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平年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实记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07:41 解放军报 | |||||||||
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这是邓小平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收获,也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记录。”对于刚刚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以下简称年谱),很多理论界专家学者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本书主编、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用这样一段话概括这部年谱的内容———融思想性、资料性、传记性、学术性为一体,记载邓小平人生经历最辉煌时期的生平、思想、业绩和品格风范的编年体著作;全面反映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真实再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迄今为止集中发表邓小平生平、思想、业绩、风范的资料最多的一部著作,新材料、新内容让人目不暇接 编写年谱,是人物生平、思想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邓小平年谱的编写,从1996年就开始启动。年谱副主编、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熊华源介绍说,年谱的编撰工作量巨大,我们无法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全部完成,所以集中了编写力量搞1975年至1997年年谱,这是他一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也最具现实意义。 编写年谱,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充分、全面占有资料。为了保证年谱的质量,编写组从编写工作启动之日起,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拉网式的,但又目标明确、有重点地收集材料的工作。他们首先将收集的重点锁定在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的档案部门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近50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在中央一级党政军会议上的讲话、领导人之间的谈话、听取汇报时的谈话、会见外宾时的谈话、对各种重要问题的批示、对各个方面的重要和比较重要的题词等。 精益求精,不负历史,就是编写组在年谱编写过程中始终抱守的科学态度。 翔实、准确地记载邓小平人生历程最后22年的主要活动、伟大实践和丰功伟绩,突出反映他在重大决策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1975年至1997年,是邓小平“三落三起”传奇一生中的华彩乐章,他用自己在半个多世纪革命历程中积聚的经验教训,用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起起落落的深刻思考,用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和开创精神,用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最真挚的爱,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年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翔实准确地记载了邓小平人生历程最辉煌的这22年的主要活动,突出地反映了他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的宽阔视野、恢宏气度、远见卓识,反映了他在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建立的丰功伟绩,完整地凸现了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熊华源简要地为我们介绍了几方面的例证:年谱全景式地再现了1975年整顿的全貌;年谱概述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年谱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系列事关重大的文件的形成过程。 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历史地再现这一理论的酝酿、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通常人们觉得,年谱就是一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流水账,顶多不过是择其精要而已。但这部邓小平年谱却打破了人们的这种认识。年谱副主编、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阎建琪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是这部年谱最重要的特点”。 他介绍说,年谱没有以资料长编的形式,简单地罗列邓小平的日常琐事,而是以较重篇幅加重它的思想性,把重点放在全面系统地反映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上。历史地、逻辑地再现了这一理论的酝酿、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很重视农业问题。他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很多论述,已成为党和政府制定“三农”政策的主要依据。新公布的材料,进一步充实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1992年7月23日、24日,他在审阅十四大报告稿时,对农业“两个飞跃”思想进一步予以阐发。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必然突破一家一户的经营,超过村的界限,甚至超过区的界限。但现阶段,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农民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这些思想,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启示作用。 一些已经或正在阅读这部年谱的专家们用“四个不能不读”高度评价年谱编撰、出版的意义: 是学习、领会、贯彻邓小平理论不能不读的著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习邓小平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能不读的一部书;是理论工作者、史学研究者,深入研究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历史不能不读的一部书;是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不能不读的一部书。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解放军报 2004年08月16日 第2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