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破解基层村干部匮乏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06:09 中国青年报 | |||||||||
在重庆市正在进行的村干部选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人治村、能人治村现象。有关部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现象有助于破解村干部后继乏人难题。而该难题又是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深层次问题之一。 重庆市民政局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说,重庆位于西部地区,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是孩子、妇女和老人。有能力做好村里各项工作的人越来越缺乏,现有
“重庆在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出台的种种措施,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新探索。”这位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在选拔使用村官中,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重在兴农富民能力,并公开选拔村干部,这些做法是符合有关法规的。 2001年7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该办法通过立法确认“海选”方式,在全国地方立法中尚属首例。该《办法》同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人申请,村民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予以登记:因婚姻家庭关系和兴办经济实体居住本村超过一年,其户口尚未迁入的;已经转为非农业户口,仍在原村居住、工作并履行村民义务的;部队、企业、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离职回乡人员居住本村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其他优秀人才,自愿到农村工作和生活并参加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的。 “这一规定,让更多的人有了村干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拓宽了村民委员会干部来源渠道,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这位负责人说。 据重庆市组织部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重庆针对一些地方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政策措施。目前,全市村“两委”负责人中,35岁以下的达34.5%,高中以上文化的达67.1%,分别比2002年底提高23.4和30.9个百分点。“重庆正在实施素质强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制度建村的‘四村工程’,而提升村干部素质,则是素质强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各区县(自治县、市)积极改革传统的村干部选任方法,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突破了‘本村居民、农民身份、种植行业’的束缚,聚集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私企业主、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下岗职工、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员、退伍军人和农村专业大户等各类优秀人才。全市共有8240多名既有为民之德、又有富民之策的致富能人通过公选走上了村干部岗位,推进了村干部队伍由单一的‘政治型’向‘政治经济复合型’、‘守业型’向‘创业型’的转变。实践证明,重庆市新的村干部选拔措施,优化了村干部的结构,提升了村干部的整体决策能力。”他认为,重庆这一举措,培养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的村级干部,改善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不过,仍有人对富人治村举措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做法的效果仍需要时间检验。同时,富人、能人、学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村干部的工作非常繁杂,势必占用其不少时间和精力。他们能否真地进入合格村干部的状态,尚需更长的时间验证。富人村官、能人村官、学人村官现象会否“回潮”,目前尚未可知。 本报记者 田文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