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纵横:《淮河之痛》第一篇—进步中的隐忧(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08:16 中国广播网
  淮河污染,十年治理,成绩如何解析?

  成绩与问题共存,重大污染事件仍在发生;

  “污染”与“治理”进入相持阶段,最终谁能胜出?
洪泽湖区渔民捞着被污水杀戮的死蟹,几多无奈几多泪。

  中广网北京8月24日消息(记者陈秉科、张军)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暴雨使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水位上涨,为了确保淮河安全,沿淮各地开闸放水。7月20日—27日,5.4亿吨高浓度污水形成了长度为130—140公里的污染团,奔袭而下横扫淮河淮河中下游,致使洪泽湖一带的水产养殖户遭遇了灭顶之灾。

  2004年7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就此次特大污染在北京发表讲话: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国际上内陆河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的平均水平,河道基本丧失生态基流,已不能简单称之为河流。枯水季节,死水一潭;洪水季节,毒浪滔天,近万座水库闸坝的修建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不断恶化,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彻底改变,淮河基本丧失自净能力。

  日前,中国环境记者协会和《新闻纵横》节目的记者一起来到江苏省盱眙县对这起“淮河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进行调查采访。

  《淮河之痛》第一篇:进步中的隐忧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美丽的旋律流行50年后,有考证指出,这条美丽的大河就是淮河。

  历史地看,我们宁愿相信它就是淮河,因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沿淮膏腴,富甲天下;但现实地看,没人相信它是淮河,淮河就是周期的水患,淮河就是不愈的背痈,每年汛期总是“脓血夹下”。

  血,是洪水;脓,是污染。

  十年治污 建立在脆弱基础上的成绩

  淮河干流从上至下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而整个淮河流域还包括支流穿过的山东省。1994年,淮河发生的“7·23”特大污染事故震惊全国,治淮从此拉开序幕。“九五”期间,淮河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国家为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总共投入193亿元人民币。

  从1994年至今,国家全面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已有十年的时间。十年中,淮河流域的经济总量成倍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一半。这个通过数字比较得出来的巨大成绩,可以看作淮河治污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成绩的基础却显出先天的脆弱,最近两年来,淮河水污染出现了严重反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一个又一个的污水团再次冲淡了两岸居民对清澈河水的记忆和期待。

  虽然人们对治理淮河的成果存有争议,但客观地讲,污染事件不能把有关部门治理淮河的努力和成绩一笔勾销,它让人们看到了淮河治理的复杂和艰难,所得成果在基础上的脆弱和隐忧。要想科学地评价十年治淮成果,不仅要对比淮河的现状和过去,还要把污染治理状况放在社会经济发展这的大背景下去评估。而不可否认的是,10年间淮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了3倍,污染负荷却下降了60%以上,在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高30—40%的情况下,淮河水质虽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与1994年相比也没有进一步的恶化;与此同时,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也是评价十年治淮成果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据江苏省环保厅刘晓磊博士介绍,“水要污染很快,要治理就难了,有了污水进去,水体马上就坏了,治理却要花费很多倍的时间。日本的琵琶湖,它的治理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要将太湖水质恢复到原先的水平,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

  减少排污 淮河治污的唯一出路

  有人说,淮河是一条最难治理的河流,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水环境容量严重超载。除此之外,淮河污染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流域降水集中,排污量大,地表水量少。如果不减少排污,污水根本无法稀释掉。

  据了解,目前淮河流域每年的排污量为43亿吨,其中COD是123万吨。那么这43亿吨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水利部淮河委员会的程绪水介绍,“在淮河流域,地表水水量有500多个亿吨,如果有污水43亿,那么就得按1:10的比例进行稀释,而国际上是1:20或者1:30。淮河就算把所有的地表水都用来稀释污水,其结果还是污水。而且,这500亿吨的地表水水量还是多年的平均值,其中包括一部分洪水,即使工业不用,老百姓不喝,还是稀释不了,排污量仍然太高,所以淮河水污染防治的根本还是在于治理排污。”

  另外,淮河污染的突出特点就是结构性污染。淮河流域有许多以麦草、粮食、煤为原料的造纸厂、味精厂、酒厂,虽然他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但这些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排污量却一点都不低。

  因此,十年治淮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关掉一大批小造纸厂、小印染厂、小皮革厂。1996年,全国关闭“十五小”企业7万多家,仅河南省就关闭了1万7千多家,其中淮河流域关了2000多家。河南省环保局局长李景明介绍说,关闭“十五小”,河南削减了30万吨的COD排放量,其中在淮河流域减少了10万吨的COD排放量。今年关闭小企业的工作基本到位,不给小企业死灰复燃的机会。要么企业消灭污染,要么污染消灭企业。环保部门也一样,环保部门要么消灭污染,要么污染消灭环保。

  小企业关了,大企业也要管起来,因为大企业才是排污大户。但是在过去,控制大企业的排污非常困难,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就象是警察和小偷的关系,环保部门前脚刚走,企业就开始排污。

  如何才能对大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管呢?经过摸索,江苏省环保部门走出了一条“机行监督”的路子——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江苏省所有重点污染源进行自动监测;将治污设施从企业中剥离,交给专业公司管理。“这些机制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排污,但是可以减少排污量。”

  关闭小企业,控制大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经过几年努力,淮河干流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从1996年的77.8万吨下降到去年的18.47万吨,44条主要河流COD平均浓度从每升955毫克下降到48毫克,淮河流域工业污染防治逐渐取得成效。

  生活污水 淮河治污的新课题

  据了解,随着对淮河的逐步治理,对污染的考核指标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考核用COD,也就是考核水里的化学需氧量,这主要是工业污染造成的。而现在淮河的污染多由于是氨氮指标居高不下。氨氮,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放的生活垃圾,氨氮居高不下意味着生活污水在排污量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淮河治污面临的新课题。

  据介绍,要降低污水里的氨氮指标,就必须加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然而在淮河流域的一些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缺少资金;有的污水厂建成后,却因为城市管网不配套而成为摆设;还有的污水厂因为管理不善而处于停运状态。

  ……

  如今淮河的“污染”与“治理”正在一个关键的相持阶段。松一松,污染会更加严重地反弹;相反,只要沿淮各地按照国家的治淮方针,相互协调,共同解决淮河治污中的问题,淮河两岸的居民就会有一个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明天,中国广播网将刊登新闻纵横《环境焦点》特别报道——《淮河之痛》的第二篇:《黑水冲走8000万》。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洪涛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