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汉江下游堤防:长江防洪工程的心腹之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09:43 新华网


  图为在2003年汛期出现漏水险情的一个汉川灌溉涵闸。在汉江下游堤防中,类似这样涵闸险情比比皆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汛期检查汉江下游堤防防汛情况。




涵闸无法下降关闭,导致漏情险情,只有采用闸上压沙袋的方法强行关闭。


  2003年秋汛,20年一遇的洪水让千里汉江堤防险象环生。堤防薄弱的状况被充分暴露出来。7月下旬,长江、汉江相继进入主汛期,记者沿汉江下游千里江堤进行了一番实地探访,沿途所见所闻堤防现状令人担忧。

  一座保障千万群众的沙基土堤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汉江下游堤防包括汉江下游干堤和东荆河堤,总长1045.7公里。作为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防洪屏障,汉江下游堤防保护着湖北四湖地区、汉南地区、汉北平原1172万亩耕地,1190万人口。区内工农业总产值1596.5亿元。

  据湖北省防办副主任程启竞介绍,汉江下游河道蜿蜒曲折,上宽下窄。由于下游河道洪水泄量与中上游洪水来量不相适应,各河段泄洪能力不平衡,加上汉江出口河段的泄量还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致使汉江下游成为我国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

  湖北水利专家认为:"汉江两岸堤防历史久远,虽经多年加筑培修,仍存在堤身质量差,堤基渗水、堤防未达设计标准等问题。加上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清水下泄,使河势发生变化,严重威胁堤防安全。'木桶理论'揭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是由围起木桶最长的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所决定。目前汉江下游堤防防洪能力正处在逐步弱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长江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那块'短板'"。

  7月下旬,记者驱车千里沿汉江下游河堤实地走访,对专家的观点进行了验证,所见所闻令人担忧:

  在潜江市孙家拐、双河口等险段堤顶,滔滔汉江迎面顶冲而来,堤外没有滩岸,江水直接冲击堤岸,堤脚大面积崩塌。从堤顶下望,大堤内外垂高10多米,远远大于堤防标准"垂高不超过6米"的要求,堤内外水压差增大,给堤身造成巨大压力。潜江水利局长康秋月告诉记者,这几处险段大多在1931年就曾溃口,群众临时用稻草、泥土、棉被等堵口,造成堤身强度很低,根本禁不起浸泡。从地质条件上分析,大堤基础为沙土,非常容易形成管涌。2003年9月,这些地方都曾发生大面积管涌群,形势十分危险。

  迎流顶冲造成的天门岳口险段长2300米,其中1920米已完全没有滩岸,江水不断淘刷岸脚下切冲深。从1988年到1995年,岸边被冲刷下降了10米,并形成800米长的水下深壑。在1984年大洪水中,该险段曾一次性抛石5万立方米,在水下形成了一条6米宽的平台,但不过几年,又被激流冲散了。

  堤身脆弱质差,防洪工程也是隐患重重。杜家台分洪闸是汉江下游唯一的人工控制运用工程。1954年建成以来,共安全19次,分泄洪水总量191亿立米,减少洪灾直接损失40亿元。然而如今的分洪闸也已伤痕累累:在闸口23孔,记者用肉眼就看到100多条裂缝,大梁底部保护层大块剥落,钢筋外露,棱角处混凝土顺手即可剥落。杜家台管理所所长王典平告诉记者,经过检测,目前闸体工作桥大梁、排架、联系梁都出现严重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达2.6毫米;受力主筋锈蚀在1毫米以上;混凝土碳化十分严重,大梁迎水面平均达到4.6毫米,大梁背水面平均22.33毫米,排柱架则达到平均30.9毫米。

   汉江勘察设计院副院长何勇煜告诉记者,由于闸口河势改变,分洪闸前淤积日益严重,最大淤积厚度已达6.5米;闸口对岸河势控制工程土洲嘴受中高水位冲刷,不断发生崩岸,仅2003年汛期就崩塌300米,使汉江主河泓左移。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杜家台分洪区的分洪效益将逐步降低,乃至丧失分洪功能。

