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日本人为何不能洗耳恭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11:51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薛涌 这篇文章几次想写,几次都是写了几个字又罢休。如今看到中日两国因为足球产生外交纠纷,长崎市又在纪念美国在该市投下原子弹(即“原爆”)59周年,终于还是欲罢不能了。
那是2000年的事情。我被耶鲁大学送到日本一个大城市的著名日语中心培训一年,学业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要给当地市民作结业报告。其实,来听的就几十个人,许多还是本中心的老师,和在北京工体两国国家队踢球的场面当然是不能同日而语了。 我报上一个题目:“原爆再评价。”至于具体讲什么,一个字也没有提。但是,仅仅是这个题目,就引起一场“外交危机”。 首先是中心的主任找我谈话。他是个美国人,在美国大学里教过书,谈话一开始,就先向我道歉:“我当然知道而且相信学术自由的原则。所以我也知道我下面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都违反了我的信仰。但是,我的位置是维持这个中心和当地社会的关系,我们得到了许多日本政府和企业的赞助,并不是活在真空之中。你这个题目在这里太敏感,希望你不要讲。” 不讲怎么办?学业总得完成呀。当然变通的方法很简单:我写一篇读书报告,交给指导老师,由他改过,就算我过关了。后来才知道,中心主任找我谈话,并不是出于他的外交本能,而是有更大的来头。我那个题目一报上去,就惊动了市政府,市政府里有个“私学振兴课”,马上给中心打电话,表示严重关注。所以,中心也是不得不有所行动。 对这样的结局,我并不是没有准备。其实,对这个结业报告,大家都不想做,甚至在底下商量怎么才能逃。我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人,和同学打赌说:“就凭我这个题目,学校会想方设法不让我讲,根本不用我逃。”当时同学将信将疑,但知道了结果后,都羡慕得不行。我当时说大话:“咱们这个中心,虽然是语言训练中心,但名字可叫‘日本研究中心’。学了一年,你得证明一下你对日本有什么研究。根据本人对日本的研究,这个题目是不能讲的。如果事实证明我对了,就证明我对日本确实很有些研究,算是合格的毕业生。” 不过,这么惊官动府,却还是出人意料。这可是一个有几百万人口的世界知名大都市呀!你不能不佩服日本的官僚对社会的管理是多么有效率、多么细致入微了。不过,事后的荒唐感怎么也驱不散:你这个“私学振兴课”怎么不让人讲自己的“私学”呢?况且,你知道我要讲什么?没准我要为日本人说话呢?怎么连我想讲什么也不问,就把一个仅有几十名听众的报告给封杀了? 这就是日本。在日本,右翼的高音喇叭大白天吵得你心烦意乱。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说,要是别人,制造这样的噪音早就被捕了。但右翼的黑皮车从来都是招摇过市。有一次一位美国同学对那个车喊了一句:“你们太吵了!”吓得我的日本老师一把拉住他:“使不得,太危险了。”与此同时,许多声音是发不出来的,因为政府不愿听,你就不能讲。政府管得很宽、很细,甚至管到国外来。其实这次日本政府为一些球迷的过激行为大做文章,也并非没有先例。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一天到晚抗议中国煽动反日情绪,而且动不动军队就开过来。说是“以史为鉴”,日本究竟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呢?目前中国的劳工还在起诉日本政府和企业在战争中的暴行,日本遗留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在不停地被发现,日本有什么资格强迫中国人喜欢日本呢? 其实,我那个没有作成的报告,不过是想重温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当时美国对扔原子弹并非没有顾忌。有些人反对,更有些人主张扔在偏僻的农村,吓唬一下日本人,让他们赶快投降,少死些人。但后来还是决定在广岛、长崎扔。理由是,你在一个小地方扔,军方会封锁情报,天皇甚至会不知道。所以必须扔到一个大地方,造成掩盖不住的事实。事实证明,这种考虑是正确的。两颗原子弹扔下来,军方还试图掩盖事实,甚至在天皇的御前会议上讨论是战是降,投票的结果还是平局,最后靠所谓“天皇圣断”决定投降。即使如此,一小股军方人士仍试图潜入皇宫,发动政变,推翻这一决定。日本人吃原子弹的亏,一大原因,就是拼命想堵别人的嘴,不要听自己不愿意听的声音。最后逼着人家要用原子弹这样的大嗓门说话,让你即使堵着耳朵也能听得见。 《纽约时报》在报道亚洲杯期间中国球迷的反日行为时指出:“没有人会以虚情假意来看足球。”球迷的感情,不管对也好,错也好,就在那里摆着,是真实的,用不着人去煽动。而且,你越是堵着耳朵不想听,喊的人嗓门就越大,就像是对一个耳背的人说话一样。德国人则不同,战后对受害国的声音,过激不过激,全要洗耳恭听,甚至凑到你嘴边来听,让你都觉得没有必要大声讲,结果现在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一道理,聪明的日本人,怎么至今还是不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