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4:铁路防汛中原行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09:4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第一长隧“护心”人

  18日上午8时许,记者从陕西省安康经柞水前往秦岭隧道。在海拔1000多米的秦岭山腰,山体如同被斧劈般出现了一个笔直断面,秦岭1、2线隧道赫然出现在记者的面前。

  西康线是连接华北、西北与西南的重要新通道,而全长18456米的秦岭隧道正是西康线
读冠军背后的故事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上的“心脏工程”。这条隧道是中国第一长隧,也是埋置最深、围岩特硬并首次采用全断面、工程规模最大的隧道,它北起长安境内渭河盆地残塬,南至秦岭腹地柞水境内河谷地带。

  站在“中国第一长隧”的出口,我们想象4年前建设时的盛况。2000年7月30日,集照明、通风、排水、通讯、消防于一体的秦岭隧道建成。混凝土整体弹性道床、钢轨无缝线路、设计列车时速120公里……总投资30亿元的秦岭隧道被视为高科技结晶。

  如今,当年的辉煌已经渐渐归于平淡。但是,负责隧道养护、维修和安全守护任务的安康铁路分局镇安工务段秦岭隧道管理中心81名职工,生活并不平淡。

  每年汛期,为了保证秦岭隧道这一“心脏”的强劲搏动,管理中心员工都要对隧道进出口仰坡、周围山体进行大规模巡查,以防止出现滑坡、山体落石等险情。

  去年9月,因连日降雨,安康铁路分局管内西康线先后4次发生山体滑塌,造成线路中断。其中一次,距离秦岭隧道大约一公里的小沟梁隧道出口遭遇了山体滑坍,造成线路断线。管理中心及时发现后拦停了一趟列车,并迅速组织人员抢险,在3个小时后恢复通车。“当时,一块近10吨重的岩石就悬在隧道出口上方,2/3都露出来了。”技术员杨宁说起时还心有余悸。

  今年,在汛期来临之前,管理中心职工在对全线进行巡查,疏通天沟,清除淤泥、乱石,并在巡山中清除了可能对隧道造成威胁的山石。同时,他们早早就准备好了各种物资。5月17日,隧道进口仰坡发生溜坍,但由于职工们抢险及时,并未造成断线。与往年相比,今年雨水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职工们能够过得轻松。管理中心主任张宏利说,中心20名巡道工,每天都要24小时徒步检查隧道线路,按点按图巡查,确保及时发现、消除隐患。8名看守人员,全天24小时守护在隧道进出口。

  管理特长隧道,是一件枯燥而高强度的工作。一名巡道工,每班8个小时进洞巡查,步行距离达22公里,身上还要负重近15公斤的工具与备料。

  “累死人了!第一次巡道时,一出洞口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徒步巡道与坐车过隧道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巡道工雷清华说,尽管事先就听过“前辈”的教诲,他还是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由于缺乏对“第一长隧”的了解,那天他连干粮和水都没带,饥寒交迫的滋味令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18公里长的隧道,日光只能照亮洞口的100多米,再往前走,记者眼前漆黑一片,靠着巡道工手里的照明灯和间隔30米的隧道照明设备,我们艰难前行。曾经的巡道工、如今的技术员杨宁告诉记者,巡一个来回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即使不用巡道,走完这段路程也需要四五个小时。

  在这里工作了4年的巡看守班班长邓建民,已记不清自己在隧道里走了多长的路。但是,他几乎对隧道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烟尘很大,尤其是和旁边公路隧道有导洞相通的二线隧道,灰尘、施工车辆的尾气都从导洞中窜进来,空气呛人。”邓建民说,虽然巡道工都戴着口罩,而且一天换一个口罩,还是难避烟尘。

  在来秦岭隧道之前已做过十几年线路工的张永红,到这里也目瞪口呆:隧道内有火车驶过时,人根本睁不开眼睛,强大的气流压得人耳膜发涨。

  “说实话,刚来时有点后悔。”和妻子一起主动申请调来的雷清华说,他事先根本想像不出这里的艰难。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后悔了。“守卫中国第一长隧,当然是光荣的事。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得最好。”(本报陕西柞水秦岭隧道8月18日电)

  第一现场:搜寻危险的蛛丝马迹

  本报记者沈刚 张勇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襄渝线K111+800处,只见20多名工人正在抢险施工。频繁的降雨,使这里出现了滑坡。

  抢险的现场指挥、襄樊铁路分局六里坪工务段十堰车间十堰工区工长陶和平说,他们在7月24日的日常巡视中发现了此处险情。当时,大面积的边坡已经明显鼓胀,如果不及时处理,再有一场大雨就足以引起一次边坡溜坍,造成线路断道。

  全长916公里的襄渝线,横贯鄂、陕、川、渝4省(市)19县,是联系中南、西南的交通要道。桥隧相连、高山深谷,是襄渝线的最大特点,桥隧总长超过线路总长的50%。成立于1976年的六里坪工务段,担负着湖北境内174公里襄渝线的养护维修任务,其中包括桥梁151座、隧道82座、涵洞、渠411座。线路所经地区,滑坡、落石、崩塌、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因此,从守护者一脸的严肃中我们不难理解:守护生命的重担不容他们有稍微懈怠。