  大型水利工程尚且失修,小型涵闸就更是摇摇欲坠了。在荆门市赵家堤闸前,简陋的闸体遍体裂缝,闸身漏水量大,锈蚀严重,启备不灵,闸槽变形。荆门河道管理局堤防处副处长鲁志柏告诉记者,赵家堤闸修建于1979年,保障15.9万亩商品粮基地的灌溉。由于当初兴建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加上年久失修, 在2003年的大洪水中,闸体已经是摇摇欲坠,大量漏水,全靠其后的反压闸保护。由于是建设质量问题,后期根本无法维修。若要重修则要投入数百万元。

  在记者十余天的走访中,汉江下游堤段类似的险情比比皆是。天门汉江管理总段段长李习高告诉记者,以前汉江堤防尽管没有全面整修,但省里年年有一点"岁修费",沿线各险段可以用来抛点石头暂时防护一下堤岸。但从2001年开始,由于省内资金全部配套到长江堤防上,汉江岁修一停3年,使沿线堤防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的汉江下游河段,河面高程普遍高于堤外地面高程,汉江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地上悬河",全靠大堤约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大堤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惟有全面整治方能补齐"短板"

  汉江勘察设计院专家告诉记者,建国以来,国家为了治理汉江中下游洪患,曾先后进行了干流堤防加培、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建设、杜家台分洪区建设以及开辟14个中游民垸分洪区等工程,初步形成了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汉江下游堤防一直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去年的一场秋汛无异于一次实战考验,充分暴漏了汉江下游堤防的薄弱现状:仅仅20年一遇的洪水,使汉江下游堤防出现各类险情156处,其中重大险情15处。杜家台以下河段崩岸27处,总长20.3公里。刚刚摆脱长江水患威胁的武汉市,又在汉江洪水的威胁下全力动员进行抗洪。

  长期对汉江堤防进行研究的湖北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郭辉告诉记者,汉江下游干堤整治实施标准为:高度超过1964年最高洪水位1米,堤顶宽度6-8米,内外坡比1:3,迎水面平台宽度30-50米,被水面宽度20-30米。而汉江中下游河段目前实际防洪能力为:在长江水位低时,依靠水库和堤防工程,可防御5年一遇洪水;依靠水库、堤防工程和运用杜家台工程分洪,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在丹江口水库拦蓄洪水、杜家台开闸泄洪、14处民垸全部扒口蓄洪的情况下,才可防御1935年洪水。这期间如果遇到长江水位较高形成顶托,则还需要在下游临时炸堤分洪,才能确保武汉市的安全。

  2003年初,湖北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依据国家标准对汉江堤防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显示汉江下游堤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有:

  一、80%以上堤身断面达不到设计标准,堤顶普遍欠高0.4-1.84米,有近30公里的堤防堤顶宽度仅为3-4米,堤身垂高一般达到5-9米,最大垂高12米。整个汉江下游堤防在抗御设计洪水时存在堤身高度不足,堤身断面单薄,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二、由于汉江下游干堤、东荆河堤坐落于江河淤积地层上,堤基多为松散的沉积物,少量为含淤泥质土层,整个堤防以沙基为主。加上堤内历史溃口多,过去筑堤取土时形成的坑塘密集,破坏了天然覆盖层,导致堤身堤基质量差、隐患多,不良堤基达到418公里。此外,由于堤身系逐年加培而成,且为就近取土,堤身存在渗透性大,碾压不实的问题。在遇到高水位洪水时,堤防容易发生管涌、翻砂鼓水、散浸等险情。

  三、崩岸、无滩或窄滩多。丹江口水库运用后,清水下泄改变了原河道的水沙条件,使水库下游河道河势发生较大的变化,水流切滩撇弯,迎流顶冲,河槽冲深,河岸崩塌变陡。240多公里干堤无滩或窄滩,严重威胁堤防安全。

  四、绝大多数穿堤建筑已运行30-40年,病害严重。据统计,汉江下游干堤、东荆河堤共有穿堤建筑物106座,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运行时间超过30年,普遍存在闸身不均匀沉降,拦水失效,部分闸身出现多处裂缝;闸身太短,不能满足渗径长度要求;部分闸发生散浸、管涌险情的问题。这些病险涵闸严重威胁着所在堤防的防洪安全。

