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都是情——第二批三峡移民来烟侧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11:24 胶东在线 | |||||||||
胶东在线消息 “打开香扇看三峡,扇一股峡风慰劳顿;卧一张凉席枕峡江,喊一声号子梦里回;品—蛊龙珠温乡语,故园清香走四方”,重庆开县是人杰地灵的一方宝地。怀着“舍小家为国家”的三峡移民精神,来自重庆开县的410名移民乘坐A42次专列准点抵达我市莱阳站。用一位移民的话说“终于到家了!” “舍小家为国家”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三峡库区移民最大县。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里面。百万移民一步三回头离开故土,彰显出“舍小家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过六个小时的山路颠簸,410名三峡移民从开县抵达四川达州车站,从四川达州到重庆开县虽然只有180公里的路程,但山路崎岖,绵延盘绕,最快的车也要跑上四个多小时。 8月14日上午,这些轻装上阵的三峡移民乘坐A42次移民专列,开往我市莱阳站。沿途经过四川、陕西、湖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全程三天两夜,50多个小时,风尘仆仆,于16日上午10时50分抵达莱阳站。本报记者和“迎亲”的莱阳、蓬莱两地人民一样,早早地冒雨恭候在莱阳站,全程目击了这历史性的一刻。那长长的鞭炮,整齐的鼓乐队,100多台豪华大巴士,热烈的秧歌舞,那阵势,那场面令人身心鼓舞,难怪老百姓说,我们迎接这些来自三峡的移民,就像农村里办喜事一样! 全民动员迎亲人 为迎接这最后一批三峡移民,我市有关方面特别是莱阳、蓬莱两地做好了准备。 莱阳火车站提前几天就将整个车站收拾得干干净净,专门腾出车道停靠移民专列。移民安置地的乡镇、村庄以及站台、广场、候车室都张灯结彩,悬挂上了欢迎横幅、彩旗、标语。军乐队、锣鼓队整齐划一。100多台豪华巴士一早就排着整齐队伍等候在站台外,“迎亲”的两市不仅警车开道,而且还专门配备上了救护车和保健大夫。怕旅途耽搁吃饭,每辆移民车上还准备了火腿肠、面包和四川人爱吃的榨菜。下了雨,乡亲们还备好了雨伞、雨披。市移民办的同志撰写了《致开县移民的欢迎信》,编制了《移民资金发放明白卡》。 而“迎亲”的婆家人、安置地的村子更是办成大喜事。移民们还未抵达,可是莱阳西陶漳村的王春芝已忙活了一上午,她切好了松花蛋、火腿肠,还有西红柿炒蛋、肉炒辣椒就等着亲人回家了。再看厨房,锅碗瓢盆,酱油糖茶,还有几袋子精粉和大米,甚至卫生纸、卫生巾之类的生活用品也都买了一大堆。 而记者在蓬莱刘家沟镇刘家沟村看到,这里的老乡也都全村上阵,在移民新房前支起了帐篷,弄了个临时厨房,丰盛的饭菜只待亲人们到来。 同学车站喜相逢 在火车站候车亭,有三位带有四川口音的人在不停地攀谈,其中一位身着红色上衣、年龄在50岁左右的妇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见列车还没有到站,记者便用在重庆上学时学过的几句“川话”同这位名叫王国庆的妇女聊了起来。交谈中得知,她到火车站是为了接她从重庆开县外迁此地的儿时同学廖仁菊。 得知记者来此采访三峡移民时,王国庆高兴之余敞开了话匣子。王国庆的祖籍在莱阳,今年52岁。其父王益三已有83岁,抗日战争时期南下工作时留在开县开展工作,离休后一直居住到现在。1970年,王国庆当知青时,根据父亲的意思,下乡到了老家莱阳姜疃,这一住就在老家扎了根,但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开县一趟,并与过去的同学保持着联系。 前不久,同学廖仁菊打来电话,称她们全家将外迁到蓬莱。得知老同学要来此安家的消息,王国庆特别的高兴,打听到同学乘坐的车次及到站时间后,一大早就冒雨来到了火车站,盼着与同学会面。 “呜……”,10:50时,从重庆开来的专列准时开进莱阳火车站,站台上一时沸腾起来。列车还未停稳,王国庆已从模糊的列车车窗上认出了廖仁菊,用劲朝她挥着手,并在车后追赶着。此时,车内的廖仁菊也发现了王国庆,从车座上站了起来回应着,王国庆的眼内已充满了泪水。受她的感染,车厢内的人们自发地向站台上迎接他们的亲人挥起了双手,不管认识与否。列车停稳后,廖仁菊从12号车厢下来,王国庆急迎了过去,老同学彼此叫着对方的名字,相拥在雨中喜极而泣,脸上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11:06,迎接开县亲人的大巴车,在各地警车护送下,缓缓驶离莱阳火车站,每开出一辆车,周围的居民便会点燃一挂鞭炮相送。廖仁菊全家登上车后,在王国庆的陪伴下,赶往她的新家——蓬莱市刘家沟镇刘家沟村。 开县夫妇爱新家 在火车站,与王国庆一起聊天的两位年轻人,男的名叫王安勇,女孩名叫廖贵兰,二人均是开县汉丰镇大林村人,也在这次外迁之列,而且还是一对夫妇。列车还未到,怎么他们已经来了?面对记者的疑问,夫妇俩笑了。原来,去年初,夫妇俩便已经去北京打工,并在丰台区开了一家成都小吃店,因为有特色,所以生意也比较不错。二人在得知外迁的时间后,从北京乘火车一大早赶到莱阳火车站,准备和乘坐专列赶来的乡亲们一起去新家———蓬莱市刘家沟镇刘家沟村。在车站,乡音将他们与王国庆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还得知将与王国庆的同学一起住在同一个村,令这对年轻夫妇高兴不已。 交谈中,王安勇告诉记者,去年他和妻子来过一次蓬莱,那时受乡亲的委托,代表他们主要来“考察”新家,并借此机会与妻子一同游览了一趟“蓬莱仙境”。以前,他只听人说过蓬莱有个“蓬莱阁”,景色特别美,而且还是神仙住过的地方,但从未来过,也从未想到自己也会住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因此这次“考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还说,也许是沾了“仙气”的缘故,回到北京以后,他的生意从此特别红火,一年下来能挣上个四五万。“等挣够了钱,我就不在北京打工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在‘蓬莱阁’下面开个饭店,或许到那时生意会更好,挣的钱更多。”王安勇兴奋地说。 新闻背景: 最后一批三峡移民 从6月18日起,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开始动身。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总计2.53万人,涉及重庆、湖北库区7个区县,65个乡镇。这是我市接受安置的第二批三峡移民共计410人,由蓬莱安置278人,莱阳安置132人。我市2001年接收的首批817名三峡移民来自重庆市忠县,已在莱州、龙口、招远3个市的18个镇街、60个村安居乐业;加上第一批接收的817名移民,我市共接收1227名三峡移民。 第二批三峡移民在莱阳的冯格庄办事处、龙旺庄办事处、照旺庄镇安置38户132人,在蓬莱的大辛店镇、潮水镇、刘家沟镇、北沟镇、小门家镇安置79户278人。(记者李冰李松明) 责任编辑:刘险涛 来源:烟台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