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过四十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8:36 东北新闻网

  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今年将迎来开发建设四十周年。

  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记录了大兴安岭林区艰苦创业的历程。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了大兴安岭林区昨日的业绩与今日的辉煌。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四十年,大兴安岭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1亿立方米,上缴税金49亿,生产出的木材,可绕赤道二圈半。

  四十年,大兴安岭林区为国家提供的生态效益可用数千亿来计算。

  带着对共和国林业骄子的敬仰,带着对大兴安岭林区积淀已久的向往,近日记者走进了大兴安岭林区……

  1964年8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下达了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命令。由铁道兵、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10万建设大军浩浩荡荡挺进茫茫林海,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和开发的历程。

  历经四十年的开发建设,现如今,大兴安岭林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区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进步,区域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安康富裕,科技、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进步

  经过四十年的开发建设,林区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到2003年末,全区经济总量已由1997年的35.5亿元增加到53.2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0061元,在因木材产量调减平均每年拉动GDP下降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6.5%,并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良好态势。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建设之初,国家经济建设急需木材,林区的经济结构基本以木材生产为主,经济结构比较单一。随着国家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林区的森林资源也出现了过度的消耗,可采森林资源的蓄积锐减。以木材生产为主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也逐渐地显露出来。林区经济陷入了经济危困、资源危困的“两危”境地。

  1998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地委、行署、林管局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对林区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到2003年末,全区替代产业中,绿色食品的产值已实现3.5亿元。远期目标,到2010年全区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将达到11.6亿元;特色养殖业实现产值1.1亿元,狐、貂、獭兔等珍贵皮毛动物已达10万余只,其珍贵皮毛产口已销往东南亚、港台等地区和国内市场,并成为林区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大亮点。到2010年,全区蓄牧业产值将达到20亿元;森林旅游业实现收入5200万元。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森林游、界江游、避暑游、驾车游、会议游等,已成为中外游客的首选。到2010年,全区旅游业的收入将达到11.3亿元。历经40年的开发建设,林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业化工体系。高档实木家具、实木地板、集成材、刨花板、细木工板、集装箱底板等种类繁多的林木产品覆盖国内和部分国际市场。大兴安岭已成为全国林木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到2010年林产工业的产值将达到12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大力扶持,目前全区个体经济业年创产值14.3亿元,成为林区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一支力量。到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现在的7亿元增加到15亿元。通过大力调整和积极培育,目前林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7年的10.6:50.6:38.8调整到2003年末的29.7:30.4:39.9;非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31.7%。全区替代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替代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78.6%,林区经济已初步摆脱了“独木支撑”的单一的经济格局。

  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林区职工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根据2003年末的统计,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656元大关,在黑龙江省13个市地中列居第6位,较1998年、2000年、2002年人均增加1818元、1516元和508元,分别增长47.4%、36.6%和9.9%。随着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居民手中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到2003年末,全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8.7亿元,由1998年的人均8468元,增加到2003年的12968元。截止到2003年全区共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4.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5亿元。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由1998年的10.1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4.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四十年来,全区累计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事业的投资达20多亿元。全区现有中小学153所,在校生67531人,教职总数648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职业学院一所,民办教育机构150所。四十年来,全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林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全区医疗网点遍布城乡林场,开发建设之初的就医难、看病难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全区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林区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林业建设成就卓著

  回眸四十年,大兴安岭的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3年末,林业集团企业总产值实现32.9亿元,四大产业的产值分别为木材采运8.0亿元,林产工业产值7.4亿元,多种经营产值17亿元,营林产值0.5亿元。开发建设四十年,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目前,林业集团共建成林产工业加工企业190家,从业人员2.2万人,形成固定资产5.4亿元,资产超过千万元的企业12户,资产总额为2.94亿元。其产品主要有:锯材、人造板、木制品、实木家具、集成材、林化产品等六大类二百多个品种。四十年来,林业集团已累计实现林业企业总产值575.9亿元;累计生产木材1.12亿立方米,生产锯材299万立方米,生产木制家具110.7万件,生产集成材36961立方米,生产黄金8352.6公斤,生产天然绿色食品一百余吨,生产马铃薯制品37213吨,总发电量578.8万千度。(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孙鹏]1

  开发建设四十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搞好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还积极进行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到2003年末,林业集团已累计完成造林215092公顷,迹地更新1245737公顷,育苗4125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808791公顷,成林抚育1686018公顷,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

  开发建设四十年来,林业科研成果显著。其代表性的林业科研成果有:营建万亩种子园综合技术研究,该项研究,主要解决了樟子松、兴安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中选优、嫁接、定植、管理档案建立、无性系鉴定等项技术问题,该项目在国内属领先水平;航天遥感技术在落叶松松毛虫危害程度调查区划中应用研究,该项目1992年获大兴安岭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属国际领先水平;DC25型多用途余火清除机研究,该项目在国家科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92黑龙江省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上荣获参展项目银奖,1992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属国内领先水平;樟子松天然优良林份选择标准和方法的研究。国家“六五”期间重点攻关课题。1987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研究,属国内领先,并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40年来,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认真钻研,刻苦攻关,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首40年,大兴安岭林区的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国际也处于较领先的水平。森林防火已经形成了太空有卫星、空中有飞机、地面有预警雷达、辽望塔、现代化的远程指挥系统、快速机动的专业扑火队伍等组成的立体作战网络,一旦发现火警、火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其歼灭。

