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中国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0:00 观察与思考

  今天的青少年,明天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创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是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抓好抓实的战略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民族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
大成就,德育工作亦是如此。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试行《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纲要》,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纲,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途径,教育原则和实施办法等,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制定了《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建国以来,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目标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思想和良好素质的青少年成为有抱负的热血青年,走上社会,活跃在祖国需要的岗位上。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应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当看到,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德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不可否认,我们的德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德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在继承良好经验的前提下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这一节奏明显慢了点。

  哈尔滨一少年,在家里所受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渐渐产生了仇恨心理。一次和一个食杂店老太太发生争执,他就把从小到大所有的仇恨都发泄到她身上,把她给杀了;

  江苏徐州一位违纪的学生犹如一个“古惑仔”,拿起砍刀砍死校长的四位亲人;

  浙江温州一位17岁的初中生因没钱无法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

  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杭州一小学班主任问班里的学生将来长大的愿望是什么。60%以上的学生说要当老板,因为老板有钱,能得到别人尊重;

  ……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给人感觉太过平常。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值得每一个成年人重视。

  首先,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然而就像打开窗户一样,除了新鲜空气,一些苍蝇和蚊子也飞了进来,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侵蚀着未成年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常,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其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好像就为了一个目的——高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把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片面地理解为以智育为中心,只教书不育人,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也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增加学生负担,不仅对所谓的“差生”放任不管,就是对少数高才生的培养,也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获取高分上。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强者。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高级教师施泽民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案例:去年,杭州某小学校长做了一个试验,该校长特地选了星期一上午升国旗的日子,那天刚好下雨,学生们陆续到校,校长把一纸篓的废纸倒在学生进教室的楼梯口,自己先捡了一张,然后在旁边观察,一个个学生说说笑笑跨过纸篓而去,那些手臂上挂着一杠、两杠、三杠的学校“精英”们也跨过去了,最后出现在校长眼前的是全校成绩最不理想,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学生把所有的废纸全部捡了起来。施老师把这件事情讲给活动中心一个夏令班的学生听,请学生们发表意见。学生一:既然校长已经捡了一张了,为什么不全部捡起来;学生二:大家一人捡一张,谁也不吃亏。施老师没有发表评论,他请一位在座的美国四年级学生回答,这位学生说,在美国,谁看到都会捡,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为此,有老师发出感叹,不知道今后的思想品德课该如何上!

  最后,德育合力还未形成,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之间,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力量之间整合尚未到位。

  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相关部门对加强德育基地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结果却无法令人满意。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时间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一些博物馆,虽然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然而去参观的未成年人又有多少?

  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笔者的一位同学早年移民美国,他说现在自己已经很美国化了,每个周末都去做“义工”,他说自己是受环境的影响。每逢周末,他所在社区的学生,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不用谁组织,就会自发组成一组,到医院和各个公共场所进行免费服务,奉献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这种活动绝对不会出现这次去了下次就不去的现象,都很认真,家长也非常鼓励。再来看中国的家长,一句“干嘛去啊,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别人会去做的”的话就可以把你抹煞掉。

  学校如果一味教书而不育人,缺少对社会情况和学生校外生活的了解,缺少与社会、家庭的配合;家长如果不能很好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不协调好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的教育力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步子将会迈的很艰难。

  家庭教育亟待加强

  虽然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更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要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帮助下,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建议未成年人教育从胎教开始,做好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陆保衡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有一份调查表明,家长同意‘孩子从小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占85%,认为‘孩子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不足10%。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体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们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热点目标指向了学习。这说明,不少家庭还是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修养和提高。”

  同时,家庭教育贵在创新,不是简单的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完事了。而应辅以勇敢教育、挫折教育、快乐教育、宽厚谦让教育、善良教育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培养、公德意识的培养等等。

  拿挫折教育讲,如今的孩子是在甜水中泡大,是在温室里养大的,受不了一点挫折,心理极其脆弱,陆教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10岁的学生,仅仅因为母亲不同意他出去旅游,就喝农药自杀。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陆教授认为家庭应该提倡快乐教育。一个人快乐与否,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性格开朗、乐观,整天快快乐乐,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首先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欢乐、到处充满爱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善良、宽厚和谦让等优秀品质的培养。相反,一个整天死气沉沉,家庭“战争”不断,没有爱,没有温暖的家庭,是不可能培养出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来的。

  陆教授还认为有时候成年人应该向未成年人学习。

  比如:“雪化了,变成什么?”

