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走出"大宅门" 应对"洋中药"的竞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09:43 新华网 | |||||||||
日前,在天津市召开的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日渐发展的“洋中药”抢滩中国市场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发挥中国传统的中药优势,以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促使地产中药大量走出“大宅门”,是应对“洋中药”竞争的关键。 与本土企业合作“洋中药”曲线进中国
据悉,在全球药业排名前百位的德国马博士大药厂最近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一种具有排毒养颜、治疗便秘的植物药,而此前日本大幸药品株式会社也刚刚将其汉方药新剂型推向华南市场。此外,欧洲和日韩的国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通过在华合资和投资等实施本土化策略,纷纷涌入中国天然植物药品市场,形成“洋中药”进军中国市场一个新的浪潮。 “洋中药”加快研发 传统中药面临挑战 中国本是中草药的发祥地,而“洋中药”纷纷抢滩中国中药市场,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产品推进。如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等企业,已将中国列为其重点发展市场,不断加大投资;二是产品研发。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瑞士诺华,出资450万美元,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项目,如今已初见成效,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中药的研发而进军中药领域。如银杏叶产品,国内市场已出现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另外还有日本的救心丹等都是中药的“衍生物”。(来源: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