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一生 三起三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10:33 东南快报 | |||||||||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生于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邓村人。 1911年接受私塾教育并进入新式小学读书,学名邓希贤。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法国百恩斯中学。
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7年在上海与张茜元结婚,改名邓小平,同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妻张茜元因难产在上海去世,8月,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2年9月,当选为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4年1月24至26日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月22日,首次提出了“两种制度”构想。 1992年初,在深圳发表了举世瞩目的“南方谈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0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7年2月19日逝世于北京。(来源:本版综合新华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