  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很有想像力,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水。”

  “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

  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不符合标准答案。

  在经历了无数次“标准答案”的教训之后,孩子们学乖了,学会死记硬背,学会了“从不提问”,久而久之成了胆小如鼠的“分数机器”!

  别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别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当我们蹲下身子与他们交谈或者游戏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插着一对想象的翅膀,而我们的翅膀却被日异增长的经验压断了。所以,更大的空间属于孩子。

  理想的德育

  2004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4年7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在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应加大力度,乘势而上,全面推进新形势下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一代浙江人。

  中央和省市领导的讲话,在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殷切希望。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抽象的德育靠说教式不能深入人心,也不能为人掌握。

  曾经震动中国教育界的中日孩子夏令营中的表现还历历在目,身背10多公斤的东西,行走几十公里的路,中国孩子松松垮垮,叫苦不迭;日本孩子纪律严明,咬紧牙关,一直走到头。宿营生活,日本孩子烧火、炒菜、煮粥,什么都会;中国孩子就没这两下子,只好饿着肚子向领队叫屈。野外探路,中国家长怕危险,中途用车把孩子接走;日本家长却鼓励生病的孩子:你一定能成功!

  日本的孩子在校吃饭时,值周的学生身穿洁白的工作服,按次序把饭菜准备好,当同学吃完时,很有礼貌地问还需要什么,服务相当周到。放学回家,亲手把工作服洗干净,熨平叠好,第二天交给另外值周的同学,依次轮下去。日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礼貌待人和富有责任心的精神。难怪在有些论坛上,日本留学生会“口出狂言”:“若干年后我们日本肯定超过中国,因为日本人一个顶你们七个。”除了愤怒我们更应该反省。

  在80年代以前,一个家庭一般有两三个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每个孩子就会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做家务活,每个孩子自觉分工,责任、权力、义务得到统一。在自然的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学到许多道德规则,毋需父母反复说教。而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人缺少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时间与外界隔绝。到了入学年龄也几乎是“两点一线”生活规律,缺乏与别人交往的基本能力,也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等等。把道德教育一味的文字化、大纲化,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往往显得脆弱而无力。

  毋庸置疑,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形成一个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是开展理想的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定位问题,即每个阶段要让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然而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层次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如要求小学生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小学生一无所知;要求初中生热爱社会主义;高中生发扬集体主义等等,到现在,许多大学生却连基本的公德都做不到,例如“刘海洋事件”。因此,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的建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如日本的小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各年级实际情况而定。一年级主题是“相好”,二至六年级主题分别是“和睦”、“不造谣中伤”、“体谅”、“尊重人格”、“大家幸福”。其成功的育人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要重视未成年人心灵的沟通,重视心理问题的研究,养成学生自律的习惯。

  “德育工作不是单向传递的”,杭州市教育学会秘书长韩似萍认为,育人是一门学问,20岁以前听话的孩子,20岁以后就不会对话了。成年人往往喜欢用“听话”来衡量未成年人是否“乖”。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他们不会满意盛气凌人的教师和父母,他们希望教师和家长成为一个引导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教训者、监督者。以前我们把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其实青少年暴露出的很多问题还是来源于他们的心理问题。社会的压力,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使他们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一些学生不堪忍受选择自杀的事件频频跃现报端。当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学校设有心理辅导老师,社会上也开辟出许多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等等。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最终要脱离教师和父母走上社会,因此学生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的习惯,对今后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大有裨益。

  另外,提高理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一股时空交叉的“绳索”。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摇篮,父母要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还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做出选择和调节,力求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受教育者朝着一个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共存。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到。 观察记者 傅宏波

  做人与责任感 ——访浙大附中副校长汪国新

  观察记者 傅宏波

  责任感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是通过外部的引导教育培养和个人内在的自我体验相结合而形成的。只有外部引导与自我内化相对性统一才能培养起责任感。责任行为是责任感的外化,是责任感的最终归宿。知道该怎么做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切切实实地做好该做的一切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变为客观现实的“责任行为”,青少年学生才不至于沦为“口头上的将军,行动上的矮子”。

  观察记者:汪校长,在您多年从事学生德育工作中,您认为现在的学生在思想道德表现上,比如说责任感上,大概是一个什么状况?