  十堰工区只有17名职工,其中4名巡道工、11名线路工、2名防护工,却要养护襄渝线9.6公里的线路,职工们经常一干就是10几个小时。“上个月,我总共就休息了两天。”陶和平说。

  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始终坚持24小时轮岗巡查,在高山深谷中搜寻可能给线路带来威胁的蛛丝马迹。每年汛期,更要打足十二分精神。一遇降雨,他们就必须紧急出动。

  正是日以继夜的巡查,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险情。

  2003年7月18日,襄渝线遭遇特大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达85毫米。凌晨2时13分,吴家沟小峡线路工区工长龚成洪在暴雨中发现,位于吴家沟二号隧道和刘河沟隧道之间的37米线路已经淹没。暴雨引发泥石流,洪水混着泥土、树木从山上宣泄而下。

  这是近年来发生在襄渝线的最大一次险情。“已经看不见钢轨了,洪水已经高高漫过钢轨。更可怕的是,道砟全被冲走了,钢轨已经悬空。要是有车过来,非出事不可。”龚成洪回忆说,他当即打电话给前方的黄龙车站,即将驶出的一趟旅客列车被及时扣留。

  如今,站在这段线路上,我们可以看到高处已经多了3道拦沙坝。险情排除后第三天,郑州铁路局就决定投资216万元修筑拦沙坝和一条1公里长的引水河道。

  如今,工区设备和工人装备已经大大改进。就在五六年前,巡道工们还没配上对讲机,要背着区间电话出去巡道,发现险情后就要寻找1公里一个的电话接线口才能报告。

  “再先进的设备,还得靠人来使。”线路工方恕生说,他们每星期都要参加“吹风会”。每季度的第一个星期,工区都召开专门的安全生产分析会,对一个季度内发现的险情、解决情况进行讨论。“汛期防汛,是工区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求全体职工在岗一分钟,就得干好60秒。”六里坪工务段胡副段长这样说。(本报湖北十堰8月18日电)

  新闻故事:西康铁路与秦岭隧道

  本报记者张勇 沈刚

  西康铁路是我国“九五”重点建设项目,2001年1月8日建成通车并正式投入运营;2002年12月13日,西康铁路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交付郑州铁路局,投入使用。

  西康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华北、西北地区进入大西南就不必绕道宝鸡-成都-重庆的超半圆优弧线,从西安经西康线进入重庆比经宝成线缩短了583公里。现在,每天都有乌鲁木齐-重庆、西安-贵阳的客车在这段铁道上奔驰。

  总投资30亿元、总长度为18.456公里的秦岭隧道目前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六长的隧道,被视为我国铁路建设的高科技结晶。

  秦岭隧道居于西康铁路的咽喉地位,是我国铁路隧道的标志性工程。该隧道穿越秦岭山脉,地形、地质极其复杂,工程特别艰巨、技术难度极大。

  为确保将该隧道建设成为一流工程,铁道部组织设计、施工、科研、高校等23个单位,数百名科技人员,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了历时7年的大规模、全方位的联合攻关,使该隧道修建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西康铁路267.49公里的里程中,像秦岭隧道这样的桥梁和隧道的长度占了全程的60%以上。(本报陕西柞水秦岭隧道8月18日电)

  中原走笔:职工中有大智慧

  本报记者杨军 王四新

  严防死守,曾经是抗洪防汛新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每每读来,就有一种众志成城、英勇悲壮的味道。此次采访中,我们还读出了另外一些内涵:科技、创新和智慧。

  这次走进中原铁路,与铁路工务部门的一线防汛职工进行深入交流。“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仔细一问是工务段的”,这既是巡路工的自嘲,也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艰苦。

  如今,铁路工务职工的境遇早已得到较大改善,橘红色的统一工装在黝黑的钢轨间异常显眼,先进机械的使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即便如此,在一些特殊地段,大型机械难以施展,生活设施难以完善,工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依然艰苦。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更令我们钦佩。

  在多年的实践中,一线职工们因地因时制宜,总结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洪方法。在黄河大桥上,职工们结合水文情况抛掷片石;在长江畔,职工们总结出独特的查堵管涌的办法;在太行山深处,职工们把挂网与排石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抑制了滑坡或崩塌的危害……

  在日常施工中,职工们更是用智慧,解决了一个个施工难题:黄河大桥桥工处的职工发明“电动除锈机”提高工效数倍;襄渝线上六里坪的道班工人们,用“自架钢轨挂铁锤”的办法,在空间狭小的场地中代替打桩机,把一根根轨排夯进即将滑塌的黏土中;在我国最长的隧道———秦岭隧道,镇安工务段秦岭隧道管理中心QC小组大搞技术攻关,大大减少了道床支承块易破损,从而有效降低了材料消耗……

  在基层的生产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生动地演绎着一个著名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提高工效,降低能耗,减轻强度,职工们发挥聪明才智,在最基层的操作中化解着一个个难题。

  战略上“严防死守”,战术上依靠智慧创造。职工中的大智慧,为新时期的防汛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为铁路运输的安全上了一道道保险。(本报陕西柞水秦岭隧道8月18日电)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