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让农民到城市是城市化的任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11: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作者:任玉岭 城市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地。 城市化则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经由,又是在空间体系下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城市的“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恩格斯说,伦敦“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100倍”。经济学家认为,城市是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是城市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北宋时期河南的开封城就有100万人,1800年,北京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都市,人口高达110万。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城市的衰退,也造成经济的落伍,特别是“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国的经济已达到几近崩溃的境地。 改革开放,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大发展。虽然2002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39%。但只相当于英国1850年的水平。同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率相比,低36个百分点,同世界平均城市化率50%相比低11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是严重滞后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若用真正有城市户籍并为城市消费型人口来衡量,城市化率不到总人口的20%。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关于城市化的紧迫感空前增强,但是,究竟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和困惑。两万多个建制镇,与数万个村镇同时起动,把农民仅有的资本固化到了城镇上,而城市由于缺乏农民投资而抑制了正常发展。后来虽然调整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但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法律并未修改,“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并未改变。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和住在镇上当农民的现象,既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又造成就业岗位的难以产生。 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美国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75%,这与美国人55%以上居住在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和纽约的巨大规模分不开。这是仅靠发展小城镇不可企及和难以实现的。我国至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仅占32.2%,而且近7年仅增1.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率的计算有欠妥处,也说明城市的规模没上去。一句话,我国的城市化没能实现农村消费型人口向城市消费型的过渡和转移。 把占人口总量80%的农民更多的分流到城市来,这是我国城市化的根本任务和使命。遗憾的是,我们在城市管理上,却不利于农民进城和就业。很多城市为了整齐划一,大拆旧城旧房,大量驱赶小商小贩。作者经常在一些城市看到城管驱赶小商小贩的场面,常常是弄得鸡飞狗跳墙,跑得慢点的,还被没收商品,甚至连运货的三轮车、手推车一并被收走。这大概也是我国第三产业在城市化率高速增长过程中不上升反下降的重要原因。 2020年,我国的GDP总量将再翻两番,预测城市化率届时将达50%以上,要让7亿人口真正的市民化,恐怕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