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走出"大宅门" 应对"洋中药"的竞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4:38 天津日报 | |||||||||
日前,在天津市召开的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日渐发展的“洋中药”抢滩中国市场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发挥中国传统的中药优势,以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促使地产中药大量走出“大宅门”,是应对“洋中药”竞争的关键。 与本土企业合作“洋中药”曲线进中国
据悉,在全球药业排名前百位的德国马博士大药厂最近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一种具有排毒养颜、治疗便秘的植物药,而此前日本大幸药品株式会社也刚刚将其汉方药新剂型推向华南市场。此外,欧洲和日韩的国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通过在华合资和投资等实施本土化策略,纷纷涌入中国天然植物药品市场,形成“洋中药”进军中国市场一个新的浪潮。 “洋中药”加快研发 传统中药面临挑战 中国本是中草药的发祥地,而“洋中药”纷纷抢滩中国中药市场,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产品推进。如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等企业,已将中国列为其重点发展市场,不断加大投资;二是产品研发。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瑞士诺华,出资450万美元,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项目,如今已初见成效,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中药的研发而进军中药领域。如银杏叶产品,国内市场已出现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另外还有日本的救心丹等都是中药的“衍生物”。 加强产品认证 中药标准化成当务之急 我国中药企业虽然有1000多家,但是真正上规模、符合国际生产标准的企业还太少,无法在药理及成分上有一个量化标准。而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中药企业,则从药材选种、育苗等步骤即开始全程质量跟踪,保证其产品顺利通过美国FDA、欧盟GMP等国际认证。 专家认为,虽然“洋中药”将市场发展锁定在中国,但想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并非易事。无论在品种或价格上,“洋中药”都不占优势。如进口植物药药价与国产中药相比,一般高出10倍以上。日本产的救心丹20粒装一盒要131元,国产的速效救心丸仅售12元;从消费心理看,国人还是信服国产中药。面对国际“洋中药”的竞争,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是中药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专家指出,必须要建立国内中药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加快实现中药材、中药饮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控制好野生药材的有效资源,保护中药知识产权,是今后国内中药企业的当务之急。特别是要迎合世界潮流,突破丸、散、膏、丹、汤的传统剂型,在高效、快速、微量化、给药便利、便于贮藏携带等方面下功夫,以排除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研讨会上,专家对天津中新药业现代化中药产业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园整体投产后,将对中国现代化中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完)(记者柳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