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公开较量腐败两度写下遗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7:25 新华网

  “我不怕官被免,做好了回家卖红薯的准备。”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坦然对记者说。昨日,人民网刊登了他的一封不同寻常的求助信。

  黄金高在信中写道,为查自己辖区内涉及6000多万元的腐败大案,他受到上头的压力,更受到黑社会威胁,几年来他不得不带着防弹衣上班。由于反腐,他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对此黄金高感到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给媒体发信,请求声援。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对于此次向媒体公开求助,黄金高认为实属无奈之举。他告诉早报记者,他希望借此促进案件的进一步公开公正审理。但是,黄金高仍然出言谨慎,不愿向外透露他家的电话号码。他说,几年来,他换了十多个号码。到昨晚近10点时,市里仍然在忙着开会研究黄的信件在人民网上公开事件。黄告诉记者,他目前还在福州。

  两度写下遗书

  在调离市财委时到连江县委工作时,黄金高曾想过一阵清静的生活。正直的他却无法对群众反映的腐败问题坐视不管。虽然他知道,后任查处前任的案件,这在政治上颇多忌讳。但是黄金高还是义无返顾地在信中多次直接提到前作县委书记。

  为此,他承认,在当时他的心情十分矛盾。“经历了几年提心吊胆的生活,我实在不想再卷入到此类案件中,只想把连江的经济好好搞上去。再说后任查处前任的案件,在政治上也颇多忌讳。可是如果不管,就是回避矛盾,置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于不顾,作为一个党员,我于心不安;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县里‘一把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置之不问,腐败问题更不能坐视不管,是群众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调查江滨路腐败案时,他不但收到了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的阻力,还受到黑社会杀手的威胁。在局势艰难诡谲的情况下,黄金高曾两度写下了“遗书”,下定决心,就算拼着掉了乌纱帽、流血,也要把此案搞清楚。这两次遗书一次是在任财委主任时写的,还有就是在此次。

  黄金高在8号向人民网发出信件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表示,在他的工作中因为查这件案子已经“穿”到了很多“小鞋”,即使这封信曝光以后,他也无所谓了,“担心也没有用”。

  黄金高在信中提到,他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因此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认为,这个潜规则就是官官相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现在的官场有一个普遍现象,官员上欺领导,下骗百姓,一旦工作上出了事情就掩掩盖盖,不是去考虑治本之道,而是极力治标,能暂时拖过去的便拖,以不影响自己的仕途,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怪圈。

  但是,他又认为,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根本不可能打破官场潜规则。信件的公开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就够了。

  在今天人民网公布出黄金高的信件之后,他本人还没有来得及在看到。但是,他早已知道此事,因为在此之前,媒体已和他作过沟通,核实了信件的真实性,并同意之后会陆续刊登。此前,黄金高在发出信件的同时,还把他自己个人的资料也一块寄出。黄金高说,“我是党员,我不会说假话,并且我在选择媒体时考虑的是具有党性的媒体,譬如人民网,他们在公开信件之前,已经核实了内容真假,不然他们也不敢登。”

  黄金高表示,他根本没有考虑过出名的因素。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并不想因为向媒体说了实话而成为名人。

  黄金高的信件在网上公开以后,网民们的讨论一时蜂起。网友纷纷对对黄金高的行为表示坚决地支持。到昨晚10点为止,人民网上的评论达到了1800多条。新浪网上则达到了9400多条。

  一位网友还在网上公布了三封当地村民在县政府门口张贴的对黄金高的感谢信。这些信件称黄金高不畏强权,敢于打破官僚铁幕,为民请命。这三封信是署名为连江百姓王坤大和石松使所写。

  “公开之前作好了心理准备”

  早报记者:今天是是什么时候知道信件在网上公开的?

  黄:我在上午8点多的时候听到朋友说的。我想以我的身份写这封信,他们可能会登的,但是此前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登出来。

  记者:你为什么给人民网写信?

  黄:我觉得我是一个党员,我相信人民网是我们党的权威媒体,我反我的心思给他们说一说,这是很正常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党员的一个权利。同时,我相信他们的正义和勇气。他们什么时候登我无所谓,我早已作好了心理准备。

  记者:信件写出去以后,你心里有没有感到一些不安?为什么?

