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在小平家当厨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3:20 民主与法制时报

  访扬州籍厨师管建平

  □本报特稿/朱荣康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古城扬州有一位年方51岁的中年汉子,心情怎么也不能平静:怀念在 小平家700多个日日夜夜,怀念在小平家当厨师那美好的日子
,怀念小平喜欢吃他做的麻婆豆腐、担担面的情景……他,就 是扬州电讯仪器厂的内退职工管建平。日前,这位对小平怀有深厚感情的厨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管建平1971年1月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扬州饭店学红案,后来到名闻遐迩的扬州菜根香饭店当学徒。那是19 73年的春天,总参谋部名厨、曾为贺龙掌勺的朱庆康到扬州选拔两名厨师,一名红案,一名白案。出色的技艺和做事认真的 工作态度,使还没有出师的管建平金榜提名,被直接调入北京总参谋部招待所工作。先烧集体饭、会议饭,后就到叶剑英、聂 荣臻、杨成武、徐向前等一批老帅和将军家帮厨,管建平这一干就是7年。这期间,因为在小平家工作的厨师年岁大了,领导 上就派管建平去小平家掌勺,1975年秋到1976年春、1978年2月到1979年8月,前后共两年左右的时间。

  提起这段日子,管建平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听说让我到小平家做厨师,我激动得一个晚上没睡着觉啊!同时又担 心自己能胜任吗?"

  "小平家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同住在一个院子里,有夫人卓琳、2个儿子、3个女儿,还有女婿、外孙、外孙女, 最小的儿子因上学不常在家,因此经常在家吃饭的有12个人。小平家的伙食开支都是靠他们自己的工资收入量入为出。自从 到小平家当厨师后,我就同邓家人住在一起了。"

  "我的主要任务是烧饭做菜。我一般一天烧4餐,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还要为小平烧一次夜宵。那时候,小平工 作很忙,经常到深夜12点、1点。每每这时,我就烧一点汤羹之类食品,如酒酿鸡蛋花、银耳羹什么的,有时也冲杯牛奶或 咖啡。小平喜欢吃四川的'担担面',因此夜宵中常有一小碗四川街头村边随处可见的'担 担面'。"

  "小平家的三餐通常是这样的,早餐稀饭加馒头,或者油饼什么的。中、晚餐一般是四菜一汤,四菜中大多为两荤两 素。小平中午和晚上喜欢喝杯酒,我在吃饭前就弄个拼盘,什么猪肚、白斩鸡、油菜之类的。邓家饭菜平平常常,同老百姓家 没有什么区别。最令人感动的是,每到开饭时分,祖孙四代一定要等齐了,才在一张大圆桌上吃饭。小平一般不随意在外吃饭 。遇到重要会议,小平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今天不回来吃饭啦,别等我!'这个大家庭吃饭时总 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令人好生羡慕啊!"

  "我起初做菜时还担心做不好,仅几天下来就定心了--因为我做什么,邓家人就吃什么,从不挑三拣四,从没有半 个不字,每次吃饭又没半点浪费。小平是四川人,喜欢吃辣,我做菜时就多放点辣椒、辣粉。小平喜欢每样菜都吃一点,上菜 时我就从好几个菜中各夹一二筷为他准备一个小拼盘。我经常做的一道菜就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吃得最多、最常见的麻婆豆腐 ,也是小平喜欢吃的。做这道菜的主料同普通人家吃的豆腐一样,只是在火候的掌握上要有一定的功夫,还要在配料、配味上 有一点讲究。我那时常常在想,小平家的伙食不见得比我家的好多少,他们家吃的菜,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也吃得起耶!逢年过 节或者庆贺生日,小平家又从来不办酒席,只有来了亲朋好友,卓琳夫人才特地关照我加几个好菜,同时叮嘱要口味适中,不 必太辣,我常常为卓琳夫人待人体贴入微所感动……"

  在为小平家掌勺的日子里,小平和他家人从来没有因为管建平是厨师就另眼相待。每每回忆起来,管建平心潮难平- -"我同小平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天早晨小平在院子里散步,只要见到他,我就喊一声'首长好!&apos ;小平总要笑着对我说,'小鬼你好!'小平的家人也都称我为'管师傅'。逢 到星期天或节日,小平一家人都同我们在一起看电影。遇到一些大型文艺演出、游园活动,小平家人总要把主办单位分来的入 场券给我们工作人员。1978年中秋节,杨勇司令员从新疆带回一些土特产来看望老首长,小平马上就吩咐身边工作人员一 起来分享。我当时不好意思,正在犹豫时,小平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就'命令'我们一定要' 干掉'!那次我拿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串葡萄,心里热乎乎的。"

  "中国人十分重视春节,它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小平一家也不例外,都十分看重。只是他们经常不在北京过,而到外 省市同当地的人民群众团圆,欢度新春佳节。一次,除夕晚上,正当我们工作人员欢聚一堂的时候,小平的秘书过来了,告诉 大家小平刚刚从外地打来电话,祝大家新春快乐。除夕欢乐的时刻,小平不忘我们,我们十分感动。春节过后,小平回家见到 我们总要问道'春节过得好吗?'并同我们兴致勃勃地交谈,讲一些外地的新变化。"

  "小平平易近人,我们这些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想同他合影留个纪念,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 久,小平同志更加忙碌了,但他还是觉察到了我们的心思。那次他刚从南方视察回来,就高兴地和卓琳夫人招呼大家坐在一起 合影。那天我匆匆忙忙连衣服也没有来得及换就上了镜头,留下了值得我永远纪念的珍贵瞬间。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在我家中 。"

  后来,管建平从北京小平家回到了扬州,分配在扬州电讯仪器厂食堂工作,为全厂职工掌勺。两年前,由于工厂效益 不好,年方51岁的他就提前内退了,管建平对此没有一句怨言。他说,小平是他的终身学习榜样,心里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 的小家啊!如今,管建平到地处里下河农村的南水北调工地做起了临时工,照样为大家烧饭做菜,照样是那样的认真负责。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那段珍贵的岁月,他充满了深情--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小平一家人俭朴的生活, 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小平是时代的伟人,他又是一个平常的人,他的伟大就体现在平凡之中!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