  汪国新:社会责任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核心素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要求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市场经济以满足买方市场为主,则要求人必须对他人负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则要求人必须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则要求人必须对全人类和自然环境负责。当今青少年比较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探索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是现实交给我们的重要课题。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浙大附中一直把“学会负责,学会做人”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责任感培养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在责任感培养中特别强调重视基础,因此在自我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方面成效更加明显。但是,更高层面的责任感发展不平衡。某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上存在许多偏颇的地方,如一些学生还缺乏对民族、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在对“四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在人生意义、追求目标、关注的重点等问题上有失偏颇。不少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家庭的欢乐、目前的学业和上一所好的大学,从另一个层面上反映部分学生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的缺失。类似现象在我们的部分学生身上也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观察记者:在青少年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汪国新: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腐朽落后文化思想的渗透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当然,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道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改变智育对升学就业有好处,体育对自己的健康、健美和长寿有好处,美育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享受美好生活有益,只有德育是无用的思想,因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会负责、学会做人”就成了学校和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任务”,学生必然产生逆反心理或对学校的活动敬而远之。另外,家庭教育也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负责”和“做人”的重要性,有的虽然认识到“学会负责”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找到得当的方法,没有持之以恒地配合学校进行培养。

  观察记者:在新时期,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责任感教育为例,汪校长,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汪国新:我认为责任感应该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作为学校,首先要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抓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其次,教会学生对集体负责,从爱护公共财物抓起。再次,教育学生对国家负责,从“四国”教育着手。开展以“扬国魂”为重点的“知国情、明国策、记国耻、扬国魂”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前三个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对祖国的过去和现状有所了解,认识到自己对国家负有的责任,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扬国魂”教育,可以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和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对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大庆人的艰苦创业精神等的挖掘和宣传,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可信、可学、可行”。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自然负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然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建立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这是提高人类素质的需要。

  观察记者:我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新时期,对教师有新的要求吗?

  汪国新:教职工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包括青年教师确立了比较先进的育人观。他们重视共性教育更重视个性教育,不仅允许学生间有差异,而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给有特长的学生尤其是“偏才”、“怪才”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观察记者:学校倡导教师和学生交朋友,这对责任感培养有什么作用?

  汪国新: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是建立在双向交流和对话关系的基础上的。师生之间应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主导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掌握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发展状况,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引起受教育者道德冲突,以产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发展人的个性体现对受教育者成长与发展的关怀。另一方面更应看到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要培养受教育者强烈的参与意识、进行道德体验的勇气、为远大理想奋斗的毅力以及高度的自制能力,在失败与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

  观察记者: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在责任感的培养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

  汪国新:责任感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必须在继承中有所变化和发展。我们在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自主管理。学生自治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这不仅仅是一种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策略;二是自主养育。只有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自主养育协调发展、形成“共振”的时候,教育才是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励机制,创设发展学生个性的环境与氛围,应是教育者最须关注和最需要做的工作。学生自主发展的好坏,全在于此。

  观察记者:暑假期间,许多学校都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责任感培养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汪国新: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教育者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被广泛采用,因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很好地进行责任感的培养,非主体参与的活动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作用。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观察记者:什么是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汪国新: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学会负责”为宗旨,以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和活动对象,以课题小组为组织形式,以课题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实施、总结评价、成果展示为主要线索和内容的实践活动,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组成课题小组,一般由5-9人组成;(2)筛选确定课题;(3)制定活动方案;(4)开展实践活动;(5)撰写课题报告;(6)汇报交流和展示活动收获。由于是学生自主选题,所以课题内容十分丰富,有关于日常生活的,有关于环境保护和美化的,还有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

  观察记者:能谈谈课题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吗?

  汪国新:我们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行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一口痰与一个城市”实践活动、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调查”、“从汽车尾气排放看杭城小汽车的投放量”等课题式实践活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负责的精神,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其中有一部分课题式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例如,主题为“一口痰与一个城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将课题报告随信送市信访局,提出“我市应从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抓起,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健全公共设施,以治愈这一城市‘痼疾’”的建议。同学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杭州市民的积极响应和鼓励,也受到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同志的充分肯定,他亲自给学生写了表扬信。同学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学生树立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长期坚持开展课题式社会实践活动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愿意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人。

  观察记者:刚才您提到课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对责任感的培养有何重要意义?

  汪国新:主体参与的活动可以说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在主体参与式道德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参与者”和“当事人”,不是“客体”和“旁观者”,学生参加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参与”活动,一种对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介入创造”活动。教育者引导启发学生自愿地、主动地、直接地、民主地参与到校内外各种事务、活动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主动地选择、吸取各种活动的教育影响,以发展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责任感、参与能力与其它各方面的品性、能力与素质。这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主体“自己塑造自己”或“自己构成自己”的活动。主体参与式教育活动为德育中实际存在空洞说教与机械训练、学生中实际存在言行不一与缺乏自觉纪律和责任感等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