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费”不应是一种制约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08:1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郭松民

  随着国家旅游局对广东中旅将“小费制度”引入国内游的认可(见8月19日《北京晨报》),“小费制度”在中国旅游业乃至其他服务行业登堂入室看来已是大势所趋。不过我有点担心的是,除非小费能够迅速从一种“制度”过渡到一种“文明”,否则,它是很难逃脱“外国的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的历史宿命的。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广东中旅是把小费作为游客制约导游的一种手段来看待的。以前游客如果对导游不满意,除了事后投诉,别无良法,但现在却可以用拒绝支付小费的方法表达出来。这种判断从逻辑上说并无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有可能失灵。

  有了“小费制度”,谁能保证有些导游等服务人员不将其看作必得的一项收入?如果是这样,那么导游也就失去了为获取小费而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动力。反过来讲,如果有游客认为既然旅行社说付不付小费完全自愿而不付小费,有些导游难免破罐子破摔,继续把游客当鸭子赶,或者带领大家“疯狂购物”——这样,游客增加了成本却没有获得更好的服务,导游却多了个给游客白眼的理由,总之都没达到“小费制度”的预期目的。

  “小费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小费的涵义是明确的:侍者高质量的服务,顾客对侍者的感谢,前提则是双方的互相尊重。

  小费是一种表达谢意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制约对方的方式。给小费时,施与受的双方其实都在感谢对方,这种互动宛如一种默契,是一种善解人意的表现。付小费时口中带着“谢谢”,让对方清楚地感受到你的诚意,这样既能代表客人对服务人员付出劳动的尊重,也可以表达客人对服务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感谢之情,还体现了客人的修养。

  小费是不能作为一种“制度”来存在的,而只能作为一种文明来存在。社会应该培养每个人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别人的职业的尊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小费制度”才能真正增加社会的“幸福总量”。如果以为付了小费就获得了对别人颐指气使的特权,或者没有小费就白眼相待,都是对别人或自己的不尊重。不久前,希拉里在用餐后拒绝支付女招待小费,结果立即招致了媒体的密集炮击,有人甚至开了一个基金,通过网络向人们呼吁“每人为那位可怜的女招待捐赠1美元”——美国人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纽约时报》的标题说得好:“前第一夫人对女招待不够尊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