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平(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9:48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 |||||||||||||||||||||||
造化钟灵秀,地灵育人杰。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广安山环水绕。从家乡的华蓥山到立马太行山,到千里跃进大别山,邓小平的革命生涯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亘古绵延的华蓥山巍峨参天,赋予了邓小平沉稳坚毅的性格。从广安流过的浩浩渠江和滔滔嘉陵江,给予了邓小平力挽狂澜的智慧和勇气。从童年直至晚年,小平对水始终难舍,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纵览小平一生,几沉几浮,也许是水给了他灵感,给了他力量。毛泽东曾这样赞许道:小平同志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这灵活,不就是水之禀赋么。柔能克刚,有容乃大,这正是小平一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西南局的核心,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期间,是其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解放大西南后,如何经营大西南,邓小平知难而上,经受住了历史所赋予的考验。天下未治蜀先治。毛泽东由此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的确是人才难得,并赞其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1952年7月,邓小平奉命出蜀,向首都北京迈出了他政治生涯中至为关键的一步,中国历史因这一步而改写。 东出巴蜀 然而,清朝末年,中国大地风雨飘摇。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湖湘大地一样,地处盆地的四川也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洗礼。保路运动和随之而起的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以及五四运动的呐喊声,划破了天府之国上空的层层乌云,也打破了身处四川东北部一个偏僻村庄里少年邓小平平静的学习生活,这迫使他不得不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 在一片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呼声中,1919年,重庆开设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偶然。是年暑假,因躲避仇家远游重庆的邓父突然返家,这个已有了些新式思想的乡下人,作出了一个改变邓小平一生命运的决定,送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对于父亲的意见,邓小平十分高兴。1919年9月,邓小平前往重庆考上了留法预备学校。就这样,在川中大地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的挟裹之下,1920年,邓小平告别故乡赴法勤工俭学,走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 坐镇西南 12月8日,二野机关进驻重庆。面对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这座西南重镇,邓小平感慨万千。是啊,从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离开重庆赴法勤工俭学,到统领数十万大军攻取重庆,这一去一返,整整29个春秋,昔日的蜀中少年已经成了雄姿勃发的将领! 从解放重庆到和平解放西藏,大西南全部解放,至此,中国大陆宣布完全解放。还在湖南常德进军途中,邓小平受命组建中共中央西南局,并就任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再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钢铁通途 早在中央决定刘邓率军解放大西南之前,邓小平就已考虑修建成渝铁路。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仅仅一个星期内邓小平就主持西南局开会,作出了修建成渝铁路的重要决策,而当时,成都战役尚没有开始。成都战役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指挥下,从西南军区各部队抽调3万多人,组成5个军工筑路队,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铁锤、钢钎、炸药、扁担、竹筐,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山劈路,打着灯笼火把推着斗车出渣,曾创造了52天完成4个月任务的奇迹。当铺路需要129万根枕木时,四川各地群众积极采伐送往工地。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献出了作寿棺的方材,许多群众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 成渝铁路全长405公里,横跨川中12个县的腹心地带。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经过两年的奋战,1952年7月1日,重庆至成都的铁路全线通车,将川东和川西连接在一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想象的奇迹。成渝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在通车典礼上,毛泽东从北京送来了祝贺锦旗。 刘邓青深 在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里,邓小平与刘伯承结下了生死情谊。可以说,刘邓之间是难以插入一个、号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细节:1942年春夏,侵华日军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两次扫荡,给根据地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邓去中条山,刘留守太行山。两人分手后,刘一直担心邓的安全。3月29日晚,刘接到电报,邓当晚通过白晋线去太岳。当夜,刘坐在作战科替参谋值班等电报,一直到深夜接到邓安全抵达的电报后,他才放心去睡觉。真诚的友谊更加激发了两人的战斗豪情。刘邓大军叱咤风云,创下了中国战争史上许多奇观,刘邓连接在一起,像一座威严的山。一座威严的太行山,一座威严的大别山,一座威严的喜马拉雅山。 刘伯承元帅逝世,邓小平同志率全家去参加追悼会,他在悼文中无限悲恸地说: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深痛。邓小平还曾说过: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个人的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猫论”来历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这一著名的猫论流传甚广,影响巨大。其实,邓小平不是猫论的发明者,而是引用者。猫论源于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天府之国,田多粮多,鼠多猫也多。农人养猫,为的是灭鼠护粮,讲求实用价值。所以黄猫也罢,黑猫也罢,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我国正处于国经济调整时期,在一些地方出现包产到户的做法。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从实际出发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为了形象地表达这一正确观点,邓小平恰到好处地引用了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于是猫论便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同志被打成了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猫论被当成一枚重型炮弹抛了出来。于是,猫论成了唯生产力论的同义语和实用主义的代名词。成了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动政治观点,受到最严厉的批判。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批判来,批判去,猫论非但没有批臭,人民群众反而从中看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 本版撰文 陈银峰(来源:长沙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