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高度重视农民工在城市的“孤岛”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18:4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李萱娜)如果一个人每天劳动12小时、工资微薄、没有娱乐活动和正常性生活、无法参与社会交往,结果将会怎样? 在此间出席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专家们指出,艰难的生存状况和陌生的城市使中国农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中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每年又有1500万新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城市。“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
这些流动人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心理问题。根据深圳市委党校迟书君教授2002年对当地1900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接近半数的人感到过性压抑;两成的人想过或购买过性满足;一成的人曾为钱而满足他人的性要求。在北京打工的四川农民张志强并不认同专家的分析。他说:“焦虑、孤独和压抑是城里人的‘心理疾病’,对我们而言却再正常不过了。” 究竟有多少农民工患有心理疾病?目前尚无权威的统计数字。陈斌说,安定医院在过去的半年内接诊了60个民工精神病例。如果和每天400-700的门诊人数相比,这个数字实在不算大。“真实数字肯定大得多,因为他们不到最严重时是不会来医院的。” 由于住院费用高,就诊的民工都买最便宜的药回去服用。这些药副作用很大,服药期间无法正常工作,很多人一个疗程没完就不再来医院了。 王春光说,公共空间和社区缺失是最重要的诱因。“社会生活空间对农民工完全呈封闭状态。他们不看电影,不去繁华地段逛街。除了干活和睡觉,他们只能看看街头电视,蹲在路边聊天,彼此开开玩笑,没有心理疏导和自我成长的途径。” 他认为,政府的民工培训项目部分缓解了这一局面。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该市两年内以工地为基础建立了20多所农民工夜校。授课内容涉及施工操作、文化法律知识和时事政策。夜校还举行卡拉OK比赛、棋牌比赛等娱乐活动。 “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仅靠政府是忙不过来的,我们应该进行互助。”张志强说。他目前在一家民间组织开设的“工友热线”当志愿者,每天听同伴倾诉不幸并教他们应对之道。这家组织还常举办心理学、法律和英语讲座,参加者甚众。但是,这种为民工服务的民间组织全北京只有四家。 张志强说,这样的民间组织在登记注册方面遇到一定困难。他指出:“其实,能到大城市来打工的农民在当地大多是佼佼者。我们应该、也有能力进行一部分自我疏导和管理,希望政府给予更多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