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试点缘何花落温州--林毅夫访谈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09:29 温州新闻网 | |||||||||
上周末,本报记者对在温州专题调研温州农村金融的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作了独家专访。 记者:从最初的农信社利率浮改革到全国唯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经常会成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城市。您觉得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温州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使得金融改革试点屡屡“花落温州”?
林毅夫:首先温州经济发展得比较好,企业素质也比较高,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要好,前提是实体经济好。金融好了后,又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温州实体经济基础好,这是选择温州作为试点的内在原因。 另外,温州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信社的呆坏账比率都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也充分说明了温州金融是在实体经济良好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这也是选择把温州作为试点城市的又一因素。 记者:你认为农信社利率浮动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怎样的借鉴呢? 林毅夫:第一,利率浮动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温州民间金融活跃,利率浮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如果人为地压低正规金融的利率,那么必然导致更多资金流向民间金融。第二,利率浮动调节资金的流动。存款利率浮动会导致贷款利率的浮动,贷款利率浮动有利于把资金流向使用效率高的企业。利率浮动改革是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温州金融改革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温州的企业一开始就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良好,才促使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 记者:温州农信社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这种体制上的变化,是为了更好的支农,还是为了让农信社变成“银行”,在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壮大? 林毅夫:我个人非常赞同把农信社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的做法。农信社过多支农,会增加农信社政策性负担。将来农信社亏损了,还是要政府来承担。所以,不能单纯地把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混淆在一起。政府给农业补贴,可以通过财政手段解决。农信社应该按照经济原则来办。 记者:那农信社会不会因为利益驱使,去寻找大企业大项目从而减少对三农的支持呢? 林毅夫:有这个可能,但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农村合作银行是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必然要服务于地区性的中小企业。二是设计的金融手段、金融产品适应农村的特点。农村经济要发展,有两条路要走:一是发展非农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可以用掌握的金融信息对农户进行担保,降低贷款风险。在这两种方式下,农村合作银行会起重要的作用。 记者:温州有民营企业提出申请创建民营银行,银监部门则认为目前更切实际的是建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您是怎么看的? 林毅夫:我个人还是支持创建民营银行。建立地区性的民营中小银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前提是在准入条件、监管都十分完善的情况进行。 对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我个人还是持保留态度。一是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特性决定不适合进行风险投资的。通常中小企业的技术是引进的,不可能拥有全国性或者世界性的垄断市场。二是没有巨大的回报率。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可能像高科技企业产生那么巨大的回报率。三是财务制度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对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必须内部财务制度公开透明,退出机制成熟。(温州日报胡恩强尤成勇)(来源:温州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