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被骗4千元 警方提醒:莫轻信陌生的“熟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13:44 新华网 | |||||||||
60多岁的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老师最近很气愤,他被两个自称是以前学生的年轻人轻易骗走了4000元钱。据悉,最近一些以熟人身份进行诈骗的案子在居民小区频有发生。警方提醒市民要注意保密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信陌生的“熟人”。 上月,张老师到银行取钱,一转身,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很热情地说:“这不是张老师吗?我们是您以前的学生啊,XX届的,你还记得吗?”张老师一边嘴里应承着,一边在
善良的张老师一听,马上急学生所急,把自己刚取出来的4000元钱借给了学生。两个学生千恩万谢,并写下一张借条给张老师,说好当天晚上7:00还钱。可张老师在家后左等右等没人来,拿着那张条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劲。借条上并没有留下电话,他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某某系根本没那两人。张老师知道自己受骗了,才赶紧报警。 与张老师同住一新村的李先生最近也遭遇了同样的事件。已退休的李先生前两天路上突然碰到一男子,该人见他就一副熟络的样子,把李先生的家里情况说得很清楚,李先生一听确实是这样,以为自己碰到了一位“故友”。可是该男子突然很急地说,车子坏了要修,希望借点钱。李先生就把他带到家里拿了5000元。该人走后,李先生问家人,你认识这个人吗?家人说,那不是你的熟人吗?李先生才觉得有问题了,赶紧报案。 杨浦公安分局有关人士称,这类以熟人身份诈骗的案子受害人以老人居多,一是老人有些问题记不清楚,容易轻信外人的说法,二是老人的心肠比较软,遇到求助爱帮忙。这些案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犯罪分子对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掌握得很全面,因此市民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一些废弃的个人资料最好销毁,填写废弃掉的表格材料也要撕碎。此外,遇到打着熟人身份借钱物的人不要轻信,提高警惕和分辨力。(记者王凤梅)(来源:新闻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