  五、工程管理薄弱。汉江干堤、东荆河堤除少数城区路段有水泥路面、部分堤段有薄层碎石路面外,其余均为土路面。遇雨根本无法通车,对防汛抢险极为不利;堤上防汛哨屋少,且破损严重,多数堤段缺公里碑、百米桩;部分管理单位办公场所简陋,条件差;通讯设施容量不足,不能满足防汛抢险及水情、汛情快速传递的要求,缺乏监测、观测设施,管理手段落后。

  汉江河道管理局副局长何裕森告诉记者,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后,国家及时加大了对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江河的防洪形势有了明显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水利部今年对长江流域干支流的40个重点防洪控制断面的防汛特征水位进行了调整。如长江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沙市的保证水位从44.67米提高到45米,螺山的保证水位由33.17米提高到了37.23米。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江西信江等五河及鄱阳湖区的警戒水位或保证水位也普遍被调高。但是,根据汉江2003年秋汛期间堤防出险和防守情况,汉江泽口站设防水位却由38.80米下降为38.50米,警戒水位由40.40米下降至39.80米,东荆河潜江站警戒水位由40.00米下调至39.70米。这表明汉江堤的实际防洪能力不仅没有随着国家大兴水利而提高,而且还在逐年下降,这一趋势亟待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湖北省水利部门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汉江在1963、1964年和1983、1984年都曾出现"姊妹型"大洪水。去年汉江发生罕见秋汛,今年会不会出现"姊妹水",目前还无法下结论。但不论今年是否来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对汉江下游堤防进行大规模整治已是迫在眉睫。

  新闻链接:汉江下游"鱼米乡"的水患血泪史

  汉江是长江北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跨陕西、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今天的汉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汉江下游堤防包括汉江下游干堤和东荆河堤,总长1045.7公里。作为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防洪屏障,汉江下游堤防与荆江大堤、汉江遥堤和武汉市堤共同保护着湖北四湖地区、汉南地区、汉北平原1172万亩耕地,1190万人口。保护区内涉及湖北省18个县(市、区)及大量工矿企业,有京广、汉渝、汉陕等铁路,107、207、316国道及多条高速公路,区内工农业总产值1596.5亿元。

  汉江下游地区既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又是水患严重的多灾之地。据湖北省防办副主任程启竞介绍,汉江下游河道蜿蜒曲折,上宽下窄。泽口以上河床宽度有600-800米,泽口以下逐步收窄,至仙桃以后河道全靠堤防束缚,河宽仅200-300米。由于下游河道洪水泄量与中上游洪水来量不相适应,各河段泄洪能力不平衡,加上汉江出口河段的泄量还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致使汉江下游成为我国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

  据统计,从1822年至1955年的134年中,汉江干流堤防发生溃口73次,平均两年溃口一次,其中1931-1955年的25年中发生溃口15次,基本上三年两溃,因此这一地区自古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民谣。

  尽管已有多年未发生20年一遇以上的大水,但沿岸群众至今对历史上的洪水灾害记忆犹新,向记者讲述时往往声泪俱下:

  1935年汉江流域爆发百年不遇大洪水,襄樊以上的洪峰流量超过50000立方米/秒,中下游根本无法通过,干堤被冲破多处,洪水直泻而下,淹没16县市,洪水直逼武汉市,汉口、武昌濒于淹没,汉阳大部分被淹,时间长达90天。这次洪水淹没耕地640万亩,受灾人口370万人,直接淹死者8万余人。15年后钟祥以下汉江沿岸,依旧是一片人烟罕见的景象;

  1964年大洪水,汉江皇庄洪峰流量29100立方米/秒,尽管杜家台分洪工程启用了7天,分洪25.09亿立方米,中下游堤防仍有7处被迫扒口,淹没耕地50万亩;

  1983年10月,汉江全流域大暴雨,皇庄洪峰流量26100立方米/秒,杜家台分洪工程启用11天,分洪量31.05亿立方米,仍然有多处被迫炸堤分洪。(完) 新华网湖北频道 文\图 郭嘉轩 来源:焦点网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