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时评) 从“落实不够”论落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8:50 汉网

  殷增涛

  “落实”,是当下领导干部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落实不够”,成为制约当前发展的瓶颈,成为上上下下的共同感慨。各级开会、讲话和发文,往往言必称“落实不够”。

读冠军背后的故事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既然“十分严肃”,就不是一般性的号召;既然“提到全党面前”,就不是少数人而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可见,落实问题何等重要和紧迫!

  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不落实”已成为当前干部作风中的痼疾:少数领导干部或言与行不一致,讲落实有道,抓落实乏力,承诺落实干脆,结果往往落空;或文件与实际不一致,报告作过,文件发过,却停留在纸上,下面的具体情况和文件说的两个样;或主观与客观不一致,主观臆断,急于求成,脱离实际,解决问题乏术;或落实喊在嘴上,责任交给下面,自己不身体力行,等等。

  好说“落实不够”,自然有其原因。大概一是因为“不落实”是普遍性的问题,讲“落实不够”算不上什么缺点了,检讨“不落实”,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因而,不落实反倒司空见惯,可以心安理得。二则讲“落实不够”,往往意味着领导这个层面的任务已经完成,“方向已明,决策已定,部署已作,落实是下面的事”。故,说“落实不够”,决不仅仅是自责,更多的是责下,好像落实只是下面的事,“不落实”则成为卸责的借口和批评下面的武器。

  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落实”一词内涵有三:计划、措施等通过周密的研究,达到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使落实;心情安稳、塌实。可见,落实要经过“周密研究”,通过“明确”、“可行”的办法才能实现,进而达到“安稳”、“塌实”的境界。所以,落实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求真务实、环环相扣的链条。

  落实是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何谓领导?领导是指“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落实是领导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下面不落实,根源在上面。如果只会作报告、喊口号、发文件,而不会将决策贯彻到基层,把方针政策交到群众手里,将措施转化为各级的行动,是不能真正引领人民前进的。以改革、务实著称的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在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之后,各级领导“要鼓实劲,要解决实际问题,要踏踏实实的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到实处”。我们常说:“领导就是服务”,就是指要通过服务来实现领导;其实,领导也就是落实,领导工作就是落实工作,就是组织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各级各项决策措施,不落实意味着失职,不落到实处又怎么领导?

  落实应是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宗旨和理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对现实和对历史负责统一起来,不惟上,只惟实,坚决克服那种只讲个人政绩、只讨上级喜欢,损害群众利益,劳民伤财的行为和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中,更要真正落实到基层,使广大群众真正能掌握、真正能感受得到。群众最赞成的,是那些亲民利民的好政策;群众最渴望的,是党的好政策能落到实处;群众最喜欢的,是那些言而有信、不说空话、会办实事的干部。言行一致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求真务实是从政为官的基本品性。

  落实应是领导干部奋力追求的工作境界。领导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检验一地一部门领导工作的好坏,就是看各项措施落实的情况,看领导干部的诚信度。落实才能铸就领导干部的诚信形象、公仆形象。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三个代表”这个最大的行动纲领,都要通过“实际行动”而不是“豪言壮语”去落实。领导干部应把落实作为工作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作为衡量思想和工作的“标杆”。要争当能落实、会落实的领导,对不落实要有切肤之痛。责任重于泰山,“为官一任,落实一方”,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一路畅通,也才能实现“造福一方”的目标。

  落实反映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能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下去,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检验着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群众观点和执政水平。只有坚定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理论与实际结合,善于把普遍性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善于面对困难,扫清落实的障碍,既能够适时提出“过河”的任务,又能够及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落实不落实,实际反映的是领导解决问题的本事,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有的领导干部情况不清,方向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工作靠拍脑袋,落实当然是空话!有的领导干部不会总揽全局、抓纲带目,不会发动群众共同奋斗,不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陷于事务、忙忙碌碌,矛盾照旧、局面未改,工作日计有余、岁计不足,这也是决然抓不好落实的。

  落实不易,但决非不治之症。

  决策正确,是落实的前提。决策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决策错误,南辕北辙,就会造成执行失灵,即使靠行政手段强压,眼前得到落实,但终究经不起实践检验,会付出不应有的代价。

  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是落实的力量之源。实践“三个代表”、抓好工作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只有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才能不怕困难、不畏阻力、不讲条件,把工作落到实处。要有工作不落实则如牛负重,食不甘味、寝不安寐的高度负责精神。工作不到位,群众不满意,心情如何能够“安稳”、“塌实”?这方面周总理就是我们的榜样。他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一心为民,鞠躬尽瘁,许多工作都要亲自过问,亲自了解情况,亲自接见下级和群众,亲自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交给下面同志办的事,他还要亲自检查督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有这种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又怎么会“落实不够”呢?

  制度机制,是落实的保证。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包括首问制、督办制、通报制、下访制等等。责任要明确到人,奖惩要严格分明,共同负责等于无人负责。邓小平同志强调,任何一项任务,“打屁股”必须“打到具体的人身上才行”。由机制推动,以制度保障,让不落实的人受“皮肉之苦”,受到追究,才能推动落实,落实到位。

  落实要靠能落实的干部。在工作中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以落实不落实来检验作风、衡量干部。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搞形式、不抓落实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把重要工作交给身体力行、能够落实、善于落实的干部。对那些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贪图虚名、华而不实的干部,决不能委以重任。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古今兴盛皆在于实”。让落实作为一种制度、一种风气、一种境界,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努力践行吧。让我们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求真务实,为“落实”而奋斗!(来源:长江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