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里调水谁买单 ———中国频繁远程调水的忧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7:03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目前正是华北地区最大湿地白洋淀旅游旺季,众多游客不会想到淀水是从近400公里以外调来的。实施远距离跨流域调水,将是中国21世纪水利的一大特点,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远程跨流域调水最频繁的国家。“但最后的结果还很难说。”一位参加过多次调水规划论证的专家说。

  调水:从城市“流”向湿地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在今天的调水‘战场’,除南水北调工程之外,还有山东西水东调、引松(松花江)入长(长春)、引英(位于辽东半岛北部的英那河)入连(大连)、引黄(黄河)入晋、宁夏沙坡头等调水工程。”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的这一系列工程,都是为解决中国城市缺水的“燃眉之急”。

  “维持白洋淀的水位对华北地区极为重要。引岳(位于冀豫边界的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不仅为挽救‘华北之肾’,更远的战略考虑是在北京缺水严重时,直接从白洋淀向首都调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向记者透露说。2003年,干旱缺水的山西省跨两省向北京官厅水库输水,水量相当于20个昆明湖,这是解决目前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一些意义更为深远的远程调水也已频频实施。引岳济淀,主要是为解决生态问题。

  就在“引岳济淀”结束时,“引察济向”工程也开始了。从内蒙古的察尔森水库往吉林的向海湿地应急补水,是水利部和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协调的结果。这是东北地区自实施以保护丹顶鹤等鸟类为目标的“扎龙湿地应急调水”后又一次应急性输水。

  这些调水,只能满足城市和湿地急需,绕开了农村用水或农业灌溉问题。

  《全国农业节水发展纲要》分析,中国人口到2010年达到14亿人、2030年达到16亿人时,农业用水增加只能靠农业节水来解决,而不可能通过大规模调水去解决。要满足2010年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节水650亿立方米、投入2200亿元。

  污染是否也要穿过山脉

  关心南水北调工程的人不难发现,目前在建的这一工程有微妙变化:东线工程在山东德州悄然而止。这一改变的背后,是最缺水的天津对东线水污染的担心。

  2003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的节骨眼上,天津市提出:不要南水北调东线水。因为对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不放心,对能否成功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信心不足。这样,东线整个方案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因为如果认为东线水质问题不能解决,就彻底否定了东线的理论基础。

  国务院为南水北调制订的“先治污后调水”原则,就是担心出现“大调水大污染”。这是中国所有远程跨流域调水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化刚刚起步。如果污水处理要靠国家财政支出,全国2400多个县,每县搞一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本也高得难以承受,更不必说运行费用。“国外情况是,在收取水费同时收取水污染处理费,有的是一倍关系。这条路走开了,收益有保证,才能吸引投资者。”汪恕诚说。

  千里调水谁来买单

  晋水输京,相当于20个昆明湖的水量送到北京,输水沿线山西、河北两省为实施输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同一流域的山西也十分缺水,不动用经济杠杆,很难促进城市节水。

  远程调水已不限于北方。为了缓解太湖流域的水污染,2004年计划向太湖流域调引长江水25亿立方米,入太湖10亿至15亿立方米。太湖流域以占全国0.4%的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GDP,占全国19%的财政收入,城市化率达60%。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一位同志说,“浙苏沪都不缺钱,但‘谁结账’同样困扰着‘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当千万年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分水岭被工程技术手段打破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已不能只靠行政或法律手段了。

  不遗余力倡导“资源水利”观念的汪恕诚在许多场合都强调指出说:“随着我国一批远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各大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的加强,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产权归属、产权收益和产权经营问题,水权的分配、交换和定价问题,水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等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