  黄:有的。因为福建及福州发展的形势很好,千万不能给别人一些看法,觉得福建一片漆黑。其实福建及省委是非常不错的,我爱福建,所以我才写了这封信。卢展工书记在这里的口碑非常地好,写出这封信以后,我感到内疚的是,可能会对省委有些影响。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的初衷。这次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一直都受到了省委,省纪委的大力支持。

  记者:案件的调查受到哪些阻力?

  黄:这些阻力来自地方的一些部门,这些我在信件里都写到了。

  记者:写信前有没有想到一些人会认为这是在给当地抹黑?

  黄:肯定会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想法。

  “公开后我会更安全”

  记者:你认为你是在违反官场的潜规则吗?

  (苦笑),嘿嘿,没有办法,该违反的时候只能违反一下了。有时候像学和逃学一样,太腻了,逃一逃或许下一课会上得更好。

  写信前有没有想到信公开后,会有人对你有看法,那些获取了好处的人会对你报复?

  我有过这些担忧,但是很多人知道了真相,很多人知道了我在做什么,如果这些人想对我下手,他们的代价会更高。我就是一个人,公安还在网上通缉一些嫌疑人。公开了会好些。更多的人知道此事后,透明些。

  记者:会不会对你的人身安全更好好些?

  黄:我想应该会好些。但是威胁还是有的,因为这种威胁不是来自领导干部,主要是那些不应该得到的利益损失者,即那些案件对立面的人。这些人想把国有资产据为已有,他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的腰包里。这些人会爱我吗?不会的。群众会保护我,这些人会恨我。如果再加上一些人挑拨一下,这些人很可能会对我下手。信件公开后,我安全可能还会好些。

  记者:现在是不是也有公安在你身边保护你?

  黄:我来连江工作后,市里领导给我派了两个保镖。我后来看到群众对这个问题(查处案件)很拥挤,很支持,就反保镖辞掉了。我在中央党校学习完之后,保镖还是跟着我,但是我感觉到了形势发生了变化,就辞掉了,大约是去年下半年的样子。

  记者:现在没有保镖了?

  黄:现在县委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他们都安排所有跟我一起的工作人员,要小心的我安全一点。有的老百姓看到我走到哪里,也会跟着走,也劝我说小心一点。有些老百姓的话我很感动,他们说,你这样做下去,你的官是要掉的。如果你掉了,我们会损失更大些。

  不怕官被免

  记者:你担心你的官被免掉了?

  黄:我都想回家卖红薯了,当个老百姓还更好些,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记者:现在有没有接到相关领导的电话?

  黄:(笑)蛮多的了。

  记者:对未来作好了准备吗?

  黄:我有退路,如果我当一个老百姓不是更好吗?

  记者:当地老百姓对你怎么样评价?

  黄(笑):有机会你来看一看,你到老百姓当中去听,你会听到更多真实的想法。

  记者:什么样的动力让你这样执着?

  黄:我相信共产党,我相信我们的党应该大学来爱护。我相信人民,人民喜欢正义,我相信我们绝大数的干部有个公正的价值判断。

  记者:现在市委领导是不是都知道这个信件了?

  黄:是的,应该都知道了。

  记者:你刚才一直在开什么会呢?

  黄:这个暂时不说吧!

  记者:现在有没想到过后悔?

  黄:现在既然我走到了这一上步了,就不想回头了。我会坚决地走下去。

  记者:当初有没有想到给上级机关如检察院或纪委反映过这个问题?

  黄:省纪委和省检察院都是支持的,省人大也是支持的。

  记者:此前,你有没有把连江的问题向他们反映过?

  黄:这些人(省纪委)下来调查表态我都非常地感动,他们在2002年8、9月份时就表过态支持了。我最近没有向他们反映。我按照有关正常的渠道向有关机关反映过好几次,但是总觉得不是很理想。然后就想到向人民网反映。

  记者:有些人担心你会不会失踪了?

  黄:不会有人这样担心。我对福建省委的领导很有信心,过去的“猪案”,也是在他们的关心下,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现在这个案件,他们也很关心。

  记者:你觉得的信件在媒体上公开以后,是不是直接和那些不正之风公开较量?

  黄:应该是这样的。以前就有一点暗地作点的意思,我喜欢摆在明处。我要把这个别阻力从暗处拉到明处。这样,实事求是就出来了。公开以后可以让老百姓来监督。

  记者:你是哪地方人?任期多长?

  黄:我是蒲田人,今年52岁了。5年的任期已过去两年7个月了。(记者 简光洲)(来源:东方早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