员。此外,专业技术人员也获得了公众的青睐,有13%的回答者说他们希望跻身专业技术人士这个阶层。

  相比于那些自认已经处于社会上层的18%的公众,更多的人(64%)表达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意愿。这个数字说明当前我国大多数公众在社会流动方面具有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当下我们的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开放的社会发展空间和相对丰富、畅通的社会流动途径。(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