  据森林防火部门的统计,从1988年(“五六”大火后)到2003年的16年间,全区共发生火警、火灾482起,年均30起,比“五六”大火前年均起数减少近三分之一,其重、特大森林火灾8起,年均0.5起,是“五六”大火前年均起数的1/24。林地过火面积27.22万公顷,年均1.7万公顷,是“五六”大火前年均的1/8。1998年以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和林管局先后14次被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政府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发建设之初,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建设方针的影响,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林区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住房难、吃水难、行路难、购物难成为困扰林区职工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最大难题。四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1998年之后,大兴安岭林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自1998年以来,全区通过争取政策、招商引资、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2.9亿元,比1998年前10年的总和还多。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2.59平方米,15万林区人告别了饮用地表水的历史。新建和扩建了加格达奇区、塔河县、呼玛县、新林区、松岭区、呼中区等10个县区局址的自来水工程,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6.25万吨,完成投资2.1亿元,城镇自来水普及率由1998年的44.4%提高到2003年的62%。新改造城镇高等级道路106公里,完成投资2.2亿元,高级和次高级道路里程达到209公里,占城镇道路的50%,极大地改善了城镇的交通环境,便利了居民的出行。

  全区先后建成了以加格达奇新世纪广场、松岭区时代广场为代表的十个大型综合广场,总投资4310万元,占地面积12.9公顷。各类休闲娱乐设施的建成使用,提高了城镇品位,活跃了林区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经过大力度的改造和建设,现如今,以加格达奇、塔河、漠河、呼玛为代表的一座座林海新城,犹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八万里林海,昔日的一片片趴趴房、一条条烂泥路已被现如今的幢幢高楼和宽敞的油漆马路所取代,大兴安岭的城市建设与时俱进,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2002年,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在大兴安岭召开,大兴安岭地区作为“东道主”,在会上全面介绍了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原副省长、现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淑洁高兴地评价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和漠河为“小城不大,秀美如画”。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大兴安岭林区,自1964年开发至今,刚刚走过四十个年头,由于是资源型地区,境内无任何污染性的工业,致使整个区域保持了完好的自然形态。用生态专家们的话说,“这里天蓝、水清、地净,堪称人间净土”。

  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她是两江(黑龙江、嫩江)的发源地,也是松嫩平原、内蒙古草原乃至于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开发建设四十年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支持,而且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我国林业和生态专家测算:大兴安岭林区每年储碳、纳碳、涵养水源的价值就高达160多亿。我们设想,假如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中国就会有三分之一国土变成黄色的沙漠!(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孙鹏]

  2

  在大兴安岭林区采访,听到最多的还是有关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的话题。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这个林区全面加大了资源保护与培育的力度。木材产量已由“天保工程”实施前1997年的350.4万立方米调减到2003年的214.4万立方米,减幅为38.81%,5年累计减少木材产量498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经营性消耗5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75%提高到现在的78.42%,增长了3.4个百分点,谈到大兴安岭林区未来的生态建设,现任地委书记王忠林同志自有一套符合林区实际的思路。他说:“大兴安岭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再也不能走以单纯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老路,而要走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主,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新路”。王书记说,大兴安岭今后的发展和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林业建设。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的实际,在发展思路上就是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这一思路的基本涵义就是以生态建设为前提,大力发展符合林区实际,富有林区特点的特色经济。如,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旅游业、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养殖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北药开发业。把新兴“五大”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使林区经济逐步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为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该林区从2002年开始,对境内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的所有采金活动予以取缔,并对因采金活动而遭到破坏了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逐步进行人工恢复。仅取缔采金一项,该林区一年就要减少近2亿元的收入并向下拉动GDP2个百分点。用地委书记王忠林的话说,“我们宁愿承受经济上的压力,也不做破坏生态环境的罪人”。从2002年开始,该林区已有呼中、双河、南瓮河、绰纳河等7个自然保护区被国家和黑龙江省列为自然保护区。经过近17年的不懈努力,1987年过火面积达104万公顷的漠河、图强、阿木尔等北部火烧区现已完全恢复了生态功能。过去一些曾一度绝迹的珍贵野生动物频频出现,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基本恢复到了火灾前的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开发建设之初,由于重生产,轻建设,致使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从1964年开发至1998年的35年间,全区硬化路面不足80公里,高等级公路零公里,交通欠发达,通讯方式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林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为彻底改变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状况,1998年,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林管局从打造林区新形象,促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出发,通过向上争取政策、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等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的力度。从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间,全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达16.9亿元。通过改造和建设,全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八万里林海,一个个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峻工,从而促进了林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为林区经济的尽快振兴和腾飞,创造了先决的条件。

  2003年10月,首府城市加格达奇至漠河北极村的582公里白色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并从此结束了林区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同时,这条高等级公路的全线贯通,也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森林旅游业共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近5000余万元;2004年5月,哈尔滨至首府城市加格达奇的民航飞机正式通航,从此结束了大兴安岭没有民航的历史。从哈尔滨到加格达奇的旅途也将从12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借住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塔河至呼玛、林海镇至呼中、十八站至韩家园的高等级公路也将开工建设并力争年内通车;哈尔滨至北极漠河的机场年内也将开工建设。机场建成后,届时哈尔滨到北极旅游名城漠河的旅途也将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中俄界江——黑龙江洛古河至俄罗斯的波科洛夫卡大桥也已经国家批准立项。大桥的建设与开通,将会极大地促进对俄贸易和对俄旅游;铁路客运也比较方便快捷。目前首府城市加格达奇已开通了至北京、哈尔滨、沈阳、大连,漠河直通哈尔滨的多趟旅客快速、直达列车。发达的交通,快捷的通讯方式,使大兴安岭与外界的联系更便利、更紧密,林区经济的振兴与腾飞也指日可待。(大兴安岭日报)[编辑: 孙鹏]

  3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