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高位增长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08:06 河北日报 | |||||||||
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正运行在理性增长轨道。来自苏浙沪三地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一度高烧的投资、信贷、用地等开始渐归理性。走马区域内的一些工业园区、企业还会发现,这里向来活跃的经济细胞,在谋求当前发展不落伍之时,更在为今后发展蓄积势能。 蓄势:“点刹”行车,志在高远
“每次宏观调控,都是浙商的一次新机遇。当前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浙商而言是又一次考试。如果在‘点刹’中应对自如,化挑战为机遇,浙商将再一次抓住机遇,迈上一个台阶。”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的这一席话,不仅点破了无数浙商心里暗藏的心思,事实上也说出了不少长三角人当前求发展的“潜意识”。记者在长三角地区采访时,能明显感觉到涌流在这里的抓机遇、谋发展的一股股暖流,从政府到企业,从官员到企业家,一种着眼长远的发展热情,正在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行为中蓄积。“宏观调控可能会使企业一时的发展速度慢下来一点,但也正可以让企业能好好整理一下发展思路,正本清源,为下一步更富有内涵的发展准备力量。”民营企业江苏雨润集团管理人员都志灵博士说。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乐景彭认为,宏观调控对于上海确是挑战,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把握好了就是机遇。上海紧紧抓住中央宏观调控的机遇,当成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得契机,为今后20年上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蓄积能量。 在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中,江苏省积极鼓励和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大力推进土地的集约化使用。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批准设立仅两年的最年轻的一个省级开发区,目前已集聚了100多个外资项目、60多个内资项目。面对宏观调控,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潘春华心里十分踏实:“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反而使我们这样正规的开发区获得了更多的信任感与发展机会。” 调整:上有所呼,下有所应 每两个开发区就要核减掉1个,前5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第一季度急速回落了10个百分点,4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就已降到近几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中央宏观调控举措开始后一个月,上海就出现了积极变化。上海市发改委主任祝兆松坦陈,中央不搞“一刀切”,上海也要“切一刀”,从把握宏观调控的积极因素出发,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赢得上海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变化的不仅是上海。浙江慈溪市明确表示要把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慈溪落实宏观调控决策的主要措施;古都南京,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开始显现相当强的区域辐射效应,但市委书记罗志军仍直言,南京还是要学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调整达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效益提高的目的…… 发展是硬道理,宏观调控正是为了实现今后一段时期内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在长三角地区,这种积极响应中央决策的调整,很快便显现出明显的政策效应。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浙江工业投资明显减速,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比1年前锐减了620多个,规划面积也减少了7成多;上海全市金融机构贷款由3月末的同比多增55亿元,转为5月末同比少增149亿元,全市6个总投资达10亿元的项目被依法停建,75个总投资达84亿元的项目被暂停建设和限期整改;6月末江苏全省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同比少增380亿元,上半年全省钢铁、水泥、房地产投资回落十分明显。 发展:剔除泡沫,优化结构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经济运行仍显“英雄本色”,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5.1%、15.5%和14.8%。宏观调控中的长三角,发展依然是主旋律。 统计专家认为,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高位增长的背后,指标间的构成更加协调,由于宏观调控及时调整了经济运行中的非理性成分,因此健康因子大为提高。从上海经济的全局来看,有保有压、有保有控地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让上海及时挤掉了经济的泡沫,浓缩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精华。 发展理念的跃升和发展思路的创新,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已被长三角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江苏今年以来积极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契机,切实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取得了明显提升。张家港市市委书记曹福龙认为,当前长三角地区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正处于至关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和竞相发展的战略竞争期。 可以预见,担纲起引领中国经济重任的长三角经济快车在快速调整好发展步伐后,基于更高起点的新一轮发展将更加精彩。(据新华社南京8月18日电)陈琪 黄庭钧 朱立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